湘音8下 3.1.2樱花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湘音8下 3.1.2樱花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艺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0-02-06 13:27: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 题
欣赏《樱花》
教材分析
《樱花》是日本的国花。这首日本民歌虽只有短短十四小节,却形象鲜明,优美生动,意境深邃,反映出人们对樱花的喜爱和颂扬、赞美之情,具有浓郁的日本民歌风味。歌曲以“X X X -”为典型节奏,舒展、从容,旋律以级进为主,曲调采用民间“都节调式”(1、3、4、6、7),后面的旋律基本上是前六小节的重复再现,奇特的“4、7、3”的落音,最后4-7的增四度跳进,是歌曲充满了日本音乐独特的韵味和风格。此歌多次被改编成重唱、合唱及各种形式的器乐曲。
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对东亚其他国家的传统音乐接触较少,对各国的传统乐器也缺少认识,通过本单元学习,会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开展欣赏、歌唱、律动、听辨等丰富的教学活动,启发、调动学生体验、感受亚洲国家各具特色的民歌的美,体会音乐无国界的独特魅力。在美妙动听的歌声中让学生自我感知只有民族的才是最美的、最具生命力的,唤醒学生对本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
过程与方法:
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实践等学习过程与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活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展示自己已掌握的与本课有联系的相关知识和技能,锻炼学生的分析、表达、以及团结协作的能力。以达到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掌握本课所学知识内容的目的。
知识与技能:
过聆听、欣赏、演唱、分析、对比等形式引导学生感受日本民歌的风格特点并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初步了解日本樱花的相关文化。
3.学习和掌握日本民间“都节调式”并用它进行简单的旋律创编。
教学重点
《樱花》歌曲的学习。
教学难点
通过聆听、欣赏、演唱、分析、对比等形式引导学生感受日本民歌的风格特点,掌握都节调式。
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
学习方法
使用多媒体课件、乐器图片及文字、影像资料等,让学生通过听赏、鉴别、感受等不同途径体验音乐之美。主要使用聆听欣赏法和讨论法。
教学准备
电钢琴一台、电子白板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导入:
播放歌曲请同学们根据音乐的风格判断是哪个国家的歌曲?(印度、日本、朝鲜)在这三个国家中,哪个国家的文化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呢?(日本)。
新歌教唱
亚洲国家众多,第一站去哪儿呢?老师播放一首歌曲,请学生听一听,说说是哪个国家。肯定学生的表现,让学生说说日本有哪些独特的人文、风景。赞许学生,教师介绍日本的民俗风情,以及日本音乐的特点。
提问学生刚才听到的歌曲名称,再让学生说说樱花与日本的联系,待学生说完出示课件介绍樱花。
1.教师范唱,感受歌曲的风格特点和音乐的起伏变化。
2.师问:歌曲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引出樱花相关文化) 。
讨论歌曲的音乐特点。
音乐知识的学习和创编。
3.教师给出4小节简单节奏写在黑板上,请学生随意组合都节调中的音符,感受都节调是构成日本民歌风格特点的重要的因素。
4.总结形成日本民歌风格特点的重要因素是日本的民族音乐调式:用舞蹈形式表现音乐,欣赏图片。
学生有感情的朗诵歌词。
用wu音轻声模唱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学生对歌曲进行感情处理。
跟随老师的伴奏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讨论:a.音乐结构简单b.旋律自然朴素c.都节调式的运用。
请学生把歌曲《樱花》中的各个音从低到高的顺序排列并且哼唱出来。
(3 4 6 7 1)这就是日本的民歌调式,叫做“都节调式”。
聆听欣赏
这首歌曲跟刚才的《五木摇篮曲》有哪些相似之处?(速度、力度)让我们感受到一种浓郁的日本民歌曲的风格。
(寻找两首日本民歌的共性,再次感受日本民歌风格)。
唱谱子,体会旋律创作的特点,感受歌曲营造的氛围。(师提问)。
体会节奏特点:简洁、规整。
旋律线走向:级进为主,起伏不大。
营造的氛围:静。
感受的人物形象:含蓄。
找出难点,重点学唱。
加唱歌词,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品味歌曲意境,感受简单的日本舞蹈动作。
用心歌唱。
播放陕北民歌《兰花花》。
歌曲带给你怎样的感受?(生谈)。
两首歌曲的旋律创作有何不同之处?(生谈)。
A 节奏比较复杂,自由。
B音符跨度大。
C营造的氛围:开阔。
D塑造的人物形象:豪放粗犷。
(通过刚才对《樱花》的分析的学习,再次让同学巩固分析作品的几个要素,并尝试自己分析。)
3、思考:是否一首歌曲只要节奏规整,旋律进行舒缓,就拥有了日本民歌的风格?(引导学生从旋律中寻找音符的差别,引出日本都节调式跟民族五声调式)。
《樱花》所用调式:3 4 6 7 1(缺少2 5)(日本五声调式)。
《信天游》所用调式:5 6 1 2 3(缺少4 7)(民族五声调式)。
4、随琴视唱两种调式,感受调式风格差异。(日本五声调式包含两个半音关系,有种拘谨,含蓄的感觉,而民族五声调式一个半音关系也没有,很开阔的感觉)。
5、师唱旋律生分辨调式。
(该环节点明了本节课自始至终的一个问题,歌曲风格的来源,在老师的引领下,同学们终于探索到答案,歌曲的调式是决定歌曲风格的关键)
国家
歌曲
所用音
调式
风格
中国
《信天游》
5 6 1 2 3(缺少4 7)
民族五声调式
自由,开阔
日本
《樱花》
3 4 6 7 1(缺少2 5)
日本五声调式
拘谨,含蓄
五、音乐拓展
1、师:大家考虑,如果现在老师要求大家模仿《樱花》的旋律特点,创编一段优美的舒缓的日本民歌,你应该怎样去做?(既是本节课的总结,又锻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生总结:
首先,应该使用都节调式中的各音符。
其次,音与音之间的跨度不能太大。
再次,应该重用 3.4.6.7.这些音符。
3、生创编旋律,共同演唱再次体会都节调式的风格。
知识拓展
介绍中国周边的日本的和服和韩国朝鲜的韩服、朝鲜服,与中国传统服饰之间的关系。
七、小结
师:通过创编,相信大家对日本民歌有了更深的了解,更加懂得了它独特凤格来于何处。音乐的海洋是浩瀚无边的,今后会有更多优秀的音乐作品等待大家的探索,相信同学们会创编出更加优美的旋律。
让我们在优美的《樱花》中结束这节课。
作业设计
对比《信天游》和《樱花》,当堂完成表格。
板书设计
《樱花》
1.日本,国花
典型节奏:X X X -
2.都节调式:3、4、6、7、1
“4、7、3”落音,
最后“4-7”增四度跳进

国家
歌曲
所用音
调式
风格
中国
《信天游》
5 6 1 2 3(缺少4 7)
民族五声调式
自由,开阔
日本
《樱花》
3 4 6 7 1(缺少2 5)
日本五声调式
拘谨,含蓄
教学反思
建议安排学生课前搜集有关国家风土人情的资料和图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亚洲地图,从历史(如陆上与海上“丝绸之路”)、地理等多角度引导学生来理解亚洲四个音乐文化的划分,因为任何音乐风格的形成都与这个国家、民族的历史、地理、宗教、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这个观点一定要在课堂小结时强调,这才是民族民间音乐的学习方法。是真正形成音乐素养的重要手段,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做到理解和尊重不同国家、民族的音乐文化,才能建立多元文化价值观。需要注意的是,在民族民间音乐教学中,所有教学问题的设计和展开都应围绕音乐的感受、分析与理解来进行,最忌抛开音乐、只讲历史、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