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的控制和利用》课件、教案、说课课件、说课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病毒的控制和利用》课件、教案、说课课件、说课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0-01-04 18:04:00

文档简介

课件17张PPT。七嘴八舌话流感 面对甲流,你有什么话题想和同学交流,有什么疑问想解决,先进行组内交流。
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整理在白板上,我们共同解决。
赶快行动吧!
约5分钟
授课人:王彦仓病毒的控制和利用学习目标
1)认识病毒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特点。
2)正确认识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3)尝试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什么是病毒【独立学习】
请参照课本119页 “探究竟”,独立对资料进行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病毒在结构上有什么共同特点
2、它们有没有细胞结构 ?请说明理由。
3、参考“小辞典”分析,图1-3分别属于哪种病毒?约2分钟病毒的结构核酸蛋白质核心外壳核心
外壳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核
细胞质
叶绿体什么是病毒学习“知识链”,完成下列表格非常小多种多样非常简单寄生三种【组内互助】约3分钟危害寄主不能复制知识回顾
控制传染病的三个措施:
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常见的传播途径:
利用接触、空气、飞沫、水、血液、生物媒介等传播
人类免疫方式:
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如何控制“病毒性”疾病的传播? 【小组讨论】利用病毒知识,结合传染病与免疫知识,小组讨论回答约2分钟病毒的危害天花:10世纪在墨西哥爆发了天花,造成了300万人的死亡。
西班牙大流感:20世纪估计全世界患病人数在7亿以上,发病率约20%~40%,死亡人数达4000-5000多万。
疯牛病 :主发国在英国。波及十多个国家。
SARS: 2003年,我国内地24个省区市先后发生非典型肺炎疫情。
禽流感 到目前为止全球共有15个国家和地区的393人感染,世行预言禽流感将造成全球经济损失达8千亿美元。
甲型H1N1流感 主发于墨西哥,已波及19个国家如果全球范围内暴发一次流感疫情,那么整个世界将为此“埋单”3万亿美元。 病毒的危害 请阅读“实际用”
正确认识
病毒与人类的关系约3分钟病毒的利用1,制备疫苗
2,治疗疾病
3,防治害虫
4,转基因或基因治疗谈谈甲流现在环顾白板,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的疑问解决了吗?【学生解答】体态细长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日本东京大学医科研究所野田岳志拍摄。蛋白质外壳
核酸知识拓展阿莫西林:为半合成广谱青霉素类药,属抗生素。
作用机理:抑制细胞壁的形成,起到杀菌作用。 感冒了总得吃点阿莫西林吧? 因为病毒没有细胞壁,所以阿莫西林等抗生素对病毒感染无效。再者,抗生素有毒副作用,容易引起二度感染。最后,滥用抗生素,可导致体内菌群失调,容易产生耐药性。 流感时人体的抵抗能力会下降很多,这时细菌等会趁虚而入的,服用一些抗生素,能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这只是用于抑制病菌的生长。 慎用消炎药课件14张PPT。授课人:王彦仓病毒的控制和利用石家庄市第九中学学情分析 甲流的传播牵动了全世界人的神经,我们的学生也不例外。本周一下午,我校初二学生接受了疫苗接种。因此,经常有学生问我有关病毒与细菌的问题,既然学生提出“我要学”,我就应该顺势利导,把第五单元提前,先解决学生的疑问。在课堂上让学生畅快的提问。这既解决了“我要学”与“要我学”的矛盾,又充分体现了学习生物学基础知识的必要性,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的能力和习惯。教材分析教材的地位、特点和作用:
病毒是一个特殊的类群,与其他章节联系不大。但这几年病毒性传染病流行,对学生的影响较大,因此,学生比较关注。教材内容的安排着力突出了病毒的特殊性,如形态、结构、生活特点等基础知识。学习基础知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更好的控制和利用病毒。??教学目的和要求:??? 1)认识病毒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特点,确立病毒性疾病以预防为主的观念。
2)了解病毒与人类的关系,关注人类的健康问题,培养学生利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去分析问题的能力。
3)尝试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教学重点:
1)病毒的结构、生命活动特点
2)对病毒的防控与利用
3)解决学生的疑问
教学难点:?
1)病毒生命活动的特点
2)视学生问题而定教法与学法???   配合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自学、组内互助、小组讨论、观察配解说词、问题解答等方法进行教学。教学过程 利用多媒体展示“甲流”防控新闻,让小组交流,通过学生提问,解决 “我要学”和“要我学”的矛盾。教师整理问题,生成学习目标。 生成学习目标第一板块:什么是病毒【独立学习】

独立对119页“探究竟”中资料进行分析,回答问题。 重点突出学习“知识链”,完成下列表格【组内互助】难点突破出示动画,请学生配上解说,以突破难点。第二板块:如何控制“病毒性”疾病的传播? 利用病毒知识,结合传染病与免疫知识,小组讨论回答问题,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小组讨论】知识建构第三板块:病毒与人类的关系展示人类历史上几次大的病毒性流行病,既拓展了视野,又让学生认识到了病毒对人类的危害。 请阅读“实际用”
正确认识
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环顾白板上的问题,利用课上知识,学生讨论解答。清理疑问,盘点收获,增强学生成就感。
解决疑问设计理念:建构主义 谢谢指导学 习 笔 记
学习目标:
1)认识病毒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特点。
2)正确认识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3)尝试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大小
形态
结构
生活特点
营养方式
繁殖方式
与寄主关系
分类
知识要点:
疑难解答:
我的疑问及解答:
我感兴趣的同伴的疑问及解答:
第三章 病毒的控制和利用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病毒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特点,确立病毒性疾病以预防为主的观念。
2、了解病毒与人类的关系,关注人类的健康问题,培养学习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去分析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尝试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的能力和习惯。
【重点】
1、病毒的结构、生命活动特点。
2.对病毒的预防与利用。
3.解决学生的疑问。
【难点】
1.病毒生命活动的特点
2.视学生问题而定
【学情分析】
甲型H1N1的流行牵动了全世界人的神经,我们的学生也不例外。经常有学生问我有关病毒与细菌的问题,因此我决定先解决学生的疑问,把第五单元提前。这既体现了学习生物学的必要性,也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
【教学建议】
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时间安排
备注
提出问题,生成教学目标
利用多媒体展示“甲流”防控新闻
关心时事,暗示生物学的实用性。
约5分钟
通过学生提问,知道学生想学什么,解决“要我学”和“我要学”的矛盾
小组交流、写出疑问
教师整理、补充,生成教学目标
引出学生话题,找到学生的兴趣点
基础知识学习
一、
什么是病毒
自学“探究竟”
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
约2
通过回答问题了解学习情况
小组互助学习“知识链”,完成表格
培养互助合作的学习能力
约8
学生解答,检验学习结果,找到难点
出示动画,学生配音
强调重点,突破难点
病毒的增殖直观化,有利于学生理解
二、
如何控制病毒性疾病的传播
回顾传染病和免疫的有关知识结合病毒的生活特点,小组讨论,得出病毒性疾病的预防措施
培养学生尝试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的能力
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确立病毒性疾病以预防为主的观念
约6
通过回答问题,了解知识建构情况
三、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展示人类历史上几次大的病毒性流行病
拓展视野,了解病毒的危害,关注人类的健康问题
1
自学实际用,归纳出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培养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约3
学生归纳
解决疑问
解决白板上的问题
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问题,凸显生物学的实用性。前后呼应、达到学为所用的目的
约3
学生解答
第三章 病毒的控制和利用(说课稿)
各位评委: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病毒的控制和利用》
一、学情分析
甲流的传播牵动了全世界人的神经,我们的学生也不例外。经常有学生问我有关病毒与细菌的问题,既然学生提出“我要学”,我就应该顺势利导,把第五单元提前,先解决学生的疑问。在课堂上让学生畅快的提问,这既解决了“我要学”与“要我学”的矛盾,又充分体现了学习生物学基础知识的必要性,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的能力和习惯。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特点和作用:
病毒是一个特殊的类群,与其他章节联系不大。但这几年病毒性传染病流行,对学生的影响较大,因此,学生比较关注。教材内容的安排着力突出了病毒的特殊性,如形态、结构、生活特点等基础知识。学习基础知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更好的控制和利用病毒。?
?2、教学目的和要求:???
1)认识病毒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特点,确立病毒性疾病以预防为主的观念。
2)了解病毒与人类的关系,关注人类的健康问题,培养学习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去分析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尝试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的能力和习惯。
3、教学重点:
1)病毒的结构、生命活动特点。
2)对病毒的防控与利用。
3)解决学生的疑问。
4、教学难点:?
1)病毒生命活动的特点。
2)视学生问题而定。
三、教学方法:???   配合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自学、组内互助、小组讨论、观察配音、问题解答等方法进行教学。
四、课堂设计:???
整堂课分三个流程:生成教学目标,基础知识学习和学习成果展示,具体如下:
生成教学目标
首先我利用多媒体展示“甲流”防控新闻,让小组交流,通过学生提问,知道学生想学什么,解决“要我学”和“我要学”的矛盾。教师整理问题,生成学习目标。
基础知识学习:
第一板块:什么是病毒
“探究竟”问题较简单,采用自学方式,着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因为“知识链”中有些难点,我让学生采取小组内互助的方式学习。表格完成情况,是他们学习结果的表现。为了强调重点,教师对表格内容进行必要的讲评。为突破难点,我设计了一个动画,使病毒的增殖方式直观化,有利于学生理解。让学生配以解说,达到突破难点的效果。通过对“探究竟” 和“知识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病毒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特点,确立病毒性疾病以预防为主的观念。
第二板块:如何控制“病毒性”疾病的传播?
病毒的控制是本节又一个的重点,要想解决,必须回顾传染病和免疫的有关知识。我让学生利用病毒的生活特点,结合传染病和免疫的知识,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得出控制病毒性疾病传播的措施。这样处理,能够培养学生尝试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的能力。同时,新旧知识的融合,有利于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
第三板块: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虽然,我们积极的防控,但是病毒性疾病的流行还是防不胜防。给学生展示人类历史上几次大的病毒性流行病,既拓展了视野,又让学生认识到了病毒的危害,从而引导学生关注人类的健康问题。
“病毒对人类百害而无一利吗?”一句设问,把话锋转到病毒的利用上。让学生自学“实际用” ,归纳出病毒与人类的关系。独立学习,有利于思考。对这部分的思考,能培养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解决疑问
通过学生解决白板上的问题,盘点这节课的收获。达到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的目的,凸显生物学的实用性,同时也是对学习目标的呼应。
本节课的整体设计都来源于我对建构主义理论的理解,课堂设计思想是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努力体现以学生为本的课改理念,这一理论我也是刚接触,应用可能并不到位,敬请各位评委提出宝贵意见。
第三章 病毒的控制和利用
最近甲流的传播给我们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多媒体播放)各大新闻媒体对防控工作宣传到位,疫苗接种工作正在紧张有序的进行。面对甲流你有什么话题想和同学交流,有什么疑问想解决?先小组内交流,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整理在白板上,我们共同解决。
负责板书的同学先写着,其他同学来看屏幕。虽然还不知道同学们会提出怎样的问题,但可以肯定,要解决它们,我们原有的知识是不够的。因此,今天我们学习新的一节《病毒的控制和利用》。对本章的学习,我们应该(多媒体展示)
1)认识病毒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特点。
2)正确认识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3)尝试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写完的同学请回到座位。(学生安静后)请大家看白板,你们的问题提得很好,很有质量,看来同学们都是生活的有心人。我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能够解决这些问题。我对它们进行了整理并编号。
现在请独自对课本119页 “探究竟”资料进行分析,回答下列问题。(学生自学)
我观察到同学们已经有了结果,现在请1-3组5号同学每人回答一个问题(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同学们回答得很好,接下来给大家3分钟时间,请小组内互助学习“知识链”,完成下列表格。
好,大部分填空都有了答案,请5-6组的5号同学每人回答两个空。(学生回答完,教师讲解)同学们回答的都很准确,病毒非常微小,每十万个病毒排在一起,才有针尖那么大。病毒单独存在没有生命特征,你可以像存放化学药品一样,将它们放置任意一段时间。病毒的分类我们通过探究竟已知道,大家一起说,几类?(三类)分别是(植物病毒、动物病毒和细菌病毒)。病毒的“增殖”过程叫复制,下面我们来看一组动画(出示动画),看完后请你为它配上解说词?(学生配解说,阐述他的理解;教师点评,突破难点)点评:
谢谢你的精彩解说,使我们对病毒的复制有了更好的认识。
你观察得很仔细,解说的很明白,谢谢。谁还愿意展示一下自己的风采?
看来你已经明白了病毒的复制过程,但是表达还不太理想,我们来听听其他同学的解说怎么样?那位同学有更精彩的解说?
病毒的增殖过程非常快,一个病毒侵染一个细胞,会很快释放出很多病毒,这些病毒可同时侵染很多细胞。这也是病毒性疾病难治的原因之一,药物还没起上作用,病毒已复制了好几代。因此对付病毒,我们应以预防为主。
储备了足够的病毒知识,我们再来回顾以前学过的有关知识(出示 “知识回顾”),小组讨论解决“如何有效控制病毒性疾病的传播?”(小组讨论学习,学生展示)
虽然,我们积极的防控,但是病毒性疾病可以说防不胜防,我们看(出示历史上几次病毒传染病)。那么病毒对人类百害而无一利吗?请快速阅读“实际用”,正确认识病毒与人类的关系。(学生自学,展示)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事物都有两面性。病毒会给人类带来灾难,但我们也可以控制和利用。用我们生物学的理论:存在的即合理的。病毒在人群中的传播,也是自然选择的进程。
我对同学们写在白板上的问题进行了整理并编号。了解了病毒的有关知识,你的这些疑问是否迎刃而解了呢?那位同学回答我编号了的问题(学生解答)?
同学们解答得非常正确,看来我们这节课收获不小。时间关系,其它问题我们留在课下讨论。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是否感觉到生物学是一门非常有用的学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