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美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校园环境标识设计》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校园环境标志设计》是义务教育教科书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七年级下册第四课的教学内容,属于设计制作课。标志是实用性很强的设计艺术,它要求以简洁明了的图形、强烈的视觉刺激效果,给观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开朗、活泼,想象力很丰富,但他们的生活经验很少。本节课的教学贴近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社会,加强趣味性、实用性,使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创作欲望。其次学生的绘画水平参差不齐,所以在课堂中我首先展示的是一系列优秀的环境标识设计,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艺术修养,培养学习兴趣,为终生学习打好基础。再次是环境标识在校园环境中的实际运用;最后要求学生策划、设计并动手制作校园标识,加强协作,通过深入尝试、体验,营造一种艺术氛围,使学生产生愉悦感受,从而引发对美术课程的喜爱。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环境标识的基本概念以及环境标识设计的基本知识。
2、过程与方法:为我们的校园设计一件环境标识作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爱护环境,美化生活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环境标识设计的基本原则,环境标识设计与环境的协调关系
难点:校园环境标识设计及其制作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美术常规用具
(教师)多媒体课件
三、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
1)放标识和标志的PPT图片,提问:你们可以认出哪个是标志?哪个为标识?
2)设问“当你身处陌生环境时,最能帮助你快速感受方位的是?引出课题《校园环境标识》
2:展开教学
1)通过实例,分析环境标识的概念和作用
环境标识是一个范围较广的视觉识别系统,它用较为清晰的文字、图像符合组合成人们易识别的信息,用来传递信息或吸引注意力,以帮助对事物进行识别和判断。
作用是在现代越来越复杂的空间和信息环境中,使的陌生访客能够在最快的时间获得所需要的信息。
2)通过实例,引导学生认识标识的种类及表现形式
标识的种类,按功能可分为:
1
指示导向标识。也称导向标识系统,实质上就是方向信息与位置信息的有机结合体,也就是一种风格统一、信息明确的路标、路线导向的标牌。
2
识别标识。显示不同的场所,以供判断和选择。
3
警示规则标识。引起人们注意,提醒人们可以做什么或不可以做什么。
4
装饰标识。美化和装饰环境。
按表现形式可分为:平面标识,立体标识
3)标识设计的原则:要醒目,实用和美观相结合,并且注意与环境相协调。
4)标识设计的要素:清晰的文字、简洁的图像符号、和谐色彩
5)标识的材料多种多样:金属,木材,石材,塑料,纸材等。
6)课间小练习:设计一个“美术室”的标识。欣赏有特色的“美术室”标识
3、深入教学,我们学校的标识
1)放映美丽校园PPT图片,引发学生情感共鸣
2)想一想
A:校园里哪些地方已有环境标识?它们属于哪类标识?
B:校园里还有哪些地方缺少环境标识?
C:标识上的文字怎么设计才能最佳地传达意图?
3)同龄人作品欣赏
4、布置作业
为我们的校园设计一件环境标识作品【要求构图简洁、明快、设计思路清晰】
板书设计:
校园环境标志设计
1、环境标识的概念和作用:
2、标识的种类及表现形式:
标识的种类:指示导向标识,识别标识,警示规则标识,装饰标识
表现形式:平面标识,立体标识
3、标识设计的要素:清晰的文字、简洁的图像符号、和谐色彩
4、标识的材料多种多样:金属,木材,石材,塑料,纸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