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 出 师 表
一、 积累运用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崩殂( ) 疲弊( )
陛下( ) 恢弘( )
陟( ) 臧否( )
以遗陛下( ) 裨补( )
猥自( ) 枉屈( )
庶竭( ) 驽钝( )
咨诹( ) 攘除( )
2.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1) 中道崩殂____________
(2)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____________
(3) 追先帝之殊遇____________
(4) 以光先帝遗德____________
(5) 恢弘志士之气____________
(6) 引喻失义____________
(7) 陟罚臧否____________
(8) 以昭陛下平明之理____________
(9) 简拔以遗陛下____________
(10) 遂许先帝以驱驰____________
(11) 攘除奸凶____________
(12) 以彰其咎____________
(13) 咨诹善道____________
3. 找出并解释下列句中的古今异义词。
(1)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臣本布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先帝不以臣卑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由是感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开张圣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临表涕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遂许先帝以驱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掌握一词多义。
(1) 益
(2) 道
(3) 论
(4) 以
(5) 所以
5. 下列句子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B. 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
C. 今天/下三分
D.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6. 用原文的语句填空。
(1) 《出师表》中揭示西汉兴盛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出师表》中写出诸葛亮无意于功名的两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出师表》中陈述作者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对诸葛亮向刘禅上《出师表》的目的,有如下几种看法,其中最正确的一项是( )
A. 向刘禅表示自己对刘氏父子的忠心。
B. 此文写在他北伐之前,所以目的是让刘禅治理好国家,让他放心去北伐,使北伐的计划得以实现。
C. 让刘禅做到亲贤远佞,修明政治。
D. 此“表”开头就写蜀国形势危急,让刘禅修明政治,治理好国家,其目的只在挽救蜀国的危难。
二、 阅读理解
(一) 课内阅读。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8.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1)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____________
(2) 盖追先帝之殊遇____________
(3) 必能使行阵和睦____________
9.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了哪几条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文中画波浪线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课外类文阅读。
【甲】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选自《出师表》)
【乙】 高祖①曰:“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②等对曰:“陛下使人攻城略③地,所降④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⑤同利也。项羽妒贤嫉能,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高祖曰:“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⑥;镇国家,抚百姓,吾不如萧何;连⑦百万之军,战必胜,吾不如韩信。此三杰,吾能用之。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选自《史记·高祖本纪》,有删改)
【注】 ①高祖:指汉高祖刘邦。②高起:高祖臣子。
③略:攻占。④降:投降。⑤天下:这里指刘邦的部属。
⑥子房:西汉名将张良。⑦连:率领。
12. 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先帝称之曰能 吾能用之
B. 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C. 此所以失天下也 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D. 所降下者因以予之 收而攻蕲,蕲下
13. 下列对甲、乙两文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甲文中诸葛亮向刘禅举荐贤臣分别管理“宫中”“营中”之事,两个“必能”突出了人才的重要作用。
B. 乙文中高祖与功臣论得天下,“吾能用之”中的“能用”二字,揭示了高祖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
C. 甲文中诸葛亮两次提到“先帝”,是要求刘禅谨记先帝遗志,谨遵先帝安排,显得义正辞严。
D. 乙文中将项羽失败和高祖取胜作了对比,突出高祖爱护人才、重用人才的特点。
14. 把文中的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诸葛亮和高祖在用人方面,有何相同和不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拓展提优
16. 你的小组开展“话说千古风流人物”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五个成员分别研究下面这些人物:A. 范仲淹;B. 文天祥;C. 诸葛亮;D. 杜甫;E. 赵云。一个同学找到了下列两副对联(每副对联涉及两个人物),请在括号内帮助他填上相关人物。
①歌吟总带忧民泪,颠沛仍怀爱国心;( )
犹留正气参天地,永剩丹心照古今。 ( )
②收二川,排八阵,七擒六出,五丈原前,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 )
抱孤子,出重围,匹马单枪,长坂坡边,数百千员上将,独我犹能保两全。 ( )
17. 请以“我也说说诸葛亮”为话题写一段话。10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cú bì bì hóng zhì zāng pǐ wèi bì wěi wǎng shù nú zī zōu rǎng
2. (1) 去世 (2) 时 (3) 特殊待遇 (4) 发扬光大
(5) 发扬,扩大 (6) 称引、譬喻 (7) 奖 善恶,这里用作动词,意思是评论人物好坏 (8) 表明,彰显 (9) 选拔 (10) 奔走效劳 (11) 排除,铲除 (12) 表明,显扬 (13) 询问
3. (1) 痛恨:古义指痛心遗憾;今义指十分憎恨。
(2) 布衣:古义指平民;今义指布做的衣服。
(3) 卑鄙:古义指身份低微,见识浅陋;今义指(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
(4) 感激:古义指感动激奋;今义指深深地感谢。
(5) 开张:古义指扩大;今义指商店开始营业。
(6) 涕:古义指眼泪;今义指鼻涕。
(7) 驱驰:古义指奔走效劳;今义指驱车赶马。
4. (1) ①好处 ②增加 (2) ①道路 ②道理
(3) ①评判,判定 ②议论,谈论 (4) ①来 ②因为 ③用 ④把 ⑤以致 (5) ①……的原因 ②用来
5. C(今/天下三分)
6. (1) 亲贤臣 远小人 (2) 苟全性命于乱世 不求闻达于诸侯 (3) 受任于败军之际 奉命于危难之间
7. B
8. (1) 时 (2) 副词,推测原因 (3) 军队的行列,这里指军队
9. (1) 宫里的近臣和丞相府统领的官吏,本都是一个整体,升降官吏,评论人物不应因在宫中或府中而异。
(2) 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西汉能够兴旺发达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东汉倾覆衰败的原因。
10. 开张圣听;陟罚减否,不宜异同;亲贤臣,远小人。
11.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希望刘禅亲贤的恳切感情。作者把亲贤和“汉室之隆”联系在一起,是意味深长的,因为能亲贤才能纳谏,能亲贤才能远小人,这样才能贯彻执行正确的政策,使国家兴旺发达。
12. D(A. 能干/能够;B. 被/替,给;C. ……的原因/用……的方法;D. 都是“攻下”的意思)
13. C(“要求”与“义正辞严”不合文意)
14. (1) 因此先帝才选拔他们留下来辅佐陛下您。
(2) (他们)打了胜仗却不给他们功劳,攻占了土地却不给他们好处。
15. 相同:他们都能重视人才,且知人善任,用人所长。不同:诸葛亮强调了德的重要性。
【乙参考译文】
汉高祖刘邦说:“我取得天下的原因是什么?项羽失去天下的原因是什么?”高起等人回答说:“您派人出去攻城占地时,谁获得了什么,您就顺势赏给他,这叫‘与人同利’。而项羽则妒贤嫉能,(他们)打了胜仗却不给他们功劳,攻占了土地却不给他们好处,这就是他丢失天下的原因。”刘邦说:“要讲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我不如张良。要讲镇守后方,安抚百姓,我不如萧何。要讲统兵百万,战必胜,我不如韩信。这三个人都是人中的豪杰,我能够重用他们。而项羽只有一个范增他还不能重用,这就是他被我捉拿的原因。”
16. ①杜甫 文天祥 ②诸葛亮 赵云
17.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