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4张PPT。1.古诗三首人教版 ·五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会认5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重点)
2.根据诗歌内容想象画面,体会其中的乐趣,培养热爱农村、享受童年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难点)
3.背诵课文。默写《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重点)
4.根据诗歌内容,展开想象,改写成短文。(难点)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学习《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稚子弄冰》,会认4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重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反复朗读诗句,想象诗中描绘的画面,体会其中的乐趣,培养热爱农村、享受童年的思想感情。(难点)
3.背诵课文。默写《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重点)赛诗热身乡村 你积累了哪些写乡村的诗?明确单元目标读单元导语,找单元主题和语文素养。
单元主题:童年往事
语文素养:
1.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阅读目标)。
2.把一件事的重点部分写具体(习作目标)。师生共读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xìnɡ 意为兴致,兴趣,引申为即兴创作。方法:多音字的读音由它的意思而定。(一)析诗题师生共读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方法:抓住重点词理解,连起来就成了题目的意思。题目是什么意思?
四时:四季。
杂兴:各种兴致。
全意:四个季节田园终的不同景象。(一)析诗题师生共读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宋] 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二)读诗歌 昼指导生字书写供耘zhòu yún gòng zhì 稚释义:
昼:白天。
耘:锄草。
师生共读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宋] 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读出节奏、
平长仄短、
有板有眼。(二)读诗歌 师生共读1.忆方法
学习古代诗歌,我们会发现有许多字的意思比较难理解,你有什么好办法解决这些难字难词吗?
看注释、组成词、看插图、查字典、问同伴、想象画面、联系上下文……(三)明诗意师生共读2.明意思
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歌的意思。
(白天去田间锄草,到了夜晚回来搓麻绳,农家男女都各自挑起家庭的重担。儿童不明白怎么耕耘织布搓绳,但也在桑树荫下学着大人的样子种瓜)(三)明诗意师生共读 自由读诗,边读边想象,你的脑海里浮现出怎样的画面?你觉得哪几句诗写的内容最有意思?
(四)悟诗情师生共读谁在“当家”?男的还是女的?
什么时间在劳动?昼(白天)还是夜(夜晚)?
想象画面,当天蒙蒙亮的时候,公鸡都还没打鸣,只听“吱呀”一声,农家的门开了,你仿佛看到一个怎样的场景?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师生共读当月儿慢慢爬上树梢的时候,农家的窗户上映出一个忙碌的身影,你仿佛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场景?
他们这么忙碌是为了什么?
(为了美好的生活而勤劳干活)
这是一幅怎样的劳动场景?
(辛劳、繁忙、快乐)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师生共读题目为“四时田园杂兴”,这首诗是写的哪个季节?
(夏季,见“桑阴”等词)
我们平时在家会做些什么?诗中的小孩子呢?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你觉得这是怎样的小孩子?
(勤劳纯朴、天真可爱)
看插图,想象一下,他们是怎样学着大人种瓜的呢?注意把动作和心情说清楚。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师生共读1.你对这首诗的作者和创作背景有哪些了解?
《四时田园杂兴》是南宋范成大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园诗,共六十首,描写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农民遭受的剥削以及生活的困苦。本诗是其中的一首,描写农村夏日生活中的一个劳动场景。(五)知诗人师生共读2.当诗人看到这样的情景,写下这样的诗句,想表达什么思想感情?
诗人赞美了劳动人民的勤劳纯朴和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五)知诗人师生共读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宋] 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提炼学法通过学习第一首诗,我们发现阅读古诗是有步骤、有方法的。
“五步法”:
析诗题
读诗歌
明诗意
悟诗情
知诗人自主赏析稚子弄冰
[宋]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
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
忽作玻璃碎地声。 运用第一首诗的学习方法,小组合作,自学《稚子弄冰》。“五步法”:
析诗题、读诗歌、明诗意、悟诗情、知诗人师生共读你对这首诗的作者和创作背景有哪些了解?
杨万里,号诚斋,南宋诗人。他的诗通俗易懂,清新活泼,富有生活情趣。当时人称“诚斋体”。此诗作于宋孝宗淳熙六年(1179)春,杨万里当时在常州任职。打春牛是古时的习俗,立春前一日,用土牛打春,以示迎春和劝农。打春之牛,后来也用苇或纸来制作。一般是由当地的长官执彩鞭击打春牛三匝,礼毕回署,接着众农民将春牛打烂。这首诗写儿童看到大人们鞭打春牛的场面后进行模仿的情景,这一场景引起诗人对丰收的联想。(一)知诗人师生共读(二)读诗歌稚子弄冰
[宋]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
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
忽作玻璃碎地声。稚学习生字 zhì xiǎo 晓释义:
稚:本意是指晚植的谷类,引申义是指幼禾;也有幼小孩童、幼苗的意思。
晓:早晨。 与时间有关是
“晓”
与手的动作有关是
“挠”
与水有关是
“浇”
与线有关是
“绕”师生共读(三)析诗题稚子弄冰
幼小的孩子。
玩。
幼小的孩子玩冰。稚子:
弄:
稚子弄冰:(看注释理解)
(联系生活实际理解)
(将词语意思连串成句)师生共读(四)明诗意用自己的话讲述古诗意思。
(早晨,幼小的孩子从金属盘里把冰取出来,用彩色丝线穿着,提在手中当钲来敲打。冰块发出像玉磬的声音穿林而过,忽然冰块被敲碎落地,那声音就像水玉落地摔碎的声音一样)师生共读(五)悟诗情1.再读诗句,说说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情景,体会其中的乐趣。
(小孩子把冰用彩丝穿着当作钲来敲,敲出了玉磬的声响;即使摔碎了,也像美玉落地而碎的声音。诗人从听觉的角度写出声音的美妙,用贴切的比喻与丰富的想象,用老者的眼光描写稚子的情趣)师生共读(五)悟诗情2.你喜欢诗中描写的小孩子吗?说说你的感受。
(“稚子弄冰”,玩出了乐趣,表现了儿童的天真顽皮、自得其乐,也表现出诗人对小孩子的喜爱之情)课堂总结巩固学习古诗的方法。
“五步法”:析诗题、读诗歌、明诗意、悟诗情、知诗人板书设计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稚子弄冰课时作业一、背诵《稚子弄冰》。
二、默写古诗。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宋] 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课时作业 三、选择《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稚子弄冰》中的一首,写写你从诗中体会到的乐趣。
参考答案1:《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中描写了当大人忙着做农活时,小孩子也没闲着,有模有样地学着大人种瓜,真是天真可爱又纯朴勤劳。
参考答案2:《稚子弄冰》描写了幼小的孩子脱冰当钲,敲出玉磬的美妙声响,碎裂的声音也像水玉一样动听,天真顽皮的样子很讨人喜欢。谢谢!课件18张PPT。1.古诗三首人教版 ·五年级下册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学习《村晚》,会认1个生字。(重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反复朗读诗句,想象诗中描绘的画面,体会其中的乐趣,培养热爱乡村、享受童年的思想感情。(重点)
3.背诵课文(难点)巩固旧知1.背诵《稚子弄冰》。
2.默写《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复习方法1.学习古诗“五步法”:
析诗题、读诗歌、明诗意、悟诗情、知诗人。
2.理解诗意的方法:
看注释、组成词、看插图、查字典、问同伴、想象画面、联系上下文……运用方法 灵活运用“五步法”自主学习《村晚》。村 晚
[宋]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
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
短笛无腔信口吹。运用方法从诗题中,你知道了什么?
地点:“村”,农村。
时间:“晚”,晚上。
诗人在夜晚的农村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我们一起读一读,体会体会吧!村 晚
[宋]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
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
短笛无腔信口吹。(一)析诗题运用方法 雷震,宋代诗人,生平不详。或以为眉州(今四川眉州)人,宋宁宗嘉定年间进士。又说是南昌(今属江西)人,宋度宗咸淳年间进士。村 晚
[宋]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
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
短笛无腔信口吹。(二)知诗人运用方法“陂”读什么?
有三个读音,分别是[bēi] [pō] [pí],根据意思,“陂”在诗中读bēi,指池岸。
水边的怪兽(打一汉字)。
“漪”
意思是水中的波纹。村 晚
[宋]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
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
短笛无腔信口吹。(三)读诗歌运用方法 用自己的话讲述古诗意思,同学之间相互补充完善。
(池塘四周长满了青草,池塘里的水几乎溢出了塘岸,远远的青山仿佛衔着落日,一起把影子倒映在寒冷的波纹中。放牧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上回家去,用短笛随口吹奏着不成调的曲子)(四)明诗意运用方法
想象一下: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这两句是写景,突出了傍晚的乡村宁静、详和)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五)悟诗情运用方法
说说眼前浮现出怎样的情景,体会其中的乐趣。
(牧童辛苦了一天,到傍晚才回,却不知疲倦,横坐牛背,吹起短笛,即使不成曲调,依然自得其乐)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五)悟诗情提炼主题
1.分组朗读三首诗。
2.它们所写内容有什么共同点?
(三首诗都是写乡村生活,都描写了儿童充满乐趣的活动场景)改写古诗
要求:根据诗歌内容,展开想象,选择本课其中一首改写成短文。
思考:要把几十个字变成一篇短文,你有什么诀窍?
1.用自己的话把诗意写清楚;
2.结合插图和生活实践,进行合理想象;
3.抓住细节进行扩写,如“种瓜”;
4.调动多种感官,从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个角度来写;
……课堂总结 课后,以小组为单位搜集更多描写乡村生活或儿童生活的古诗,出一期剪贴报或手抄报,在班上展示。板书设计村 晚
景:宁静祥和
人:自得其乐课时作业一、背诵《村晚》。
二、对词语意思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陂:池岸。
B.漪:波涛。
C.腔:曲调。
D.信口:随口。B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