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祖父的园子 (共2课时课件21+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祖父的园子 (共2课时课件21+2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2-06 20:57:45

文档简介

课件21张PPT。2.祖父的园子人教版 ·五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积累本课词语。(重点)
2.了解作者在祖父的园子中的生活及园子的特别之处。(重点)
3. 交流重点语句,体会“我”的内心感受。(重点)
4.读“阅读链接”中的片段,与课文内容进行比较,产生新的体会,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难点)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积累本课词语。(重点)
2.了解作者在祖父的园子中的生活,感受“我”与祖父的心情与“我们”之间的亲情。(难点)了解作者  有这样一位作家,她是中国著名女作家,被称为“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她是谁?
  她就是萧红,黑龙江呼兰县人。1940年发表了著名长篇小说《呼兰河传》。初读课文1.自由朗读课文
要求:
⑴读准字音,用自己的方式自学生字词。
⑵读通句子,遇到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初读课文2.认读生字词
zhà huǎng kěn yīng bàng  gē  dū  wō shuān luo  guàng
蚱  晃  啃 樱  蚌  割  嘟  倭  栓 啰  逛
找找常见多音字:
“晃” [huàng]摇动;摆动:摇头晃脑。
[huǎng](光芒)闪耀:明晃晃。
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个字吗?
(日光明晃晃)初读课文3.学写生字
蝴 蚂 蚱 嗡 樱 拔 瞎 铲 锄 割 承 拴 瓢 逛
“蝴、蝶、蚂、蚱”都是什么偏旁?表示什么?
(它们都是虫字旁,蝴蝶、蚂蚱是昆虫。)
“拔”可以用什么办法记住?
(朋友拔萝卜,出了一点汗。)
“承”字在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中间是“了”,不要多加一点;注意笔顺先写中间,再写两边)整体感知  默读课文,思考问题:
  “我”和祖父在园子里做了什么?
  园子里的生活整体感知1.“我”和祖父在园子里做了什么?
  (“我”跟随祖父栽花、拔草、种白菜;铲地认谷穗;摘黄瓜,追蜻蜓、采倭瓜花、捉蚂蚱;浇菜泼水;歇凉睡觉等。)
2.其中详写的是哪件事?
  (“铲地认谷穗”) 整体感知3.自由读“铲地认谷穗”这一部分,说说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伏在”“乱勾”,说明“我”的举止很天真可爱;把“谷穗”割掉,把“狗尾草”留着,这样的举止让我想起自己小时候干的傻事。整体感知   从祖父拔锄头杆给“我”铲,读出祖父对“我”的疼爱,鼓励“我”尝试,让“我”享受劳动带来的乐趣;从“我”把韭菜当野草割掉而“祖父”也不生气,可以看出祖父对“我”的宽容;从祖父耐心地笑着教“我”区别谷穗和狗尾草,可以看出祖父的慈祥与独特的教育方式,把知识寓于生活,用实践与体验教“我”生活常识,即使“我并不细看”,也无心“学习”,祖父也不急不躁,安心等待“我”成长)整体感知  4.除了这件事,你还觉得“我”在祖父园子里做的哪一件事情最有趣?说说你的感受。
  祖父戴一顶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祖父种小白菜的时候,我就跟在后边,用脚把那下了种的土窝一个一个地溜平。哪里会溜得准,不过是东一脚西一脚地瞎闹。有时不但没有把菜种盖上,反而把它踢飞了。
  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我”爱模仿祖父的行为,举止天真、幼稚、可爱等。整体感知  一抬头,看见一个黄瓜长大了,我跑过去摘下来,吃黄瓜去了。黄瓜还没有吃完,我又看见一只大蜻蜓从旁边飞过,于是丢下黄瓜又去追蜻蜓了。
  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我”“见异思迁”,对园子里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心,非常喜爱园中的一切;“我”在园子里的生活无拘无束、自由自在。整体感知  祖父浇菜,我也过来浇。但不是往菜上浇,而是拿着水瓢,拼尽了力气,把水往天空一扬,大喊着:“下雨啰!下雨啰!”
  从这句话中读出“我”很天真、顽皮;祖父对我十分宽容、喜爱和呵护;“我”在园子里十分自由快乐等。整体感知5.作者为什么能写得这样有趣?
  作者把“我”──一个小孩子做的、想的、说的,如实地写下来,写出了“我”的天真、顽皮,写出了真情实感。课堂总结  如果你也生活在这样的园子里,你想和“祖父”一起做什么?请写下来吧!注意把动作、语言写具体。板书设计2 祖父的园子
萧 红
   祖父:慈祥、宽容、教育方式独特
园子里的生活           祖孙情
“我”:自由快乐、天真好奇课时作业一、看拼音,写词语。
  hú dié qīng tíng mà zha
 ( 蝴蝶 )( 蜻蜓 )( 蚂蚱 )
  yīng tao  yú shù
 ( 樱桃 )( 榆树 )
课时作业 二、读读下面的句子,体会祖父的内心感受。
  祖父大笑起来,笑够了,把草拔下来,问我:“你每天吃的就是这个吗?”
  从祖父的笑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我”把谷穗当野草割掉,祖父却没有生气地批评“我”,反而大笑,而且笑得很长时间,祖父一定觉得“我”这一举动十分有趣可爱,可见他的宽容与对“我”的疼爱。谢谢!课件28张PPT。2.祖父的园子人教版 ·五年级下册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了解祖父的园子的特别之处。(重点)
2.交流重点语句,体会“我”的内心感受。(重点)
3.读“阅读链接”中的片段,与课文内容进行比较,产生新的体会,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拓展阅读整本书《呼兰河传》。(难点)复习巩固  听写生字词。
蝴蝶 蚂蚱 樱桃 拔草 瞎闹 铲子
割草 承认 拴住 水瓢 逛街体会感受  课文除了描写人的活动,还花大量笔墨写了什么?
  (园中景物)体会感受  “一切景语皆情语”,祖父的园子有什么特别之处?从中我们能体会到“我”什么样的内心感受?
体会感受(一)第1-3自然段
1.读第1-3自然段,找找园子里有什么特别之处。
  (园子里的昆虫很特别,种类繁多,可爱有趣、新鲜漂亮;园子里的树木种类不多,但非常奇特)体会感受2.哪些昆虫写得最详细?读句子,谈体会。
  (蝴蝶、蜜蜂写得最详细,蝴蝶好看,蜜蜂可爱)体会感受3.哪种树木写得最详细?读句子,谈体会。
  (榆树有声——“来了风,榆树先呼叫”,榆树有形——“来了雨,榆树先冒烟”,榆树有色——“太阳一出来,榆树得叶子就发光了”;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榆树叶子比作蚌壳)体会感受4.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从这些描写中可以看出“我”对它们非常喜爱;作者描写这么细致,说明祖父的园子给了“我”一个美好的童年,让“我”对那里的一切都难以忘怀)
5.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把自己的喜爱之情读出来。 体会感受(二)第15-19自然段
  读第15-19自然段,说说你认为园子里哪些事物最特别,体会“我”的内心感受。   太阳在园子里是特别大的,天空是特别高的。太阳光芒四射,亮得使人睁不开眼睛,亮得蚯蚓不敢钻出地面来,蝙蝠不敢从黑暗的地方飞出来。
  (两个“特别”,直接写出园子的特别)
  太阳到底有多大?作者用什么方法表现出来的?
  (通过写“人”“蚯蚓”“蝙蝠”的行为动作表现出来的。这种表现手法叫衬托)
  只有这里的太阳特别大,这里的天空特别高吗?
  (显然不是,正因为“我”的心情愉快而自由,才有这样的感觉。这叫“境由心生”)体会感受  凡是在太阳下的,都是健康的、漂亮的。拍一拍手,仿佛大树都会发出声响;叫一两声,好像对面的土墙都会回答似的。
  大树真的会发出声响吗?土墙真的会回答吗?
  (不是,文中用了“仿佛”“好像”。土墙的“回答”可能是回声,更有可能是作者的想象,这是拟人的写法)
  想象一下,大树会发出怎样的声响?
  想象一下,如果土墙会回答,“我”和土墙之间会有一番怎样的对话?体会感受  重点品读第16自然段。
  ⑴你在第16自然段中能找到概括主要内容的关键句吗?
  (“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找找句中的关键词。
  (“自由”)体会感受  重点品读第16自然段。
  小组合作朗读第16自然段,找找哪些描写让你感觉到了“自由”,再找找其中反复出现的句子形式,体会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句式1:“……就像……似的”,“睡醒”“逛”“说话”是人的动作,拟人写法,表现它们像人一样自由自在。
  句式2:“……要……就……”“……愿意……就……”,“愿意”是人的心理活动,拟人写法,表现它们像人一样随心所欲。
  句式3:“……一会儿……一会儿……”,表示时间上的随意性。体会感受  重点品读第16自然段。
  ⑵它们为什么能这么自由?
  (事物的自由源于人的自由,从“没有人问它”“没有人管”可以读出来。写园子里植物和动物的自由自在,表达“我”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快快乐乐的心情;“我”内心充满了快乐和自由,所以,在“我”的眼里,园子里一切都是自由、快乐的,都是那样美好,充满活力)体会感受  重点品读第16自然段
  ⑶读写迁移:祖父的园子里的景物还有可能是什么样的?选择一个句式,照样子写句子。
  
体会感受  有感情地读课文的第15-19自然段,把“我”自由快乐的心情读出来。体会感受  1.阅读课后“阅读链接”中的语段,比较它与课文在内容上、情感上的异同。
内容上:都是写祖父的园子。不同之处在于课文写的是童年记忆里生机勃勃、快乐无忧的园子,“阅读链接”中的语段写的是离开家乡后想象中的园子荒凉的现状。
  情感上:都表现了“我”对园子的喜爱。课文更多地表现了祖父的园子带给“我”童年生活的快乐与美好;“阅读链接”中的语段更多地表现物是人非的感慨以及对园子的难忘之情。阅读链接  2.再回头读课文,说说你对课文有什么新的体会。
  “以上我所写的并没有什么优美的故事”,的确,祖父的园子里并没有珍贵的动植物,没有惊天动地的故事,只有平常生活中的草虫花鸟树木,只有“我”与祖父再平常不过的劳动与嬉戏,但它之所以深深留在“我”的记忆里,正是因为“它们充满我幼年的记忆”,寄托着“我”自由、快乐的情感,所以才弥足珍贵。阅读链接  好书不厌百回读,每次读都会有新的体会。阅读链接  1.提炼写法。
  你觉得萧红的文字与别的作家相比,有什么特点?
  语句自然纯朴,想象奇特,修辞丰富等。
  有人把萧红的语言风格称为“萧红体”。著名作家茅盾赞誉《呼兰河传》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阅读拓展  2.推荐整本书。
  《呼兰河传》是中国女作家萧红创作的长篇小说,以萧红自己的童年生活为线索,形象地重现呼兰这座小城当年的社会风貌、人情百态。像课文中这样的美好故事还有很多,但书中还描写了一些小人物的悲惨故事,无情地揭露和鞭挞中国几千年的封建陋习,这些陋习在社会上形成了毒瘤,溃烂漫浸,造成了瘟疫般的灾难。阅读拓展阅读拓展  同学们课后可以找《呼兰河传》这本书读一读,遇到自己喜欢的部分可以和同学们交流交流,以小组为单位举办读书会。板书设计2 祖父的园子
萧 红
    昆虫:种类繁多,可爱有趣
园子的特别之处               “自由”
   植物:有声、有形、有色课时作业一、下列句子分别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1.太阳一出来,榆树的叶子就发光了,它们闪烁得和沙滩上的蚌壳一样。
  (比喻)
2.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
  (拟人)(排比)课时作业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我”在祖父的园子里的生活是(     )的。
三、照样子,写句子。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自由、快乐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