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草船借箭(共2课时课件20+1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5草船借箭(共2课时课件20+1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0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2-06 21:07:50

文档简介

课件20张PPT。 5.草船借箭统编教材 ·五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会认9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难点)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感受故事中鲜明的人物形象,从中体验到阅读古典名著的乐趣。(重点)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激趣导入


《三国演义》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罗贯中。全书可大致分为黄巾起义、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自由朗读课文:1.请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流利,读得不通顺的地方多读几次,标好自然段。
2.思考:课文主要讲述了一件什么事?请按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用自己的话讲述出来。认读词语妒忌 委托 照办 预计 紧急 探听 私自 布置 调度 呐喊 军令状 神机妙算学习生字 dù部首:女
组词:妒忌、嫉妒
形近字:护妒忌 jì 部首:心
组词:妒忌、禁忌
cáo
部首:日
组词:尔曹
妒督 dū 部首:目
组词:都督、督查
wěi
部首:女
组词:委托、委员
妒鲁 lǔ 部首:鱼
组词:粗鲁、鲁莽遮 zhē 部首:辶
组词:遮盖、遮住 zhài 寨部首:宀
组词:水寨、山寨 léi
部首:扌
组词:擂鼓
多音字:lèi 擂(擂台)
妒呐 nà 部首:口
组词:呐喊、唢呐
插 chā部首:扌
组词:插旗、插田
课文主要讲述了一件什么事?请按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用自己的话讲述出来。 故事的起因是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于是以公事为由,要诸葛亮在十天之内造好十万支箭,以此来陷害他。经过是诸葛亮用妙计向曹操“借箭”。结果是十万支箭三天就造好了,诸葛亮将十万支箭如期交给了周瑜,周瑜自叹不如。作业布置 回家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思考问题:你对文中人物有什么了解?板书设计5 草船借箭
妒 忌 曹 督 委 惩 鲁
遮 私 寨 擂 呐 插课时作业一、看拼音,写词语。
dù jì wěi tuō zhē gài cū lǔ
(妒 忌) (委 托) (遮 盖) (粗 鲁) shuǐ zhài nà hǎn?
(水 寨) (呐 喊)
二、选择读音填空。
[léi lèi] 擂( léi )鼓 擂( lèi )台
自吹自擂( léi ) 打擂( lèi )
[gèng gēng] 更(gēng)正 更(gèng)加
三更(gēng)半夜 更改(gēng) 课时作业三、按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说一说《草船借箭》的主要内容。
《草船借箭》这个故事的起因是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于是以公事为由,要诸葛亮在十天之内造好十万支箭,以此来陷害他。经过是诸葛亮用妙计向曹操“借箭”。结果是十万支箭三天就造好并交付给了周瑜,周瑜自叹不如。 谢谢!课件18张PPT。 5.草船借箭统编教材 ·五年级下册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抓住文中描写人物言行的词句,细心体会人物形象。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初步学习掌握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复述“草船借箭”的故事主要内容。复习导入 故事的起因是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于是以公事为由,要诸葛亮在十天之内造好十万支箭,以此来陷害他。经过是诸葛亮用妙计向曹操“借箭”。结果是十万支箭三天就造好了,诸葛亮将十万支箭如期交给了周瑜,周瑜自叹不如。读了课文后,你们对文中的人物有了怎样的了解?复习词语妒忌 委托 照办 预计 紧急 探听 私自 布置 调度 呐喊 军令状 神机妙算这里是拒绝的意思。精读理解研读人物语言
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
(周瑜其实早有预谋,却不露声色)
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
你从周瑜的话里面发现了什么?
造箭是公事,诸葛亮无法推脱。 都督委托,当然照办。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
(诸葛亮很有信心能造十万支箭)
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
(诸葛亮以大局为重,智慧过人。)
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愿受罚。
对于周瑜的算计,诸葛亮早有对策。本文指周瑜把造箭的事情托付给了诸葛亮。 军令状是指接受军令后写的保证书,表示如不能完成任务,愿依军法治罪。诸葛亮立下军令状,周瑜为什么高兴?诸葛亮为什么主动要求去做?周瑜认为诸葛亮三天内造不出十万支箭,必受重罚。超人的智慧和胸襟故意拖延时间,让他完不成任务。 指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谋划,形容有预见性,善于估计客观情势,决定策略。 是他自己说的,我可没逼他。我得吩咐军匠们,叫他们故意迟延,造箭用的材料,不给他准备齐全。到时候造不成,定他的罪,他就没话可说了。你去探听探听,看他怎么打算,回来报告我。
(周瑜嫉妒心强,心胸狭窄,阴险狡诈)
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哪些地方?)小组合作讨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哪些地方?1.诸葛亮对于周瑜的险恶用心了如指掌,于是将计就计,最后挫败了周瑜;
2.他算准了天气,知道第三天四更时分江面上一定会有大雾,依据地形,料知曹操不会看清自己的船队;
3.他算好了受箭的方法,二十条船绳索相连,一字摆开,两面受箭;
4.他算准了船在返回时会顺风顺水,可以更快地逃离危险之地;
5.他看准了鲁肃这个人忠厚老实,特向他借了船,知道周瑜聪明,便不让鲁肃在周瑜前提起借船之事;
6.他知道曹操疑心重,雾天不敢出战,会用弓箭退敌;
……学完课文后,你对课文中的人物有了哪些了解?诸葛亮鲁 肃周 瑜曹 操 今天我们阅读了《草船借箭》,回忆一下,课堂上我们运用了哪些方法来阅读这个故事呢?
初读故事
初识人物
研读对话
了解人物
抓关键词
分析人物
……
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阅读书本21页的阅读链接,根据阅读链接找出文章的相应段落。推荐阅读5 草船借箭 板书设计 
起因: 妒 忌——设计陷害
经过: 借 箭——巧用妙计
结果: 服 气——自叹不如 课时作业一、给句中加点的字选择相应的解释。
用: ①用处。 ②使用。 ③吃、喝。 ④需要。
1.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 ② )
2.我自有妙用。( ① )
3.您请用茶。( ③ )
4.不用问,去了就知道。( ④ )课时作业二、请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下面这段话的括号里。(填写序号)
A.神通广大 B.高瞻远瞩 C.口若悬河 D.夸夸其谈 E.神机妙算 F.阴谋诡计
诸葛亮( B ),判定刘备与孙权联合抵抗曹操,可以三分天下。诸葛亮亲自去东吴见孙权,在会谈中,他( C ),舌战群儒,终于促成了孙、刘联盟。周瑜嫉妒诸葛亮的才能,几次耍弄( F ),要置诸葛亮于死地,但都没得逞。诸葛亮的( E )使周瑜不得不佩服。 课时作业三、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三天造十万之箭这么难的事情,诸葛亮为什么主动要求去做?当诸葛亮立下军令状的时候,周瑜为什么很高兴?
因为诸葛亮对于周瑜的奸计,他早有对策,所以主动要求去做。周瑜看到诸葛亮中了他的计谋,认为诸葛亮三天内造不出十万支箭而必受重罚,所以他很高兴。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