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8张PPT。第六单元24 诗词曲五首◆走近作者岑参(约715—770),江陵(今湖北荆州)人,唐代诗人,曾任嘉州刺史。著有《岑嘉州集》。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南宋词人。其词主要抒发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有《稼轩长短句》。文天祥(1236—1283),字履善,又字宋瑞,号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南宋政治家和文学家。有作品《正气歌》《过零丁洋》等。张养浩《1270—1329》,字希孟,号云庄,济南(今山东)人,元代文学家。所作散曲以豪放著称。◆主题解说《十五从军征》这首叙事诗描绘了一个在外征战的老兵返乡途中与到家之后的种种场景,控诉了封建兵役制度给劳动人民造成的苦难,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全诗以雪为贯穿全篇的线索,借助生动形象的边疆奇丽的雪景,抒发诗人因朋友返京而产生的依依惜别之情。《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词人借登临北固亭遥望中原并追忆三国时候孙权的旧事,含蓄地讽刺了南宋统治集团的昏庸和软弱无能,表达出词人对时局的担忧和爱国主义的情怀。 《过零丁洋》这首诗通过追忆诗人抗元的艰难经历,表达了诗人忧国之痛和愿意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山坡羊·潼关怀古》这首散曲借凭吊潼关古迹,表达了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无论怎样改朝换代,人民依旧过着痛苦的生活的主题,表现了作者忧虑国计民生的思想感情。◆疑难探究师:请赏析你喜欢的诗句。生甲:“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这两句运用细节描写,将举目无亲、孤身一人的老兵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将其悲痛欲绝的茫然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生乙:“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两句历来被称为写冬雪的千古佳句。诗人发挥神奇的想象,将刺骨的北风比作暖融融的春风,将纷飞的雪花比作梨花,比喻何等新奇,气概何等豪迈!只有热爱生活的人,才能表现这种化苦为乐、积极向上的乐观情怀,才能写出这样的千古名句。生丙:“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这几句一问一答,引用曹操的话,强调孙权的雄才大略。流露出对苟且偷安的南宋朝廷的愤懑之情。生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两句以议论的方式直抒胸臆,表明了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视死如归、大义凛然的民族气节。生戊:“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这几句运用拟人手法,以“聚”形容潼关的雄伟气势,以“怒”形容黄河之水的奔腾澎湃。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写出了潼关的险要,表现了作者路经潼关时的所见所想。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C )A.阑干(nán) 踌躇(chú) 瀚海(hàn) 冢累累(zhǒng)B.风掣(chè) 兜鍪(móu) 宫阙(què) 饴阿谁(tái)C.雉鸡(zhì) 舂谷(chōng) 锦衾(qīn) 饮归客(yìn)D.潼关(tóng) 狗窦(dòu) 寥落(liáo) 孙仲谋(zhōng)【点拨】A项,“阑”应读lán;B项,“饴”应读yí;D项,“仲”应读zhònɡ。2.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B.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C.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D.峰峦/如聚,波涛/如怒。3.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B )A.松柏冢累累(坟墓) B.中军置酒饮归客(饮酒)C.坐断东南战未休(占领,占据) D.留取丹心照汗青(史册)【点拨】“饮”指宴请。4.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D )A.《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作者岑参,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与高适并称为“高岑”。B.《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作者是辛弃疾,其中“南乡子”是词牌名,“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是词的题目。C.文天祥,字履善,又字宋瑞,号文山,南宋政治家、文学家,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D.《山坡羊·潼关怀古》作者张养浩,字希孟,号云庄,元代文学家,其所作散曲以婉约著称。【点拨】张养浩所作散曲以豪放著称。5.根据提示,用作品原句填空。(1)《十五从军征》中表现老翁家破人亡、孤独悲伤的句子是:_羹饭一时熟_,_不知饴阿谁_。(2)《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运用新奇的比喻描写雪景的千古名句是:_忽如一夜春风来_,_千树万树梨花开_。(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最能表达诗人送友人归去时依依不舍的深情的句子是:_山回路转不见君_,_雪上空留马行处_。(4)辛弃疾在《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看江水东流,发思古幽情的句子是:_千古兴亡多少事_?_悠悠_。_不尽长江滚滚流_。(5)文天祥《过零丁洋》中“_山河破碎风飘絮_,_身世浮沉雨打萍_”一联,写出大宋国势危亡如风中柳絮,而作者一生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6)《山坡羊·潼关怀古》的主旨句是:_兴,百姓苦_;_亡,百姓苦_。6.下列对诗词曲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C )A.《十五从军征》是一首暴露封建社会不合理兵役制度的汉代乐府民歌,反映了劳动人民在当时黑暗的兵役制度下的痛苦和不平。B.《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的上片通过登高望远,即景抒情,慨叹千古兴亡之事皆已逝去。下片通过赞美年轻的孙权雄踞江东,与曹操、刘备抗衡,表达了作者怀古伤今的感慨。C.《过零丁洋》中的“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采用拟人、对偶的修辞,借地名表现内心孤苦无依的苦痛。D.《山坡羊·潼关怀古》中的“望西都,意踌躇”中的“西都”即长安,“意踌躇”写出了作者看到长安从繁盛到荒凉的沧桑巨变,不由心潮起伏的样子。【点拨】作者巧妙地运用了这两个地名,抒发了诗人的惶恐不安和孤苦伶仃,只是运用了对偶和双关的修辞,没运用拟人。 (一)阅读《十五从军征》,完成下面各题。7.诗中“十五”“八十”是夸张的手法,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表达了对封建社会不合理兵役制度的控诉。8.诗歌抒发了老翁怎样的心情?是通过哪些诗句体现出来的?抒发了老翁孤独凄凉的心情。“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9.诗歌在艺术表现上有什么特点?整首诗并没有正面描写战争的残酷,而是从老兵回乡后的所见所感落笔,将典型情绪与典型环境融为一体,通过强烈的对比表现人民生活的悲惨。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感情真挚,悲怆动人。(二)阅读《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完成下面各题。10.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比喻,生动地描绘出边塞奇丽的雪景。11.“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运用了什么抒情方式?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直接抒情。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三)(福建中考)阅读《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完成下面各题。12.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词人登楼望远,所见之景引发了词人对历史兴亡之事的感慨。B.“悠悠”一词指时间漫长久远,同时暗含词人的思绪无穷无尽。C.“坐断东南战未休”一句用象征手法写出硝烟弥漫的战斗场景。D.词的构思巧妙,以设问的方式层层推进,感情深沉,意境高远。【点拨】“坐断东南战未休”一句的意思是:孙权年纪轻轻就统率千军万马,雄踞东南一隅,奋发自强,战斗不息。此句并未运用象征手法。13.“生子当如孙仲谋”一句运用典故,表达了词人什么情感?①对英雄的仰慕之情;②对南宋朝廷主和派的愤慨之情;③渴望收复失地的爱国之情。(意思对即可)(四)(黄冈中考)【甲】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乙】从军行①骆宾王平生一顾念,意气溢三军。野日分戈影,天星合剑文。弓弦抱汉月,马足践胡尘。不求生入塞②,唯当死报君。【注释】①汉乐府旧题,属《相和歌辞》平调曲,多写军旅生活。②“不求”句:典出班超《上书求代》“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14.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甲】诗首联写个人的仕途经历和抗敌历程,感情深沉;颔联将国家命运与个人不幸联系在一起,抒写了国破家亡的悲哀。B.【甲】诗颈联巧妙设计地名与心情的“双关”,概括出诗人难忘的两段人生经历,表达了诗人因国家即将覆灭和自己遭受危难而悲凉痛苦的心情。C.【乙】诗“意气溢三军”中的“溢”字是“满而涌出”的意思,化抽象为具体,写出了全军将士的高昂斗志和英雄气概。D.【乙】诗颔联运用对比手法,通过天象、兵器交相映衬的描写,表现出唐军出征时昼夜兼程、气冲云霄的威武。【点拨】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内容和表达技巧。“运用对比手法”错,乙诗颔联运用了夸张和对偶的修辞手法,极言兵刃的锐利、精良,表现了唐军刚毅雄健的威武之势。15.体会【乙】诗中“弓弦抱汉月,马足践胡尘”中“抱”“践”两字的含义,并赏析这两句诗。这两个字动感极强,“抱”字是说将士们拉开弓弦就像怀抱着明月,“践”字是写将士们纵马奔驰踏起漫天烟尘。这两句诗描写了大军直插敌腹、锐不可当的战斗画面(或:激烈的战斗场面),抒写了将士们建功立业的豪情。16.【甲】【乙】两诗尾联在抒情上的共同特点是什么?两首诗分别抒写了诗人怎样的情感?_都是直抒胸臆。甲诗表现了文天祥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坚定信念和忠贞不屈的昂扬斗志。乙诗表现了诗人立志报国、甘愿血洒疆场的精神气概。(五)阅读《山坡羊·潼关怀古》,完成下面题目。17.作者是如何从“潼关路”联想到朝代兴亡的?_潼关,地势险要,扼守“西都”要道,为兵家必争之地,关系着关中建都的那些封建王朝的兴亡。因此,当诗人在“潼关路”上望“西都”的时候,自然就想到了朝代的兴亡了。18.“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蕴含了作者哪些情感?对封建统治者的批判;对百姓的同情。19.(宿迁中考)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完成综合性学习任务。【材料一】习总书记说:“古诗文经典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成了我们的基因,我们现在一说话就蹦出来的那些东西,都是小时候记下的。语文课应该学古诗文经典,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传承下去。”(选自《习近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17年12月21日人民网)【材料二】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说:“目前中小学教材中的优秀古诗文比例已经提升了,这很必要。诗歌朗朗上口,又有节律,读起来能调节身体,还能调节心情,孩子们会很喜欢。”(选自《传统文化进校园要做好三件事》,2018年3月20日教育部网站)【材料三】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小学《语文》课本中古诗文阅读量统计【注】小学学制为六年,初中学制为三年。(1)阅读材料三,你可以得出哪些结论?2017版较2013版中小学《语文》课本中古诗文总篇数增加近一倍。学生年平均应读篇数增加近一倍,增长率大幅度提高,其中初中增长率比小学高。(2)小明拿到语文书说:“我很想学好古诗文,但它太难了,学不进去。”请你联系上述材料,给他写几句鼓励的话。_小明同学,古诗文刚开始学的时候,是有一些难度,不要急,要坚持学,“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当你走进古诗文,领略了它的风采,你会发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而且阅读古诗文可以提高个人文化素养,丰富内涵。(3)2019年6月15日,西楚中学将聘请丁立梅老师担任校“经典咏流传”大赛评委,聘期三年。请你以该校名义拟写一份聘请书。聘请书兹聘请丁立梅老师为我校“经典咏流传”大赛评委,聘期三年。西楚中学2019年6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