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那些年,古人一直滴血认亲
真相是:
滴血认亲不靠谱!
血型认亲怎么样?
爸爸AB型 妈妈0型 男宝AB型 女宝A型
你知道哪个宝贝是领养的吗?
第四节 输血与血型
17世纪之前,人们对输血几乎没有什么概念,但人们视血液为人体内神圣的物质,甚至认为它能治百病,1492年罗马教皇生了病,他接连喝了3个孩子的血,结果教皇的病非但没有治愈,最终连他在内4个人全部送了命。
一、血型的发现:
1818年,英国妇产科医生布伦德尔成功地用输血救活了一名产后大出血的产妇,成为人类历史上成功输血的第一例,然而在大量的临床实践中,事故却接连发生,有的病人在接受输血后,会突然出现发冷发热、头痛胸闷、呼吸紧迫和心脏衰竭等症状,严重的甚至会死亡。
1667年,法国人丹尼斯首次把羊血输给一个贫血病人,病人的病情似乎好转了,后来,他又把羊血输给其他病人,结果病人死亡了。
1900年,奥地利科学家兰德斯坦纳在实验中发现,一个人的红细胞,在遇到某些人的血浆时,这些红细胞会黏结在一起,也就是发生凝集;遇到另一些人的血浆,却不会发生凝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呢? 经过进一步研究,他将人的血液分为A型、B型、 AB型、O型四种类型,即ABO血型。 自从ABO血型发现以后,输血就成为临床上实际可行的重要治疗措施。1930年,兰德斯坦纳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生理学奖。
1、不经过验血直接输血可能导致什么后果?
A、B、O、AB型
血液中红细胞凝集
兰德斯坦纳
2、世界上第一个发现ABO血型的人是谁?
3、他将血型分为哪几种?
ABO血型系统
二、同型输血:
1.成年人的正常血量:
占体重的7%~8%
生命活动困难
2.失血
少量:
占血总量20%:
(200ml ~ 300ml)
对健康无碍
(800 ~ 1000ml)
超过总量的1/3:
生命危险
3.失血过多
(1200 ~ 1500ml)
4.输血:
(1)输血前:必须检查 的血型;
受血者与供血者
(2)血型是由 决定的,而且终生不变。
遗传
ABO血型系统
除了ABO血型系统外,人类还有一些其它的血型系统,比如Rh血型系统。
A凝集原
(4)一个人的血型是由他的
决定。
红细胞上的凝集原
红细胞上的凝集原
B凝集原
A、B凝集原
无凝集原
(5)血清中含有凝集素:
抗A凝集素
抗B凝集素
每个人的血清中都不含有与他本身红细胞的凝集原相对抗的凝集素。
血浆中的血清
ABO血型系统
红细胞
A凝集原
B凝集原
A凝集原及
B凝集原
无
抗B凝集素
抗A凝集素
无
抗A凝集素及抗B凝集素
血 型
血清
无
ABO血型系统
红细胞
A凝集原
B凝集原
A凝集原及B凝集原
无
抗B凝集素
抗A凝集素
抗A凝集素及抗B凝集素
输血时主要考虑献血者的红细胞和受血者的血清是否会发生凝集反应。
A凝集原
抗A凝集素
B凝集原
抗B凝集素
献血者红细胞
受血者血清
血型
ABO血型之间在输血时的相互关系
“+”表示有凝集反应,“—”表示无凝集反应
-
-
-
-
+
-
+
-
+
+
-
-
+
+
+
-
献血者红细胞(含凝集原) 受血者血清(含凝集素)
A型
(抗B) B型
(抗A)
AB型
(无) O型
(抗A、抗B)
A型 ( A )
B型 ( B )
AB型( A、B )
O型(无)
甲的血型是:
乙的血型是:
丙的血型是:
丁的血型是:
A型
B型
AB型
O型
输血时,主要考虑的是献血者的红细胞是否被受血者的血清所凝集。
输同型血
异型间输血只在紧急情况下才采用
输血原则
?
?
?
献血者
受血者
血量与无偿献血
1、成年人的血量相当于本人体重的多少?
头晕、心跳、眼前发黑和出冷汗
7~8%(大约8-9瓶矿泉水那么多)
1200~1500毫升(大约两瓶多矿泉水的体积)
2、对于健康成年人,一次失血超过多少有生命危险?
3、一次失血超过800毫升会有什么症状?
4、健康人每次献血多少不会影响健康?
200~300毫升
我国何时实行无偿献血制度?
1998年10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
什么样的人可参加献血?
国家提倡18—55岁符合体
检标准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
献血的益处:
1、可预防、缓减高粘血症;
2、可预防、降低心脑血管
病的发生;
3、促进骨髓的造血功能;
4、促进血液的更新。
首届无偿献血形象大使濮存晰和杨澜
世界献血日——6月14日
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红十字会等作出决定,将发现ABO血型的医生卡尔。兰德斯坦纳生日6月14日,定为“世界献血日”。
成分输血
贫血
血友病
烧伤病人
红细胞
血小板
血浆
滴血认亲?嬷嬷,这个方法恐怕不靠谱!
还是DNA认亲最靠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