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二节7.2东南亚导学设计(word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二节7.2东南亚导学设计(word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02-06 22:24: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七章 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
第二节 东南亚(第1课时) 导学设计
导学目标 1、熟悉东南亚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的重要地理位置。2、学习东南亚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特点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3、了解东南亚主要农作物和热带经济作物的分布。
导学重点 东南亚地处“十字路口”的重要地理位置。
导学难点 东南亚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特点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导学资源 导学案、PPT、当堂测评
第一课时——自学质疑【步骤一】自主学习——明确目标,自学教材(15分钟)明确目标(2分钟)阅读熟知本课学习目标,圈划明确本节的学习内容和重难点。资源助学(2分钟)自学教材(9分钟)(1)、读图7.19“东南亚在世界中的位置”和7.20“东南亚的地形”,东南亚位于    ,范围包括   和   两大部分。 (2)、在7.20图中找到东南亚包含哪些地理单元:半岛:   、   岛屿、群岛:    、    、    海洋、海峡:   、   、   、   (3)、“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读24页图7.24和10页“亚洲的气候”,看图并思考:①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东南亚的哪些地区?       ②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东南亚的哪些地区?         【步骤二】自学检测——在线测学,质疑思学(10分钟)1、基础检测(时间:5分钟)(1)读P22图7.20“东南亚的地形”。东南亚的纬度大部分位于   ~   之间,位于处五带中的   带。东南亚地处   洲与   洲、   洋与   洋之间的“   ”。请找出东南亚地区一共有多少个国家?于中国陆上相邻的国家有?东南亚唯一一个内陆国是? (2)读课本P23图7.21“马六甲海峡的航线”及活动题部分内容,完成下列问题:①马六甲海峡是位于   半岛和     岛之间,是从 、 向东航行到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 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连接 洋和 洋的重要海上通道。日本从波斯湾进口石油,向西欧等国出口工业产品,都要途经该海峡,因此日本把马六甲海峡称为它的“海上生命线”。②分析马六甲海峡对我国石油进口的重要性。 2、质疑思学(时间:5分钟)(1)根据在线测学的结果反馈,核对订正,组长组织组员讨论交流。组员将“在线测学”中的疑难问题反馈给小组长,组长进行统计。(2)组长将组员一份优秀笔记上传至“优秀笔记”讨论区,组员自觉学习优秀笔记。(3)小组交流讨论“自学教材”的思考题,相互解答疑惑,并推荐好小组发言人。第二课时——训练展示【步骤三】自展提升——合作探究,展示交流(12分钟)学情反馈(时间2分钟)老师根据小组自学反馈情况,针对共性疑难问题,选取学生代表讲解。合作探究,展示交流(时间10分钟)东南亚主要位于热带地区,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密切。结合 “亚洲气候类型”图,完成下列各题:(1)完成下表:(2)阅读图7.24东南亚国家主要农作物分布图,完成下表: 【步骤四】自评巩固——当堂检测,反思矫正(8分钟)1.东南亚位于( )A.太平洋与南极洲之间 B.亚欧大陆与大洋洲之间C.太平洋与大西洋之间 D.印度洋与大西洋之间2.关于马六甲海峡,说法正确的是( )A.介于马来半岛和加里曼丹岛之间B.介于马来半岛与爪哇岛之间C.沟通太平洋与大西洋 D.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3.马来西亚盛产的主要经济作物为( )A.油棕和天然橡胶 B.金鸡纳和油棕C.椰子和金鸡纳 D.蕉麻和油棕4.马来群岛大部分地区的气候特征是( )A.夏季高温多雨 B.气候温和,降水丰沛C.炎热少雨 D.全年高温多雨5.世界橡胶的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是( )A.印度尼西亚 B.菲律宾 C.马来西亚 D.泰国6.东南亚唯一的内陆国是( )A.泰国 B.缅甸 C.越南 D.老挝7.综合题 读新加坡图,回答问题并填写下表:(l)新加坡地处马来半岛南端,属___________气候。(2)新加坡西北部为著名的__________海峡,它既是________亚和__________亚之间,又是__________洋和__________洋之间的海上、空中交通要冲。 【板书设计】一、十字路口的位置 1、范围 2、马六甲海峡 3、国家二、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 1、热带雨林气候与热带季风气候的分布、特征 2、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水稻、热带经济作物、地少人多 【教后反思】 自学质疑导学设计【步骤一】学法指导 资源助学(15分钟)导入:同学们都知道我们天门市有名的侨乡,想侨乡客运站、南洋大道都是因此而命名的,那那我们所说的南洋究竟在哪里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操作流程:提前发布学习任务:教师提前发放导学案,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明确自学内容、时间、方法。明确当堂学习目标:教师带领学生齐读明确学习目标。督导学生认真自学:教师巡回指导,掌握学生自学情况,提醒和把握课堂节奏。 【步骤二】学情分析 以学定教(5分钟)在线测学:教师巡回督促学生完成平台自测练习题质疑思学:督促学生在组内做好基础强化以学定教:教师及时在线上、线下了解自学效果,为针对性地突破难点做准备。训练展示导学设计 【步骤三】以交导学 突破疑难(17分钟)学情反馈(5分钟)根据线上自测和教师线下掌握的反馈结果,师生对疑难问题进行交流,教师集中解决共性疑难问题。合作探究、展示交流(12分钟)过渡:我们对东南亚的基本地理位置和马六甲海峡重要的位置已经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接下来,我们结合东南亚的气候特质队东南亚地区的农业生产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学生展示:学生展示自学思考题:东南亚气候及农作物分布情况。教师总结:在这节对东南亚的学习里面,我们已经揭开了东南亚的神秘面纱。请同学们完成步骤四的当堂检测,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步骤四】拓展延伸 学以致用(8分钟)设计意图:让学生能运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顺畅答题操作流程:学生思考,独立完成检测题组内交流,教师巡视全班交流展示,教师小结指导学生完成“自我评价”,疑难问题课后师徒结对解决。





第七章 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
第二节 东南亚(第2课时) 导学设计
导学目标 分析东南亚的地形与地势特点掌握东南亚城市分布对河流的影响了解东南亚旅游胜地,分析旅游业给东南亚带来的影响
导学重点 东南亚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东南亚旅游业发展的原因
导学难点 理解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
导学资源 导学案、PPT、当堂测评
第一课时——自学质疑【步骤一】自主学习——明确目标,自学教材(15分钟)明确目标(2分钟)阅读熟知本课学习目标,圈划明确本节的学习内容和重难点。资源助学(2分钟)自学教材(9分钟)(1)中南半岛河流与山脉的分布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些河流多是中下游流进中南半岛,河流沿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经过长期开发已成为了东南亚人口稠密、农业发达的重要地区。(3)中南半岛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及____________。(4)东南亚的旅游时圣地旅游胜地:缅甸仰光的    ,印度尼西亚的巴厘岛,柬埔寨的吴哥窟,    的水上市场,越南的下龙湾,花园城市__________。【步骤二】自学检测——在线测学,质疑思学(10分钟)1、基础检测(时间:5分钟)(1)读P26图7.20“中南半岛河流与城市分布”。①找出伊洛瓦底江、萨尔温江、湄南河、湄公河和红河,说出他们的流向的共同特点,指出其中发源于我国的河流。 ②找出下表中的城市,看看它们附近的大河及所在国家,并将查找结果填在下表。 (2)世界上大多数城市都沿河分布,根据这一现象,完成下列问题:①说出一两个位于河流沿岸的大城市名称。 ②城市分布在河流沿岸有哪些有利条件和弊端: 2、质疑思学(时间:5分钟)(1)根据在线测学的结果反馈,核对订正,组长组织组员讨论交流。组员将“在线测学”中的疑难问题反馈给小组长,组长进行统计。(2)组长将组员一份优秀笔记上传至“优秀笔记”讨论区,组员自觉学习优秀笔记。(3)小组交流讨论“自学教材”的思考题,相互解答疑惑,并推荐好小组发言人。第二课时——训练展示【步骤三】自展提升——合作探究,展示交流(12分钟)学情反馈(时间2分钟)老师根据小组自学反馈情况,针对共性疑难问题,选取学生代表讲解。合作探究,展示交流(时间10分钟)P29活动:讨论东南亚成为中国人出境旅游目的地的优势条件。 【步骤四】自评巩固——当堂检测,反思矫正(8分钟)1.中南半岛的地形分布特点是( )A.大山众多、平原少B.多高原,山地和盆地C.多平原、少山地D.山河相间分布、南北延伸2.东南亚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 )A红河 B湄南河 C湄公河 D 伊洛瓦底江读中南半岛山河和城市分布图,回答3~5题。 3.根据图中城市的分布,可以发现中南半岛的城市分布特点是(  )A.沿河流分布 B.沿海分布 C.集中在南部平原 D.集中在北部山地4.根据气候推测,图中河流不具有的特征是(  )A.最终注入海洋 B.冬季有结冰现象 C.河流水量丰富 D.河流水量有季节变化5.根据中南半岛气候,中南半岛居民的衣橱中多为(  )A.长裙、短袖 B.以毛衣、羽绒服服装为主C.四季服饰都有 D.以和服为主 【板书设计】一、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 1、河流山脉分布特征 2、城市的分布二、热带旅游胜地 1、典型旅游景点 2、旅游业发展的优势【教后反思】 自学质疑导学设计【步骤一】学法指导 资源助学(15分钟)导入:前几年有一部很火的电影湄公河行动,电影可谓非常精彩,那么作为地理老师也经常会被问道湄公河在哪里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东南亚,带你认识山河相间,旅游业发达的东南亚。操作流程:提前发布学习任务:教师提前发放导学案,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明确自学内容、时间、方法。明确当堂学习目标:教师带领学生齐读明确学习目标。督导学生认真自学:教师巡回指导,掌握学生自学情况,提醒和把握课堂节奏。【步骤二】学情分析 以学定教(5分钟)在线测学:教师巡回督促学生完成导学案自测练习题质疑思学:督促学生在组内做好基础强化以学定教:教师及时在教室巡视了解自学效果,为针对性地突破难点做准备。训练展示导学设计 【步骤三】以交导学 突破疑难(17分钟)学情反馈(5分钟)根据线上自测和教师线下掌握的反馈结果,师生对疑难问题进行交流,教师集中解决共性疑难问题。合作探究、展示交流(12分钟)过渡:旅游业可谓是现代经济产业的新宠,那么东南亚凭借什么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呢,我们一起来进行揭秘。学生展示:学生展示自学思考题:东南亚气候及农作物分布情况。教师总结:我们的东南亚之旅到此结束我们全面了解了东南亚的地理位置、气候和农业特征,也对东南亚的城市分布旅游业发展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我们今天的课程就到这里。 【步骤四】拓展延伸 学以致用(8分钟)设计意图:让学生能运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顺畅答题操作流程:学生思考,独立完成检测题组内交流,教师巡视全班交流展示,教师小结指导学生完成“自我评价”,疑难问题课后师徒结对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