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二章第一节动物的运动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二章第一节动物的运动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2-07 11:32: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生物学八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第二章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第一节 动物的运动
执教人:高梦涵
农垦佳木斯学校
《动物的运动》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动物的运动》是生物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第一节中的内容。
动物的运动方式在教材第一章中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并没有对动物运动的结构进行深入的探讨。因此,本节课学生可以通过学习运动系统组成,引导学生揭示动物运动的本质,并且理解动物如何适应生存环境以及运动在生活中的重要意义。本节内容也是为学习动物的行为做基础。
二、学情分析
通过第一章知识点的学习以及在生活中自身的体验,学生对动物的运动这一节内容会有初步的了解。这一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也是青春期身体发育旺盛的阶段,具有很高的探索新知、运用新知的欲望,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和生理特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对科学严谨的态度,确立正确的对待生物科学的价值观。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通过对运动系统组成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认识动物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2)通过学习关节的结构,及对屈肘和伸肘动作的体验,使学生能阐明运动与其他各系统的联系。描述动物运动的结构基础。
(3)通过各种动物的运动与观察,使学生能举例说明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概述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2.能力目标:
(1)通过阅读、观察图片资料等,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综合信息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在合作学习的基础上,培养学生概括和表达能力,以及科学探究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生物素养。
3.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1)通过观察探究,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养成健康的运动习惯;
(3)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在倾听和交流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 使学生认识动物运动依赖于一定结构;
2.通过学习,认同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3.使学生阐明运动系统与其他各系统的联系,能够举例说明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教学难点:使学生认识动物的运动是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五、教学流程








六、教学策略
1.教学方法:讲述谈话法,引导学生观察、体验,分析、讨论等,以突破重难点。
2.学习方法:观察、体验、合作探究。
七、教学准备 本节课安排1课时
1.教师准备:有关动物行为的图片资料。
2.学生准备:
⑴课前预习;
⑵有条件的同学可观察身边与关节作用原理相近的机械来了解运动系统的作用;
⑶通过运动,感受自身肌肉与骨骼的变化,归纳其他系统如何参与。
八、教学过程
教 学 过 程
环节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
创设
情境
激趣
引入(2分钟)
PPT出示情境:观察动物运动图片。
师:在电视或生活中,我们常看到上面这些画面,那它们的运动方式是什么呢?
2.提出问题:
动物的运动是通过身体的哪个系统实现的?
3.引入课题:第一节 动物的运动
观看运动图片并回答问题。
学生回答。
感受动物的运动方式。
引出动物运动与身体结构之间的联系。
二、
教师引领自主探究
(25分钟)
学习目标一:运动系统的组成
1.运动系统组成引入:
师:通过上一章的学习,同学们已经了解了许多动物的运动方式,如鱼的游泳、蚯蚓蠕动、兔的跳跃、鸟的飞行等,那么我们以哺乳动物为例来探究运动系统它的组成。
2.提问:
师: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是由什么组成的?
生:骨、关节和肌肉
观察家人体骨骼结构图,提出问题:
师:在这里给大家将运动系统分为骨骼和肌肉,人体骨骼是由206块骨彼此相连形成的,说明了骨骼是由什么构成的呢?
师:首先我们先来观察一下骨。根据形态和结构的不同,你认为骨可分为哪几种?
观察哺乳动物骨骼的动态图。
师:观察哺乳动物骨骼的动态图,你能发现了什么问题?
师:是的。你会发现有些骨活动,而有些骨不活动。所以,我们将骨与骨之间不同的连接方式叫做骨连接。
展示三种骨:颅骨、躯干骨(以脊椎骨为例)、四肢骨的图片资料。
师:颅骨以骨缝的形式相连,是不活动的连接;脊椎骨以椎间盘的形式相连,是半活动的链接;四肢骨以关节的形式相连,是活动的连接。
7.展示关节示意图:
思考:
(1)关节是由什么组成的?它们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2)使关节灵活的结构特点是什么?使关节牢固的结构特点是什么?
(3)什么是脱臼?
8.展示肌肉与骨和关节的关系图:
思考:肌肉由肌腱和肌腹构成,肌肉的两端是附着在同一块骨上还是分别附着在不同骨上?
学生展示,师加以点拨和强调。
学习目标二:运动系统的作用
师:在生活中,我们常会见到吊车,大家知道吊车的组成吗?是的,是由支架上的“臂”、“支点”和动力装置构成的。
问:那大家可不可以联系我们刚刚学到的运动系统的组成,看看运动系统中那些结构与支架上的“臂”、“支点”和动力装置起到了一样的作用?
学习目标二:运动的产生
1.引入新知:
我们学习了解了骨、关节、肌肉的结构特点,那他们是如何协调配合的呢?
2.学生阅读课本30页内容,展示屈肘和伸肘动态图,并思考:
⑴骨的位置发生变化产生运动,但骨本身能不能运动?是谁牵引它运动的呢?
⑵骨骼肌是如何牵动骨运动的呢?
⑶屈肘和伸肘是如何完成的?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是什么状态?
⑷通过上述的学习,如何表述运动的产生?
师:现在我们思考一个问题,那么,当两手臂自然下垂时、两手臂提东西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是怎样的?
学生展示,师加以点拨和强调。
学习目标三:运动的完成
情景再现:
剧烈运动会出现呼吸加快,心跳加速,出汗等现象;
有些脑血栓的病人下肢肌肉和骨骼正常,却出现行走困难的现象。
提出问题:
这些事例说明人或动物的运动仅是运动系统完成的吗?
师强调运动需多系统的参与。
学习目标四:运动的意义
提问:
骨在肌肉牵引下围绕着关节运动,使躯体完成各种动作,课前我们列举了很多动物的各种各样的运动方式,对于动物来说有什么意义呢?
师强调运动有利于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学生回忆。
阅读课本,自主学习。
观赏了解人体骨骼。
课外拓展,学生合作讨论。
拓展,学生合作讨论。
学生观察、讨论。
学生阅读,观察、体验自己的动作后,思考问题
拓展新知,学生思考讨论。
学生回忆,思考问题,回答。
结合课前引入,回答。
引起学生回忆,增强知识之间的联系。
过渡新知识

引入新知,引起学生新的兴趣,
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展示学习成果来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主动性,提高学习的效率。
结合生活实际,使学生深刻领会到学习与生活是分割不开的。
联系七上神经系统的调节知识。
使课堂首尾相应,学生理解运动意义。
三、
课堂小结
(3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
哺乳动物运动系统的组成;
骨、关节、肌肉的协调配合;
运动时多系统的协调配合;
运动的意义。
总结
帮助学生梳理、巩固本节课主要知识要点。
四、学以致用(5分钟)
1.中考链接:
2.课后制作:
制作肌肉牵动骨运动的模型
学生思考完成
检测学生学习情况,巩固所学知识,熟练应用。
九、板书设计
第一节 动物的运
神经系统 骨
骨骼 不活动
骨连接 半活动 关节面
运动 活动 :关节 关节腔
系统 关节囊


循环系统 肌肉

呼吸系统
消化系统
十、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