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一章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无脊椎动物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一章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无脊椎动物 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6.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2-07 12:03: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拼图式复习课:
《无脊椎动物》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各类无脊椎动物的生活环境,主要特征,代表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2、抓住考点进行过关训练。
3、通过专题练习,巩固和强化基础知识,提高选题技巧。
二、教材、学情分析:
《无脊椎动物》是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章的第一至第三节的内容,在教材内容的安排上,《无脊椎动物》为后面《有脊椎动物》做铺垫。
初二学生在第一学期对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特征,代表动物,以及与人类的关系有了解,现在是5月中旬,初二学生在6月20日参加地理生物两科的中考,他们学习内容增多、压力增大,如何将之前的内容快速复习、巩固提高很有必要。
这节课是复习课(练习形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关注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完全让学生参与教学,将之前所学内容内化成自己的东西。
三、学法与教法:拼图式合作学习;自主参与教学为主,鼓励、启发、讲练结合
通过课前及课内拼图式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通过启发式分析回答练习过程中的选题技巧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分析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学习的热情以及潜能得到充分发挥。通过参与求体验,通过体验求感悟,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克服注意力分散及照顾学生个体的差异。
四、重点和难点
1、重点:掌握各类无脊椎动物生活环境,主要特征,代表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2、难点:(1)抓住考点进行过关训练。
(2)通过专题练习,巩固和强化基础知识,提高选题技巧。
五、教具:PPT、导学案
六、课时:1课时
七、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教师的活动
学生的活动
目的意义
阅读教学目标
屏幕展示学习目标
认真阅读
明确学习方向
明确拼图式复习课的分工与合作
一、拼图式练习包括考点练习及专题练习。
二、考点练习已课前布置,课堂抽查;专题练习先分工再合作,然后展示小组答案,对答案后选题由学生分析评讲。
三、小组合作形式:全班48人,分6个小组,每小组
6人。拼桌形式为倒“T”形。
四、任务块的设计,分工与合作的分配看导学案。
学生专心听讲。
明确拼图式复习课的分工与合作
考点练习:
课前布置,课堂抽查
1、任务块的分工看导学案
1)模块一 (1)模块一:无脊椎动物的分类、主要特征、代表动物(编号1、4的分工)
(2)模块二:无脊椎动物对环境或生活方式的适应(编号2、5的分工)
(3)模块三:无脊椎动物综合训练(编号3、6的分工)
2、课外小组互助合作学习
编号1、2、3为第一小组;编号4、5、6为第二小组
课前认真完成,等待抽查
通过课外拼图式练习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合作互助能力
3、课堂抽查展示和选择性分析考点练习:
(1)人类已知动物数量、分类情况如何?
(2)动物由低等到高等,简单到复杂,水生到陆生的排序是怎么样的?
(3)这节课以无脊椎动物为主进行复习(课前以作业形式进行课外拼图式练习),现在课堂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抽查。
全程学生展示
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发挥学生的潜能
专题练习:分工、合作、展示小组答案、选题由学生分析评讲
1、任务块的分工看导学案
(1)模块一: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编号1、4的分工)
(2)模块二: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编号2、5的分工)
(3)模块三: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编号3、6的分工)
独立认真完成,同分工的讨论确定任务块的答案
通过课内拼图式练习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合作互助能力
2、课堂小组互助合作学习
  编号1、2、3为第一小组;编号4、5、6为第二小组
互助学习确定或纠正小组答案
3、课堂小组竞争展示答案和选择性分析专题训练
小组竞争展示答案,对参考答案后由学生分享选题技巧
提高学生的表现意识,调动学习热情
八、教学板书:
由教师板书拼图式分工及合作的简图,由学生板书小组展示的考点和专题答案。
九、教学的反思: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了,参与欲提高了,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甩掉了胆怯、害羞、害怕出错的包袱,敢问敢说,即使那些一向“少言寡语”的内向学生也产生了跃跃欲试的冲动,性格变得开朗起来,精神面貌焕然一心,自信心得到了加强,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潜能,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不仅加强了学生间的信息交流,使学生由学习上的竞争对手转变为相互协作的伙伴,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体验到了合作的快乐,拉近了师生、生生之间的关系。
 由于小组是按好中差座位安排组员,小组成员水平均衡,有小组长带动成员之间交流,小组成员参与合作学习的热情高。小组成员分工明确,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课堂秩序良好。  
这节课是对外公开课(对电城中学),拼图式的分工与合作在课堂上讲的详细,比平时课堂多花了用了5分钟。
拼图式复习课导学案:
无脊椎动物
   班别 姓名     座号     
一、学习目标:
1、掌握各类无脊椎动物的生活环境,主要特征,代表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2、抓住考点进行过关训练。
3、通过专题练习,巩固和强化基础知识,提高选题技巧。
二、考点练习:
课外拼图式合作学习分工
(一)、模块一:无脊椎动物的分类、主要特征、代表动物(编号1、4的分工)
名称
主要特征
常见代表
无脊椎动物
原生动物(门)
身体只由 个细胞构成
、疟原虫
腔肠形动物(门)
身体呈 对称,体表有 细胞,有口无肛门
、海葵、珊瑚虫
扁形动物(门)
身体呈 对称,背腹 ,有口 肛门
、华枝睾吸虫、血吸虫
线性动物(门)
身体 ,呈圆柱形,体表有 有口 肛门
、蛲虫、钩虫、丝虫、线虫
环节动物(门)
身体由许多环形的 构成,靠 或- 辅助运动
、-沙蚕、蛭
软体动物(门)
柔软的身体表面有 ,大多数具有 ,运动器官是足
、章鱼
节肢动物(门)
体表有坚韧的 ,身体和附肢都
、虾、蜘蛛、蜈蚣
(二)、模块二:无脊椎动物对环境或生活方式的适应(编号2、5的分工)
1、蛔虫等线形动物适应寄生生活的特点:
(1)体表有 起保护作用。 (2)消化管结构
(3)生殖器官发达, 能力强 (4)没有专门的 器官
2、昆虫适于陆地生活的特点:
(1)身体分为 、 、 三部分,体表有 (有支持、保持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的作用)
(2)头部有一对 ,一对 。(感觉中心)
(3)胸部有 对足, 对翅。(运动中心;无脊椎动物中唯一会飞的动物,飞行能扩大活动范围,有利于觅食、繁殖)
(4)腹部有气门、气管、内脏器官。(生理中心; 是昆虫的呼吸官)
(三)、模块三:无脊椎动物综合训练(编号3、6的分工)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1、下列动物都具备消化腔,有口无肛门的一项是:
A.蝗虫、蚯蚓、蛔虫 B.水蛭、海蜇、涡虫
C.水母、涡虫、水螅 D.沙蚕、血吸虫、珊瑚虫
2、蝉和蜜蜂都是常见的昆虫,两者相比,蝉不具有的特征是:
A.身体和附肢会分节 B.身体分头、胸、腹
C.发育中有蜕皮现象 D.发育方式为完全变态
3、下列动物中,均属于无脊椎动物的一组是:
A.海龟、狒狒 B.海蜇、喜鹊
C.蝗虫、河蚌 D.蜥蜴、青蛙
4、下列几种动物中,符合“身体和附肢都分节,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这一特征的是:
A.螃蟹 B.乌龟 C.沙蚕 D.河蚌
5、水螅生活在水中,身体两层细胞,辐射对称,有口无肛门,下列生物与其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A.草履虫 B.珊瑚虫 C.涡虫 D.蛔虫
6、动物与其对应的结构 ,不匹配的是:
A.蛔虫---角质层 B.蚯蚓—皮肤
C.缢蛏—外套膜 D.瓢虫—外骨骼
取两只大小、生活状况都相同的蝗虫,将A蝗虫的头部朝下并让其头部浸没在水中,让B蝗虫的头部朝上并将其胸、腹部浸没在水中,结果是B蝗虫很快就死亡了。请你根据实验回答问题:
7、B蝗虫很快死亡的原因最可能是:
A.不能呼吸 B.不能取食 C.不能运动 D.喝水太多
8、如果B蝗虫因不能呼吸而死亡,实验说明蝗虫呼吸器官开口在:
A.头部 B.胸部 C.腹部 D.胸部和腹部
9、蝗虫的呼吸器官叫做:
A.气管 B.气门 C.气腔 D.气囊
10、实验说明蝗虫的呼吸器官适于与什么进行气体交换:
A.水中溶解的气体 B.空气
C.水和空气都行 D.不能判断
       课外小组互助合作学习
       编号1、2、3为第一小组;编号4、5、6为第二小组
       课堂抽查展示和选题分析考点练习
三、专题练习:
      课堂拼图式合作学习分工
(一)、模块一: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编号1、4的分工)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1.下列对动物类群特征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腔肠动物——有口无肛门,身体呈辐射对称
B.环节动物——身体分节,体表有角质层
C.软体动物——身体柔软,表面有外套膜
D.节肢动物——身体和附肢分节,体表有外骨骼
2.若在清澈且水草茂盛的溪流中仔细寻找,我们可能会发现水螅和涡虫。二者的共同特征是:
A.有口无肛门 B.身体呈辐射对称 
C.背腹扁平 D.由内外两层细胞构成
3.下列对水螅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生活在淡水中 B.体内有消化腔
C.顶端有触手 D.身体呈左右对称
4.水螅的身体由几层细胞构成:
A.一层 B.两层 C.三层 D.四层
5.下列不属于腔肠动物的是:
A.水螅 B.珊瑚虫 C.水母 D.涡虫
6.水螅在营养条件好时,会进行的生殖是:
A.有性生殖 B.分裂生殖 C.出芽生殖 D.孢子生殖
7.涡虫的体形特点是:
A.左右对称,背腹扁平 B.辐射对称,左右扁平
C.左右对称,上下扁平 D.不对称,梭形
8.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不包括:
A.大多数生活在海洋中,少数生活在淡水中 B.身体呈辐射对称
C.体表有刺细胞 D.有口无肛门
9.在下列哪一种环境中容易找到水螅:
A.有机质丰富、阴凉的污水沟或池塘中
B.缓流、清澈、富有水草的小河或池塘中
C.清澈、富有水草的浅海中
D.缓流、阳光充足、有机质丰富的污水中
(二)、模块二: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编号2、5的分工)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1.水螅和蛔虫的体表特点分别是:
A.水螅体表有刺细胞,蛔虫体表有角质层
B.水螅体表有角质层,蛔虫体表有刺细胞
C.水螅体表有刚毛,蛔虫体表有角质层
D.水螅体表有刺细胞,蛔虫体表有刚毛
2.蚯蚓和沙蚕的身体都有许多体节,这有利于:
A.呼吸 B.灵活运动 C.防御 D.穴居
3.和蚯蚓同属于环节动物的是:
A.蛇 B.水螅 C.水蛭 D.蜗牛
4.蚯蚓适应穴居生活的特点有:
①身体呈长圆柱形 ②身体分节 ③体温不恒定 ④体表有黏液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 ②④
5.蚯蚓一般生活在:
A.富含腐殖质的干燥的土壤中 B.富含腐殖质的湿润的土壤中
C.干燥的河沙中 D.湿润的河沙中
6.蛔虫是人体寄生虫,它寄生在:
A.人的胃里 B.人的肛门里
C.人的小肠里 D.人额的大肠里
7.蚯蚓在干燥的灰尘或沙土里很快死去是因为:
A.体表黏液干燥,呼吸无法进行
B.体内水分蒸发,失水过多
C.灰尘阻滞了呼吸通道
D.干燥环境中没有食物
8.蚯蚓在粗糙的纸板上能迅速前进,而在光滑的玻璃板上几乎不能前进,其原因是:
A.蚯蚓不能在土壤以外的地方爬行
B.玻璃板上摩擦力大
C.玻璃板上不能粘住蚯蚓的身体
D.蚯蚓的运动要借助刚毛的活动
9.蛔虫适于寄生生活的特点包括:
A.体表有角质层 B.生殖器官发达
C.消化管结构简单 D.以上都是
(三)、模块三: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编号3、6的分工)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1.下列全是软体动物的一组是:
A.河蚌、蚯蚓、蜗牛  B.田螺、河蚌、乌贼
C.乌贼、水螅、蛔虫  D.河蚌、蚯蚓、田螺
2.下列哪种动物有退化的贝壳,被称为海螵蛸的是:
A.鸡心螺 B.鲍鱼 C.牡蛎 D.乌贼
3.成语“金蝉脱壳”中,“壳”指的是:
A.荚膜 B.外骨骼 C.细胞膜 D.细胞壁
4.节肢动物的共同特征是:
A.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B.体表有外骨骼
C.用气管进行呼吸 D.一对触角、两对翅、三对足
5.下列动物不属于昆虫的是:
A.蚂蚁 B.蜘蛛 C.蜻蜓 D.七星瓢虫
6.下列有关软体动物描述,错误的是:
A.软体动物都有外套膜  
B.软体动物的身体比较柔软,所以体外都有贝壳保护
C.软体动物有水生的,也有陆生的 
D.软体动物的身体有螺形的,也有对称形的
7.“五鸟一湾”是湛江著名的旅游景区,其海鲜很有名。下列哪组海鲜属于软体动物:
A.红鱼、牡蛎 B.章鱼、乌贼
C.龙虾、大闸蟹 D.鲍鱼、海蜇
8. 不是蝗虫外骨骼的重要作用的是:
A.支持身体,便于在陆地上运动 B.防止体内水分的散发
C.保护身体,防止伤害 D.有利于在空中飞行
9.勤劳的蜜蜂是大家常见的昆虫,黎明同学观察了蜜蜂后做出了如下叙述,其中错误的是:
  A.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B.有三对足 
C.体表湿润,完成呼吸 D.有两对翅
 课堂小组互助合作学习
    编号1、2、3为第一小组;编号4、5、6为第二小组
   课堂展示和选择分析专题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