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单元 克和千克
第1课时 克和千克的认识
/
【教学内容】
教材第101页例1及第102页例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克。
2.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了解用天平和盘秤称物体质量的方法,感受1克和1千克的实际质量,建立1克和1千克的实际概念并理解克和千克的关系。
3.通过从实际生活中引出质量单位的观念,让学生认识到质量单位与实际生活是紧密联系的,在实际生
活中是非常有用的。
【教学重点】
使学生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克。
【教学难点】
建立1克和1千克的实际概念并理解克和千克的关系。
【教学准备】
PPT课件。
/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导入
1.观察教材第100页情景图,你知道了什么?
2.本节课中出现的两个质量单位是什么?
3.找一找,生活中哪个物体的质量大约是1克,哪个物体的质量大约是1千克?
4.拿出数学教材和一支笔,提问:哪个重一些?
5.引出课题并板书课题。
二、新授
1.出示教材第100页情景图,物体的轻重的计量。
师: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幅图画的是什么?
师:这幅图中的小朋友和阿姨在说什么?
师:前几天,老师让大家广泛收集、调查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物品的质量,我们现在来交流一下好吗?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克和千克为单位来表示。
在学生说的同时,老师展示。
2.克的认识。
(1)师:通过调查我们知道了一些物品的质量,你们知道1克、1千克各有多重吗?要知道物品的质量,应该怎么办呢?
(2)出示天平,简单介绍天平的结构,并说明使用方法。
(3)将一个2分硬币放在左边盘内。1克砝码放在右盘内,让学生观察。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这个2分硬币重多少克?
(4)师:“1克有多重”我们来掂一掂好吗?
3.千克的认识。
(1)PPT课件出示盘秤。
师:大家认识这秤吗?
(2)看看盘秤的使用方法。
师:现在要称1千克的水果或蔬菜,谁能当售货员来称一称?
(3)师:现在先掂一掂自己的书包有多重?估计有几千克,然后称一称。
(4)师:刚才大家都说了,一袋盐重500克,那两袋呢?
(5)板书:1000克。
三、组织研讨
1.讨论:1000克和1千克比较,谁重?
2.组织学生小组讨论。
3.引导学生汇报。
四、课后延伸
去超市摘抄质量单位是克和千克的物品名称。
五、总结
师:说说你都学会了什么吧。
六、布置作业
完成相关习题。
/
【板书设计】
克和千克的认识
1千克=1000克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有关物体质量的知识,学生并不陌生,在生活中也有一定的感性经验。
2.在课堂上用手掂一掂,并找一找身边1克重的物品,学生找到了许多,如笔头、小橡皮等,并利用橡皮、直尺、2分硬币做成了小天平自己检验,再掂一掂一个苹果等自己带的物品的质量,然后再称一称,又让学生自己从书包里拿1千克的书本,然后,拎一拎自己的书包大约有多重,发现学生基本有了质量的概念。
[不足之处] 仅靠课堂上学的这些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引导学生在平时生活中能多观察,估一估,掂一掂,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
[再教设计] 在教学中应加强实践操作,自主探究,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学会使用观察、比较的方法,发现和提出问题,并对问题进行猜想、尝试并验证,在对信息进行分析、归纳、推理、论证的基础上,使学生获得新知,从而具备一定的探究能力。
第2课时 解决问题
/
【教学内容】
教材第104页例3。
【教学目标】
1.在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的基础上,会以此为标准估量物体的质量,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加深质量单位的理解,让学生深刻体会到质量单位与实际生活是紧密联系的,在实际生活中是非常有用的。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使学生通过“称一称”的实践活动,亲自感受1克和1千克的实际质量。
【教学难点】
估量物体的质量,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PPT课件。
/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1.生活中你都见过哪些秤,说一说它们的名字。
2.这些秤各有什么用途。
3.上节课你们认识了什么质量单位?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二、探究新知
1.PPT课件出示问题:王奶奶摘了20个苹果,估计一下大约重多少千克。
2.师:知道了什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3.师:怎样解答呢?
苹果有大有小,要根据大小来估计。
师:我们刚刚称过,一般大的4个1千克,中等个儿的5个1千克。
如果4个苹果重1千克,这些苹果重( )千克。
如果5个苹果重1千克,这些苹果重( )千克。
学生自由讨论。
三、知识运用
1.做一做。
如果5个梨重1千克,那么20个梨重( )千克。
2.填一填。
1个苹果重200克,1个桃重250克,1块肥皂重300克。
/
/
/
( )克
( )克
( )克
四、你知道吗
我是蜂鸟,是世界上最小的鸟,体重大约只有2克。
我是鸵鸟,是世界上最大的鸟,体重大约有100千克,我的一个蛋就重1500克。
五、归纳总结
师:通过本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六、布置作业
完成相关习题。
/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
苹果有大有小,要根据大小来估计。
一般大的4个1千克,中等个儿的5个1千克。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教师注意引导学生理解题意。例3题目要求比较简单,但越简单可能越觉得无从下手。此时教师引导学生抓住关键,把问题转化为“估计20个苹果大约有多重”,即转到对苹果个数的关注上,由此唤起了学生已有的称量的经验。
[不足之处] 教师没有对学生进行恰当的评价。
[再教设计] 再进行本课时的教学时,教师应注意在学生解答时可能有不同的估计标准,此时教师也应给予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