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设计师
/
【教学内容】
教材第72,73页内容。
【教学目标】
1.能辨认出生活中的图案是由一个图形经过轴对称或平移等运动得到的。能在正方形中设计图形,并将所设计的图形通过轴对称、平移等运动创造出自己喜欢的图案。
2.能将同样的图案拼在一起,并根据实际确定所观察成果的基本图形,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图形的运动。
3.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及合作交流的过程,获得用图形的运动设计图案的基本方法,在想象图形运动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4.在欣赏图形运动所创造出的美丽图案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轴对称、平移和旋转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数学的美,体会数学学习的价值。
【教学重点】
利用图形的运动设计图案。
【教学难点】
根据给定的图案找基本图形。
【教学准备】
PPT课件、剪刀、胶水、手工卡纸。
/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1.呈现素材,感受数学美。
PPT课件出示教材第72页的图案,学生欣赏。
2.激发兴趣,揭示课题。
二、动手实践,探究方法
(一)观察想象,认识一个图形的运动。
1.找基本图形。
这些美丽的图案分别由哪个图形运动而来的呢?请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幅图找一找,教师在黑板上贴出基本图形。
2.体验一个图形的运动。
(1)想象:这些基本图形通过怎样运动得到原来的图案?
(2)操作:将课前剪下的教材第123页中的图形,用一个基本图形模拟运动。
(3)描述:这些图案分别是怎样设计出来的?
PPT课件展示图形的运动。
(二)动手操作,理解一个图形的运动方法。
1.小组合作,动手拼摆。
小组先讨论选择一个基本图形和图形运动的方式,想象图形运动后拼出的图案,再在正方形中贴出美丽的图案。
2.汇报展示,对比分析。
讨论:(1)你设计的图形是怎样运动的?
(2)你操作前想象的图案和你操作后实际的图案一样吗?
(3)同一个基本图形运动设计出的作品为什么会不一样?
(三)自主设计,创造美图。
1.想象设计好的图案。
2.动手实践,尝试设计。
3.汇报交流,鼓励创新。
说一说:你设计了一个什么基本图形,怎样运动的?
三、综合运用,巩固提升
1.合作学习,感受一组图案的运动。
在小组内将相同的一组图案拼在一起,再全班交流,互相欣赏。
2.联系旧知,巩固有余数除法的知识。
四、回顾反思,拓展延伸
1.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用到了我们学过的哪些知识?
2.走进生活,欣赏生活中利用图形的运动设计出的美丽图案。
/
【板书设计】
小小设计师
想象 操作 描述
1.想象设计好的图案。
2.动手实践,尝试设计。
3.汇报交流,鼓励创新。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教师利用信息技术使运动过程可视化。在观察生活中的图案的过程中,教师先让学生观察并想象基本图形是怎样运动的,然后利用课件将图形运动的过程演示出来,并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体验运动方式的多样化,从而使学生积累图形运动的经验。
[不足之处] 教师没有给足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想象,导致部分学生的空间观念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
[再教设计] 再进行本课时的教学时,教师应鼓励学生拼贴出不同的图案,大胆尝试和创新,对于这些同学,教师都应给予肯定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