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 复 习
第1课时 表内除法、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内容】
教材第114页第1题及第116页练习二十二第1,2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更加明确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要用除法解决问题。
2.在复习除法计算时,可先让学生说一说怎样计算一道除法题,然后再进行巩固练习,从而更好地掌握
除法。
【教学重点】
更好地掌握除法运算。
【教学难点】
能用除法正确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复习导入
1.回顾一下本学期都学了哪些除法知识。
2.在做除法计算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二、复习过程
1.我们今天来复习除法。板书:表内除法、有余数的除法。
2.复习整理:
说说下面各题你是怎样算的。(小黑板)
32÷4 81÷9 15÷5 24÷6 42÷7 40÷8 23÷3
3.针对刚才学生容易错的内容,用听算的方法,再进行训练。
4.学生自己听算练习。
5.复习什么样的数学问题可以用除法解决。
6.PPT课件出示教材第116页的第1题。
想一想:什么样的数学问题可以用除法解决。小组讨论交流后,口答。
7.引导学生进行变式练习。
8.引导学生完成教材第114页第1(1)题。
9.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116页练习二十二的第1、2题,同桌检查。
10.口算。
15÷5= 6÷3= 16÷8= 9÷3=
45÷9= 56÷7= 49÷7= 7÷3=
44÷5= 56÷8= 63÷7= 8÷2=
11.结合生活,提出用除法计算的问题,并计算。
12.在○里填上“+”“-”“×”“÷”使算式成立。
16○6=10 8○4=2 21○3=7
20○5=25 6○9=54 30○5=6
三、组织研讨
1.讨论:除法计算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2.组织学生小组讨论。
3.引导汇报。
四、总结
引导学生小结本课时的知识点。
五、布置作业
完成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表内除法、有余数的除法
32÷4 81÷9 15÷5 24÷6
42÷7 40÷8 23÷3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在进行问题解决教学中,重点突出对数量关系的分析,加深学生对数量关系的领悟,并能用自己的方式表示数量关系,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通过不断地进行追问,让学生不但要做到“知其然”,还要做到“知其所以然”。
2.巩固表内除法及有余数除法的计算,又为以后进一步学习一位数除多位数打下基础,也体现了有余数除法与表内除法的联系。
[不足之处] 在问题解决教学中,只重视理论分析,缺乏形象描述。
[再教设计] 再教学时,在问题解决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画图准确理解题意,将抽象的文字用直观的图示表示出来,便于学生看清楚数学信息与数学问题之间的关系,从而帮助学生选择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2课时 万以内数的认识及加减法
【教学内容】
教材第113~114页总复习有关“万以内数的认识及加减法”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万以内数的读写与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并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培养学生归纳、整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开放性的思维。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复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万以内数的读写与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
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昨天我们复习了什么呢?请学生先小组讨论再汇报。
2.今天,我们将进行万以内数的认识及其加法、减法的复习。
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交流、汇报。
二、复习过程
1.复习万以内数的认识。
2.下面先请大家独立做教材第116页第4题,然后集体订正。
指名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做的。
3.写一写,再读一读。
千位上是2、百位上是5、个位上是6。(二千五百零六)
4.复习近似数。
师:请同学们看教材第117页第6题,
5.口算教材第117页第5题。
6.引导学生做教材第118页第13题。
三、组织研讨
1.讨论:(课件出示练习题)应怎样解决?
2.组织学生小组讨论。
3.引导学生汇报。
四、课后延伸
在下面各数的前后各写两个相邻的数。
( ) ( ) 698 ( ) ( )
( ) ( ) 3299 ( ) ( )
( ) ( ) 9998 ( ) ( )
五、布置作业
完成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万以内数的认识及加减法
千位上是2、百位上是5、个位上是6。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加强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多让学生说,多让学生评价,多让学生纠正补充,引导学生自己去体验和提炼,形成数学思想方法,获得数学活动经验。
2.注重教学语言评价的有效性,由是非性评价提升到艺术性评价。在有意识评价学生的基础上,把重要环节的评价设计到了教案里。
[不足之处] 在这节课上,数位与计数单位的区分还应更加明显。
[再教设计] 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把目标细化在教学环节中,合理地分解。在教学过程中要提高实时评价能力,采取科学的教学方法临时应变,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第3课时 克和千克及推理
【教学内容】
教材第113页有关推理内容,第117页第7题和第119页第17题。
【教学目标】
1.复习“克和千克”时,要注意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质量概念。
2.复习“简单的推理”时,使学生能按一定的方法进行推理。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正确进行质量单位之间的换算。
【教学难点】
能自主正确地进行各单位之间的换算。
【教学准备】
口算卡。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复习了万以内数的计算,我们现在来做几道计算题。请大家拿出口算卡。
100+200= 110-20=
620+100= 120+360=
130-70= 240+70=
2000+50= 1000-30=
1200-40= 140-40=
860-80= 880+1200=
集体订正。
师:本节课我们将复习克和千克及推理的有关知识。
二、复习过程
1.复习克和千克。
(1)师:请同学们看教材第117页第7题。
从3种不同计量范围的秤上读出物体的质量,巩固克与千克的相关知识。
师:第3幅图请同学们进行简单的计算,秤盘显示的是人和狗共同的质量。
(2)大家想一想关于质量单位,我们还有哪些知识没有复习到呢?小组讨论,把没有复习到的知识列出来,教师板书,做好全面复习。
2.复习简单的推理。
3.组织研讨。
(1)讨论:教材第119页第17题应怎样解决?教材第113页第17面旗是什么颜色呢?
(2)组织学生小组讨论。
(3)引导学生汇报。
4.课后延伸。
填一填:
( )大约重1克 ( )大约重1千克
三、总结
师: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四、布置作业
完成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克和千克及推理
1千克=1000克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有关物体质量的知识,学生并不陌生,在生活中也有一定的感性经验。
[不足之处] 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念,但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完全靠眼睛观察得到,要通过提、掂等感觉来感知,课堂上体验不够。
[再教设计] 再教学时,引导学生正确运用这两个质量单位进行估测或实际运用。
第4课时 数据收集整理与图形的运动
【教学内容】
教材第113,115页有关数据收集整理与图形的运动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经历数据收集、记录、整理和分析的过程,进一步巩固用统计表呈现数据的方法,体会调查所得数据的作用,培养初步的数据分析观念。
2.通过感知图形轴对称、平移和旋转的变化过程,发展空间观念,体会生活中存在的数学美。
3.通过对学生身边有趣的事例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1.巩固用统计表呈现数据的方法,体会调查所得数据
的作用。
2.会用调查法收集数据及用统计表呈现数据。
3.明确图形轴对称、平移和旋转的特点。
【教学难点】
发展数据分析观念及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联系生活,完善认知
1.PPT课件出示教材第115页情景图。
2.上面的活动中,你能找出平移和旋转现象吗?
3.找出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以及平移和旋转现象,并记录下来。
二、复习数据收集整理
过渡:同学们,刚才你们有的在生活中找到对称现象,有的找到了平移现象,还有的找到了旋转现象,以你们记录的第一条为准做一项调查。
(一)收集整理数据。
可以怎样收集全班同学的数据?(举手、画正字等)
(二)记录分析数据。
1.根据上面调查的结果设计统计表,记录数据。
现象
对称
平移
旋转
人数
2.分析数据。
(1)从统计表中,你得到了什么信息?
(2)通过这次调查,你有什么感受?
(3)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三、巩固拓展
1.教材第117页第9题。
巩固复习轴对称图形的知识。
2.教材第118页第11题。
巩固数据收集整理。
四、总结评价,拓展延伸
1.师:通过今天的复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2.小小设计师。
要求:
(1)画出一个你最喜欢的基本图形。
(2)根据你画的基本图形,运用平移、旋转设计一个美丽的图案。
(3)跟同桌说一说你是怎样设计的。
(4)集体交流,展示自己设计的图案,说说设计过程。
五、布置作业
完成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数据收集整理与图形的运动
轴对称 平移 旋转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让学生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并会判断平移及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从而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师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帮助学生复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这部分知识,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统计观念。
[不足之处] 在教学中,老师没有注意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再教设计] 再教学时,应该积极主动地充分调动学生头、脑、手、口等多种感官直接参与学习活动,来加深理解,进一步建立空间观念,培养总结归纳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