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第三章 病毒的控制与利用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单元 第三章 病毒的控制与利用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0.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0-01-09 09:09:00

文档简介

课件40张PPT。第三章 病毒的控制和利用第五单元 微生物的控制和利用一、新课导入 2003年4月起在中国广东省及香港地区所爆发的流行病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症(SARS),是由某种冠状病毒引起的,属于“非典”之一。
这场与“非典”的抗争开始了。
大家了解“非典”吗?
病毒是什么样子的?二、病毒 1、病毒的发现 人类最早认识病毒是从植物病害开始的。19世纪时,烟草是俄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可是有一段时期大片的烟草生病,先是叶子上生出花斑,继而枯萎死亡。为了捉到烟草花叶病的“元凶”,1869年,一位德国科学家把患病烟草植株的叶汁注射到健康的烟草植株上,结果健康的烟草植株很快也患上了花叶病。这证明烟草花叶病具有传染性。 1892年,俄国科学家伊万诺夫斯基把患病烟草植株的叶汁,用最小的细菌都过不去的细菌过滤器加以过滤,过滤后的汁液仍能使烟草患花叶病。他分析这种病的病原体比细菌还小,于是把这种病原体叫做“过滤性病毒”,简称病毒。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到了20世纪初,科学家首次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到烟草叶病病毒是一种杆状颗粒。
烟草花叶病病毒是人类发现最早的一种病毒。过滤
伊万诺夫斯基的实验过程烟草正常叶(左)和烟草花叶病病叶(右) 病毒很小,可用纳米(nm)来计算。各种病毒的大小差异很大,比如牛痘病毒是最大的病毒,约200纳米×300纳米,比最小的细菌还大。病毒的体积小但形态多种多样。大多数为球形或多面体形,少数为杆状或砖块状,细菌病毒(噬菌体)多数为蝌蚪状。2、病毒的形态结构(1)形态病毒的结构:蛋白质外壳内部的遗传物质 病毒的结构(2)结构病毒是无细胞结构的比较看看: 结构简单的病毒只是由蛋白质外壳和核酸组成的核心(遗传物质)组成。
蛋白质保护里面的遗传物质。
病毒的遗传物质包括病毒的全部信息,主导病毒生命活动,决定病毒的遗传性和致病性。
病毒无细胞结构。 几种病毒的结构脊髓灰质炎病毒流感病毒 动物病毒: 植物病毒:烟草花叶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①

类3、病毒的生命活动一、病毒的种类
病毒寄生在活的细胞中,根据病毒寄主不同,可以把病毒分为三大类:
1、动物病毒
动物病毒寄生在人体和动物细胞内,可引起人和动物多种疾病,如天花,流行性感冒,乙型肝炎,狂犬病等。?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是由乙肝病毒(HBV)引起的,以肝脏病变为主并可引起多器官损害的一种传染病。此病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国,主要侵犯儿童及青壮年,少数患者可转化为肝硬化或肝癌。因此,它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疾病,也是我国当前流行最为广泛,危害性最为严重的传染病之一。 乙肝病毒?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简称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为发热,头痛,肌痛,乏力,咽痛和咳嗽等,也可能引起肠胃不适,早期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鉴别诊断困难流感能加重潜在的疾病(如心肺疾患)或引起继发细菌性肺炎或原发流感病毒性肺炎,老年人以及患有各种慢性病或者体质虚弱者患流感后容易出现严重并发症。 流感病毒?狂犬病
狂犬病又名恐水症,是一种侵害中枢神经系统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所有温血动物包括人类,都可能被感染。它是由染病的动物咬人或其它动物而得。患病的动物经常变得非常野蛮,在唾液里的病毒从咬破的伤口传染给人或其它动物。狂犬病从一个人传染给另外一个人极为少见,患狂犬病的人类患者多数会发病身亡,在1971年有1个痊愈的病例。2004年,美国一个未被发现的狂犬病患者过世之后捐献内脏,获得捐献的三人因狂犬病身亡。 导致狂犬病的病原体是狂犬病病毒。整个病毒由最外层的脂质双分子层外膜,结构的血清蛋白外壳和负载遗传信息的RNA分子构成。目前普遍认为狂犬病病毒有四个不同的血清型。狂犬病病毒抵抗力非常弱,在表面活性剂,甲醛,酸碱环境下会很快死去,并且对热和紫外线极其敏感。 2、植物病毒
专门寄生在植物细胞里的病毒是植物病毒。这种病毒往往能寄生在不同科,属,种的植物上。
导致植物的病的病毒一般分为两大类:黄叶病毒和花叶病毒。花叶病毒引起叶绿素破坏,组织死亡,从而造成叶片斑驳的症状。?烟草花叶病
烟草花叶病病毒是烟草花叶病等的病原体群。烟草患花叶病后,叶上出现花叶症状,生长陷于不良状态,叶常呈畸形。伊万诺夫斯基于1892年首次证明了这种病害是由滤过性病原体即病毒引起的。
?水稻黄叶病
病原体为水稻黄叶病病毒。病毒呈子弹状或杆状,多聚集于细胞核的内外膜间,也有散布于细胞核和细胞质中的。 3、细菌病毒(噬菌体)
专门寄生在细菌细胞里的病毒是细菌病毒,也叫做噬菌体。
如大肠杆菌噬菌体(如图所示),痢疾杆菌噬菌体等。噬菌体很小,除了少数为杆状或多面体状外,大多数呈蝌蚪状。噬菌体由一个多面体的头部和一个杆状的尾部组成。病毒侵入细菌后,可引起细菌的破裂死亡。1235 噬菌体的生活二、病毒的繁殖
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里。病毒感染寄主细胞后,按照病毒遗传物质携带的遗传信息,利用寄主细胞内的物质,合成病毒自身的物质,然后装配成新的病毒,这就是病毒的繁殖。新的病毒可以感染其他活细胞。如果病毒没有遇到合适的寄主,就形成休眠体结构,结晶体一有机会侵入活细胞,病毒的生命又重新开始。 病毒对人类既有有害的一面又有有利的一面,在自然界中,几乎所有的生物都能被病毒感染。病毒往往通过接触,空气,水,伤口,血液和生物媒介等途径进行传播。4、病毒的生命活动特点 1、危害人类:据科学家统计,人类的传染病大约有80%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例如艾滋病毒是由艾滋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肝炎,流行性感冒 ,脊髓灰质炎,腮腺炎,狂犬病,非典型肺炎(SARS)等的病原体也都是病毒。(1)病毒的危害 ?天花病毒
天花是由天花病毒引起的。天花病毒外观呈砖形,抵抗力较强,能抵抗干燥和低温,有高度传染性,主要通过飞沫吸入或直接接触而传染。当人感染了天花病毒以后,大约有10天左右潜伏期,潜伏期过后,病人发病很急,多表现头痛,背痛,发冷或寒战,高热等症状,开始体温可高达41°C以上。到目前为止,天花是世界范围内被人类成功控制的第一种传染病。 ?艾滋病毒
科学家把这种病毒叫做“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它可以侵袭人的免疫系统(即人体抵抗各种外来感染的自然防卫系统),降低并最终破坏人体的免疫功能。随着人体免疫力的降低,人会越来越频繁地感染上各种致病微生物,而且感染的程度也会变得越来越严重,最终会因各种复合感染而死亡。 艾滋病不是一种病症,而是一种综合症。因为,一个人不会直接死于艾滋病,而是当艾滋病病毒瓦解了人体内的免疫系统之后,人就会由于各种各样的疾病缠身而导致丧生。人不容易得艾滋病,因为艾滋病毒只能在人体外存活几秒钟时间,而且只能从一个活细胞传到另一个活细胞,并且一般只有人类才会感染上艾滋病病毒,因而,给专家利用动物进行病理学研究造成了极大的困难。虽然全世界目前还没有一种药物能够治愈艾滋病,但有的专家已经发现有几种药物显示出对艾滋病有一定的疗效。 2、危害农业:
家畜,家禽和作物因病毒感染而患病的情况很常见,如动物中的猪瘟,鸡瘟,口蹄疫等,植物中的烟草花叶病,枣疯病,番茄丛矮病,水稻矮缩病等。
3、危害工业:
一些细菌病毒会破坏人类使用微生物进行生产的产业,如味精业。 过去人们一直认为病毒全都是有害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一方面利用药物防治各种病毒性疾病,另一方面利用一些病毒为人类造福。(2)病毒的利用1、制备疫苗
2、治疗疾病
3、防治害虫
4、转基因或基因治疗三、发散思维(1)避免接触流行性感冒样症状(发热,咳嗽,流涕等)或肺炎等呼吸道病人。
(2)注意个人卫生,经常使用洗手液(肥皂)和清水洗手,尤其在咳嗽或打喷嚏后。
(3)避免接触生猪或前往有猪的场所。
(4)避免前往人群拥挤场所。
(5)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然后将纸巾丢进垃圾桶。
(6)如果生病了,请留在家中,并减少与其他人接触,避免感染他人。
(7)尽量避免触摸自己的眼睛、鼻子或嘴巴,因为病菌可以通过这些途径进行传播。 四、课堂小结1、病毒的特征
2、病毒的分类
3、病毒的危害及病毒的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