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猫的故事》课件(北师大版七年级上)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课《猫的故事》课件(北师大版七年级上)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2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9-12-25 19:1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1张PPT。梁实秋猫的故事 梁实秋(1903-1987)著名文学评论家、散文家、翻译家。曾与徐志摩、闻一多创办新月书店,主编《新月》月刊。后迁到台湾。本文选自《梁实秋雅舍全集》。 下列句子如何读,如何理解:1. 如是者数日象这样许多天。2. 一之已甚/岂可再乎?一次已经很厉害了,怎么可以来第二次呢?3. 除了调和(tiáo hé)鼎鼐之外还贯通不少左道旁门除了做菜烧饭之外,还了解不少技艺4. 不稍宽假一点不会宽恕7. 天地之大德/曰(yuē)生天地之间最大的功德是给予生命6. 终于夤夜又复光临寒舍终于深夜又来到我家5. 稍予膺惩稍微给一点惩罚划分本文层次:猫的故事(1)猫来我家给我的干扰。
(开端) (2-5)我不堪其扰,对猫进行了惩罚。(发展) (6)看到感人的一幕,不禁感叹赞美。(高潮) (7)猫一家悄然离去。(结果) 阅读课文,整体感知母爱的伟大
生命的礼赞再读课文划出文中 “我”对猫的感情的语句和词语“搅得一家不安”;(厌恶) 接着“有些不耐烦” 终于“按捺不住”;(憎恨) 再接着“看到被吊的奄奄一息的猫”并“为她缓颊”?、“稍予膺惩”;(同情) 过后“准备高枕而眠”,但是“当天夜里,听见铁罐声响,打了一个冷战”并“决心用重典”;(痛恨) 最后发现了四只小猫瞬时“一腔怒火消去”以至发出赞美之情“天地之大德曰生”。(赞美)欲扬先抑猫的秘密被我发现……一夜的工夫……离了书房。(愧疚)合作探究 本文在通篇接近口语的白话中使用了大量的文言色彩很重的词语,请找出来。说说看看这些词语有哪些特点?使文章出现了什么效果? 执法如山 光临寒舍 无计可施 如诟如詈 为她缓颊 不稍宽假 从轻发落 予以开释 稍予膺惩 如是者数日 一之已甚岂可再乎 殚智竭力 姑忘从之 光临寒舍…… 这些词语都是十分庄重的书面、文言词语,而且还有一些法律用语。
使全文充满谐趣,幽默生动。体会“像是新婚夫妇的汽车之离教堂去度蜜月”这一比喻句。 这个比喻句形象地写出了猫逃跑时的狼狈像,同时也写出了猫逃跑的速度之快。但是新婚夫妇度蜜月与猫为了逃命而仓皇奔跑,本是完全不相及的两种情形,意境截然不同。作者却把两者联系在一起,形成强烈的反差,以此更显示了文章语言的幽默与诙谐 细读最后两段,说说文章最后的动人之处? 猫对子女的无私无畏的付出,“我”由此产生的敬重生命的深刻感悟。拓展延伸 课后有兴趣的同学阅读梁实秋先生以猫为题材的一组散文:《小花》《白猫王子五岁》《白猫王子六岁》,了解其散文成就。 猫妈妈把她的四个孩子从“我”的书房叼走了,她们会到哪儿呢?她们将如何生活下去呢……?发挥你的想象,续写一个合理的结尾。作业:天天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