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34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0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34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2-07 00:24: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4张PPT)
《春天的故事》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 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 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 春雷啊唤醒了长城内外 春辉啊暖透了大江两岸 啊,中国,中国 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 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 走进万象更新的春天 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 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 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 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春风啊吹绿了东方神州 春雨啊滋润了华夏故园 啊,中国,中国 你展开了一幅百年的新画卷 你展开了一幅百年的新画卷 捧出万紫千红的春天 啊......
XX个人租房合同参考范文
一:
出租方(甲方)
身份证号码:联系电话:
承租方(乙方)
身份证号码:联系电话: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____市房屋租赁条例》的规定,甲、乙双方在平等、自愿、公平和诚实信用的基础上,经协商一致,就乙方承租甲方可依法出租的房地产事宜,订立本合同。
一、出租房屋情况
(一)房屋基本情况
1、产证编号:
2、权利人:
3、房屋座落:
4、建筑面积:平方米
(二) 甲方作为该房屋的【房地产权人】【代管人】【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人】与乙方建立租赁关系。签订本合同前,甲方已告诉乙方该房屋【已】【未】设定抵押。
(三)该房屋的公用或合用部位的使用范围、条件和要求,现有装修、附属设施、设备状况和甲方同意乙方自行装修和增设附属设施的内容、标准及需约定的有关事宜,由甲、
乙双方分别在本合同附件二、三中加以列明。甲、乙双方同意该附件作为甲方向乙方交付该房屋和本合同终止时乙方向甲方返还该房屋的验收依据。
二、租赁用途
(一)乙方向甲方承诺,租赁该房屋作为____________使用,并遵守国家和本市有关房屋使用和物业管理的规定。
(二)乙方保证,在租赁期内未征得甲方书面
邓小平同志
(1904--1997年)
16岁赴法国勤工俭学,在欧洲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洗礼,投身于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在枪林弹雨中参与创建了新中国。在新中国的初期岁月,参与筹划巩固政权和经济建设。在文革浩劫中,曾受到错误批判,被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从1978年以后,他成为中共的主要决策人,中国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邓小平(1904---1997):
第10课
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
1、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做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2、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提出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3、党的十二大——“走自己的路”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4、党的十三大——初级阶段的理论、党的基本路线
5、邓小平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思想
6、党的十四大——指导地位的确立
7、党的十五大——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邓小平提出实行改革开放。
实行改革开放后,针对出现的资产阶级自由化,提出“在中国实现现代化,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苏联和东欧发生了社会制度的巨变,这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1989
年政

风波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经受住这巨大的考验?
坚持
四项
基本
原则
四项基本原则的重要性:
不仅是我国的立国之本,而且还是实现现代化的根本前提。违背了四项基本原则,就会走到邪路上去。
1982年在中共十二大上,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中共“十三大”
·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制定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规定了实现现代化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是中国社会主义一个特定的历史阶段,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三大改造的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至少需要上百年的时间。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987年又为中共十三大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作出了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基本路线: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三步走: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坚持改革开放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1、南巡讲话(1992年)
(1)背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遇到姓“资”姓“社”等问题的困扰。这些问题如不及时解决,就会影响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2)南巡讲话内容(主要精神,四句):
①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
②特区姓社不姓资;
③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
④发展经济是关键;发展才是硬道理。
“南方谈话”核心:
①社会主义的本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共同富裕
②三个“有利于”标准:判断是否姓社三标准
③两个“不等于”:计划经济……市场经济……
1992年初,邓小平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发表重要谈话,强调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抓住时机,发展经济。
视察深圳
1992 年 1 月,邓小平视察了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并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关键是发展经济,发展才是硬理。图为邓小平视察深圳。
视察上海
1992 年,邓小平视察南方途中,在上海参观贝岭微电子制造有限公司。
(3) “南巡讲话”历史意义:
①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②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被称为改革开放的第二次宣言
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高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旗帜
1992年中共十四大高度评价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确定了它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
发展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根本任务:解放发展生产力
外部条件:和平与发展
政治保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战略步骤:三步走战略
党的领导:坚持中共的领导核心
依靠力量:工人、农民、知识
分子,各族人民
祖国统一:一国两制
发展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
邓小平理论的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总之,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邓小平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么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问题,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道路,所以说,他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是无产阶级革命家,为新中国的诞生作出了重要贡献
更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
评价邓小平
3、全面评价邓小平
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 探索民族发展之路的思想和模式
孙中山
三民主义
欧美模式
毛泽东
农村包围城市
中国道路
邓小平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中国特色
共同道路:是救国、建国、强国之路,
是振兴中华、振兴民族的道路
20世纪:
两次飞跃:
第一次是毛泽东思想。
第二次是邓小平理论。
三次巨变:
①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②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③改革开放,为现代化建设而奋斗。
小 结
邓小平
理论
毛泽东思想












解决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如何独立并走向社会主义的问题
解决什么是社会主义和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真理标准
问题讨论
十二大特色理论
十三大
初级阶段理论和基本路线
十四大
市场经济体制
十五大
邓小平
理论
改革开放
强国之路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立国之本
十一届三
中全会
伟大转折
1、下列不属于中共十三大内容的是( )
A、系统阐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B、揭开改革开放的序幕
C、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D、确立现代化”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B
2、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
A、中共十四大  B、中共十一大
C、中共十六大   D、中共十五大
D
3.建国以来,我国开始实现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转折是在(? )之后。 A.中共八大?? B.文化大革??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五大 4.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因为( )
A、他经历了“三起三落”
B、他主张拨乱反正,打破精神枷锁
C、他否定了“两个凡是”的方针
D、他解决了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
5.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那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这里的“旗帜”是( ) A.五星红旗??????B.邓小平理论?????C.毛泽东思想????D.三个代表
C
D
B
6、下列哪项不属于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历史意义(作用)( )
A “南方谈话”后,改革开放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展开
B 从理论上回到了长期以来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
C 对当时的改革开放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D 对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引导作用
7、下列属于中共十三大内容的是( )
A.第一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目标
B.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C.江泽民总书记把邓小平理论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和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方针。
D.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A
B
8、被称为“带来改革开放的第二个春天”的事件是 ( )
A、中共十六大召开 B、1992年邓小平南方视察
C、开发与开放上海浦东 D、海南成为经济特区
9.中共十五大确定的中国共产党的行动指南不包括( )
A.马克思列宁主义 B.毛泽东思想
C.邓小平理论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0.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地位是在(  )
A.中共“八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11、邓小平正式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在( )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B
D
C
A
12.首次使用“邓小平理论”这个称谓是在( )
A.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B.中共八大
C.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五大
13.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的理论是。( )
A.马列主义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毛泽东思想
14.党的十四大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
A、政企分开           
B、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D
B
C
3请阅读《春天的故事》部分歌词,回答相关问题。
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
1992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1)歌词中“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是指什么历史事件?
(2)歌词中“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指的又是什么?
答:指设立深圳等经济特区,实行改革开放。
答:指邓小平“南巡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