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1张PPT)
小学关于端午节活动策划
1.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通过端午节活动让学生更加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用心去体验我国的传统节日中蕴涵的意义,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
2.通过端午节来怀念屈原,纪念秋瑾。借端午节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感受节日的意义所在,激发他们的想象力以及正在形成的民族正义感和爱国情操,激发每位学生的探索创造精神。
3.端午节也是一个与家人团聚在一起的好机会,可以与家人增进感情,体验亲情的魅力。
1.举行一次有关端午节的主题班会。
(1)同学互相交流所知道的端午知识。
(2)以小组为单位,搜集进行古诗文的交流或赏析。
(3)讲解有关屈原的故事和诗歌,对屈原产生崇敬之情。
(4)为学生讲解端午节的来历、风俗。
2.“我向长辈学一技”主题活动
(1)在家里向长辈学习粽子的各种包法,在学习的过程中,尝试用各种豆物作为佐料包粽子,并品尝不同地方、不同的风格、不同特色的粽子,感受粽子的香甜。
(2)和家长共同动手制做香囊,体验劳动和分享的乐趣。
3.体验端午情怀
(1)同学们将制作好的香囊送给家人,表达对家人的爱,
让孩子学会感恩,感谢他们平日为同学们的辛劳。
(2)同学们将自己
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个最令人激动的时代……算得上一个政治清明、繁荣和创新的黄金时代。
——罗兹·墨菲《亚洲史》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四大发明享盛誉
1.目前世界已知最早的纸出现在什
么时候?
2.东汉何人改进了造纸术?后人把
这种纸叫什么?
欧洲用纸代替羊皮做书写材料,已是公元12世纪以后的事了。……世界各国的造纸术,大多是从我国直接或间接传去的。造纸术的发明是我国人民对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
3.根据以上材料说说,造纸术有什么影响?
忆一忆造纸术
西汉
蔡伦;“蔡侯纸”
改变了书写材料,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1.雕版印刷术何时问世?有何代表作品?
2.雕版印刷有什么欠缺和不便之处?
3.谁发明了活字印刷?发明于何时?
(活字印刷)若止印二三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沈括《梦溪笔谈》
4.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教材内容,谈谈活字印刷术的意义。
1.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隋唐时期;唐朝的《金刚经》
费料、费工、费时
毕昇;北宋
大大地促进了文化的传播,比欧洲早400年
我预习我知道
我国在隋唐时期发明了雕版印刷术,促进了文化的发展(作用)。辽、宋、西夏、金时期,刻书很盛行,雕版印刷技术进一步发展。
雕刻版宝钞
1、宋元科技发展的概况:
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隋唐时发明雕版印刷术
【唐】《金刚经》
世界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年代的
雕版印刷品
2、雕版印刷术
印刷术:“文明之母”
毕昇
3.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在多年探索的基础上,宋代的印刷技术有了新的突破,这就是活字印刷术的问世。
活字印刷术是由北宋时的匠人毕昇发明的。
北
宋
泥
活
字
版
2.活字印刷术
(1)发明者:北宋时的匠人毕昇
(2)流程
胶泥刻字
烧制字模
排字固版
印刷拆版
泥活字版
两个“变”:变死字为活字;变死版为活版。
对比活字印刷与雕版印刷,体会毕昇的创新“新”在哪里?
与雕版印刷相比,活字印刷有什么进步之处?
活字印刷比雕版印刷更省时省力省钱,出现错别字能尽快更换,而雕版印刷则不能。这样可以重复使用,不用再一版一版地刻,节约了许多时间,也节省了很多劳动力,大大提高了印刷的效率,降低了书籍的成本,书的价格下降,有利于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活字印刷术的发展
此后,能工巧匠们又发明了木活字。到了元代,著名的科学家王祯在《农书》中对木活字技术作了系统的总结并有所创新,发明了转轮排字法。元朝中期,出现了铜活字印刷。
(下图是木活字和转轮排字法)
北宋泥活字
木制
活字
王祯转轮排字法
元中期
铜制活字
元 代
元代-王祯
传播过程:13世纪时,活字印刷术传人朝鲜,之后传到日本及东南亚地区,又经丝绸之路传到波斯,后来经过蒙古人的西征等途径传人欧洲。
7.活字印刷术在世界上的影响及传播过程
朝鲜、日本
东
东南亚地区
南
活字
印刷术
西
欧洲、波斯
.指南针在航海上的普遍应用
1.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是什么?出现于何时?
2. 指南针何时发明,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
3.指南针的发明有何意义?
司南;战国时期
北宋
为后来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创造了条件,
促进了世界航海事业的发展
我预习我知道
一
一
二
指南针、火药的应用
1.指南针
(1)发展过程
①司南:战国时人们利用天然磁铁制成指南工具,
称为“司南”
此磁勺即司南。在光滑的铜盘中转动,静止后,匙柄就指向南方
铜制方形地盘:四周刻有24个方位
②罗盘:北宋时期,人们把带有磁性的钢针安置在
刻有度数的盘中,就制成了罗盘
③指南针:北宋末年,中国的海船上开始使用指南针
(2)影响:阿拉伯商人将指南针传到阿
拉伯国家,后来又传到欧洲,
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
术的发展
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
——北宋《萍洲可谈》
“司南”是最早的定向工具 (指南仪器)
指南针:利用磁铁在地球磁场中的南北指极性而制成的一种 指向仪器。
司南(模型)
2.指南针的外传
宋代,阿拉伯人在世界上四处奔走,带走了中国的指南针和火药,传到了世界很多国家。
具体过程:乘坐中国海船的阿拉伯商人将指南针传到阿拉伯国家,后来又传到欧洲。
3.指南针应用的(意义或影响)
阿拉伯人
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
——[北宋]朱彧《萍洲可谈》
北宋时制成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中国最早)
渺茫无际,天水一色,舟舶来往,唯以指南针为则,昼夜守视为谨,毫厘之差,生死系矣!
——[南宋]赵汝适《诸蕃志》
南宋时指南针广泛应用于航海,非常重要
论从史出
想一想:指南针运用于航海有什么好处?
论从史出
材料一:“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
— 北宋 朱彧《萍洲可谈》
材料二:“指南针知识是十二世纪(南宋时),通过西辽经陆路传到西方的。”
— 英国 李约瑟《中国科技史》
材料三:如果欧洲人不借用中国人的指南针和船尾的舵,欧洲人就不可能实现在文化上和经济上席卷世界大部分的梦想。
——英国李约瑟《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史》
指南针应用于航海,极大地提高了人类航海的能力,人们能在茫茫大海上自由航行,许多新航线被开辟,航程缩短,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各地经济和文化的交流。
指南针的发明是我国对世界航海事业的一大贡献。
1.火药配方的记载最早见于何时?
2.什么时候火药开始用于军事?什么时候广泛用于军事?
3.宋元时期,主要的火药武器有哪些?
2.火药在军事上的广泛应用
唐朝中期
唐朝末年;宋元时期
突火枪、火箭、火炮等
突火枪
元代火炮
火箭
我预习我知道
炼丹引爆图
(明代)
炼丹炉鼎
炼丹炉(仿汉代)
火药的发明跟道教有关
二、指南针、火药的应用
发明 唐朝
应用 ①唐朝末年,火药开始运用到军事领域
②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
③宋金战争和蒙古人在灭金、灭宋的战争中,
都大量使用了火器
④南宋制造出枪炮的始祖——突火枪
⑤元朝用金属取代竹筒,发明了威力更大的火铳
传播 中国的火药和烟火在13世纪传入阿拉伯地区,
14世纪初又经阿拉伯人传到了欧洲
影响 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巨大影响,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
2.火药
北宋毒烟火球-蒺藜火球
南宋突火枪
元朝金属火铳
4. 发明的外传及影响
火药和火器传入的影响
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巨大影响(改变了作战方式,推动了冷兵器向热兵器的转变),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加速了世界历史的发展
中国的火药和烟火在13世纪传人阿拉伯地区,14世纪初又经阿拉伯人传到欧洲。
都是我们!
中世纪骑士
中世纪城堡
火药
欧洲火枪
“如果没有火药,世界也许会少受点痛苦,但另一方面,中世纪欧洲那些穿戴盔甲的骑士们可能仍然在他们有护城河围绕的城堡里称王称霸,不可一世,而我们的社会可能仍然处在封建制度的奴役下。”
——德克·海德
火药火器经过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后,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巨大影响,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
日本
非洲
大洋洲
欧洲
阿拉伯
波斯
元
三大发明的传播路线图
活字印刷术
朝鲜
东南亚
指南针:向西传入阿拉伯国家,再传入欧洲。
火 药:13世纪传入阿拉伯国家,14世纪又传入欧洲
活字印刷术:13世纪向东传入朝鲜,日本;向南传入东南亚;向西传入波斯,欧洲。
指南针
火药
在人类历史上,科学技术的曙光最早照亮世界的东方。从公元1001年至1500年,在世界重大的科技成就中,中国占58% —— 英国剑桥大学 李约瑟博士
拓展延伸:
思考:宋元时期科技取得了如此巨大成就的原因是什么
宋元时期科技进步的主要原因
①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元朝实行的大一统,使社会出现了相对安定局面;
②宋元朝时期的经济继续发展,仍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为科技文化的发展奠定物质基础;
③民族交融加强,各族之间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各族人民互相学习,促进了各种文化共同提高;
④对外交往有了重大发展,在同亚非欧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中,一方面,我国的先进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另一方面我国也吸收了外来文化,丰富了本民族文化;
⑤隋唐文化的辉煌成就也为宋元时期科技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材料一 马克思曾说:“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了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了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材料二
分析探究
从材料可以看出,鲁迅在《电的利弊》中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来看风水;外国用鸦片看病,中国却拿来当饭吃。”
中国与西方对四大发明各采取什么态度? 对此,你有何看法?
一
一
三
发达的中外交通
1.陆路交通
(1)背景:古代著名的陆上丝绸之路,在宋元时期成
为通往西方的交通要道
(2)表现
①宋代驿站比较发达,元朝更是建立了四通八达的驿站
②元朝修建了覆盖全国的陆路交通网
2.海路交通
(1)背景:宋元时期造船和航海技术有了较大的发展。
中国的航海家除了使用指南针外,也初步
掌握了潮汛、信风、气象的规律
中外交通促交流
1.宋元时期中外交通发达的原因(或背景)
①由于宋代航海技术的进步,南方的海上贸易频繁,海路交通发达。
②元朝建立后,陆路和海路交通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开创了中外交通的新局面。
三、发达的中外交通
(2)表现
分述 宋代 海路形成了多条航线,可通往日本、高丽、东南亚、印度、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远至波斯湾和东非海岸
综述 元朝 海上交通范围有更大的拓展,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
宋元时,中国与阿拉伯、波斯以及东非之间有大量的商船定期往返 (3)影响:陆路和海路交通的畅通,使中外经济、文
化和科技的交流进一步发展起来
发达的中外交通
路上丝绸之路在宋元时期成为通往西方的交通要道;
(宋代驿站比较发达,发展到元朝逐渐形成完善的驿站制度)
3.海路交通发达
表现:元朝时,海上交通范围有更大的拓展,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
4.宋元中外交通综述
宋元时,中国与阿拉伯、波斯以及东非之间有大量的商船定期往返。宋代时与中国有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有五六十个,元代时达到140多个。
超越梦想,为实现中国梦而去奋斗!
共创历史的辉煌!
1.右图人物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发明 家,他的重大发明是( )
A.指南针
B.雕版印刷术
C.活字印刷术
D.火药武器
C
课堂练习
2.科技文化发展水平是一个时期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下列各项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资治通鉴》编成
② 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③ 道教的兴起
④《齐民要术》的问世
A.③④②① B.③①②④
C.④③①② D.③②④①
A
课堂练习
3.英国学者李约瑟曾说:“每当人们在中国文献中查找任何一个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主要焦点就在宋代。”下列不属于宋代科技成就的是
A.活字印刷术
B.指南针
C.“瓦子”
D.火器
C
课堂练习
4.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曾经改变了整个世界事物面貌和状态:第一种在文字方面,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这里所说的第三种“东西”是指我国古代的( )
A. 指南针 B.火药
C.印刷术 D.造纸术
A
课堂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