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1979年11月,邓小平会见美国和加拿大友人时说:“我们不要资本主义,但是我们也不要贫穷的社会主义,我们要发达的、生产力发展的、使国家富强的社会主义。”他还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论断。邓小平的这一思想主张( )
A.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
B.表明了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显著成效
C.实现了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增长
D.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
2.“我们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下列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发挥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作用
B.经济活动要遵循价值规律
C.运用市场促进生产和需求的协调
D.发挥计划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3.“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线图”,每一个“全面”都有其重大战略意义。其中,为着力推进党的建设而采取的战略举措是( )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全面深化改革 C.全面依法治国 D.全面从严治党
4〕1984年刚上任青岛电冰箱厂厂长的张瑞敏说:“欢迎我的是53份请假报告,上班八点钟来,九点钟走人,十点钟时,随便往大院里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出现这一情景的原因是( )
①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职工缺乏积极性
②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职工下海经商
③分配中平均主义现象严重
④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5.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国有企业改革。如图反映的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是( )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扩大企业自主权
C.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D.推行公司制、股份制 1979年6月《人民日报》刊登的企业广告
6.1980年,珠海是一个普通的小县城。20世纪90年代,珠海发展成为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城市,并获得联合国“国际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珠海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A.毗邻港澳 B.政策扶持
C.科技领先 D.资源丰富
7.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曾经说过“特区是个窗口”。对“窗口”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技术的窗口 ②管理的窗口 ③外资的窗口
④对外开放的窗口 ⑤弘扬民族文化的窗口
A.①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⑤
8.“1984年广东的出口额超过1000亿元,比1978年增长238%。”“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B.经济特区的建立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国有企业改革的启动
9.“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省际人口迁移约为100万人,2000年即迅速增长到1000多万人。到2005年,全国流动人口达1.47亿,其中跨省流动人口为4779万人。”其中,改革开放初期省际人口迁移主要是流向( )
A.广东省 B.江苏省
C.浙江省 D.安徽省
10.“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歌词中盛赞的这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指的是( )
A.倡导改革开放,实现伟大转折
B.南方谈话,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
C.建立经济特区,实行对外开放
D.港澳回归,实践“一国两制”构想
11.某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他搜集了以下相关图片资料,由此推断他研究的主题是( )
A.人民民主政权的建立和巩固 B.社会主义探索中的成就与失误
C.民族团结与祖国的统一大业 D.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2.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一书中写道:“他(指邓小平)把市场经济称作‘一种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强调‘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并要求做到两者的‘内部统一’。直到1992年,他才打破禁忌,公开宣称政府的中心任务就是建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材料中邓小平“打破禁忌”的论断( )
A.促成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B.促使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C.推动建立4个经济特区
D.引导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3.一位世纪伟人创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深入中国人的心灵。下列三张纪念邮票以党代会为主题,其关键词表述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中共十二大 中共十三大 中共十五大
A.经济建设 国企改革 市场经济
B.走自己的道路 初级阶段 邓小平理论
C.改革开放 计划经济 “一国两制”
D.中国特色 市场经济 科学发展
14.2012年11月8日至1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会议提出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其中,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要( )
A.实现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
B.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两番
C.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D.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15.观察漫画,中共中央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如果给这一漫画配上说明性的文字,最好选择( )
A.改善生态环境
B.努力发展经济
C.党风廉政建设
D.反对铺张浪费 “老虎”“苍蝇”一起打
二、非选择题(16题16分,17题15分,18题24分,共55分)
16.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重要会议,它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端正了党的指导思想,重新确立了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它在拨乱反正,提出改革任务,推动农村改革方面起了伟大的历史作用。
——《中共党史上的80件大事》
(1)在这次会议以前,由于“左”的指导思想,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出现了一些严重失误。这些失误主要有哪些?(4分)
材料二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华大地涌动改革春潮,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
下表反映的是凤阳县农业生产三年三大步的情况。
时间(年)
1980
1981
1982
产粮(亿千克)
5.02
6.70
7.15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凤阳县农业生产三年三大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材料三 如图
1980年的深圳 今日的深圳
(3)比较材料三中的两幅图片,说明深圳发生了怎样的巨大变化。(2分)发生这种巨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4)根据材料二、三,指出新时期党的工作中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
(5)根据改革开放前后的巨大变化,就改革开放的意义谈一谈你的感想。(4分)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一座城市的市政府门前,有一座标志性的雕像(见右图),名为“拓荒牛”。这座城市既是我国现代文明的中心,又是社会变革的重要阵地,被誉为“对外开放的窗口”“一夜崛起之城”。
(1)材料一中被誉为“对外开放的窗口”“一夜崛起之城”的是哪座城市?(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它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起到了怎样的作用。(2分)
材料二 某条约规定:……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材料三 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了4个经济特区。1984年,我国开放了广州、上海、大连等14个沿海城市,随后又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2)材料三反映了我国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面采取了怎样的政策?(2分)比较材料二和材料三中的“开放”,其最根本的不同是什么?(3分)
材料四 有人说,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建立起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毛泽东,让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而挽救了社会主义的邓小平,为中国找到了一条使国家强盛、人民富裕的道路。
——摘编自《〈复兴之路〉解说词》
(3)材料四所述“找到了一条使国家强盛、人民富裕的道路”指什么道路?(2分)在这条道路的指引下,1992年国有企业加速发展,开始进入快车道。请问:国有企业发展进入快车道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4)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感想。(2分)
18.材料探究,回答问题。
【问题一?国家伟大转折的问题】
材料一 世界上还能有谁,提出这样的伟大决策,让数亿农民成功解决了温饱问题,让座座城市神话般崛起;世界上还能有谁,提出这样的伟大构想,使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世界上还能有谁,提出这样的伟大理论,成为引领中华民族前进的光辉旗帜。
——改编自一位伟人纪念堂中的留言
(1)材料一中让中国走向富裕的“伟大决策”是什么?(2分)这项“伟大决策”是在哪次会议上作出的?(2分)
【问题二?走什么道路的问题】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历了一个从“走俄国人的路”到“走自己的路”的历程。
(2)中国人“走自己的路”开始于哪一次会议?(2分)这是一条怎样的道路?(2分)
【问题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材料三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必须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
(3)材料三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是在哪一次会议上 的?(2分)依据材料概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的现实意义。(3分)
【问题四?姓“资”姓“社”的问题】
材料四 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
(4)针对材料四中“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邓小平做出了怎样的行动?(2分)邓小平这一行动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分)
【旗帜飘扬】
(5)邓小平自称是“中国人民的儿子”,请你用一句话评价他。(2分)材料一中的“伟大理论”是什么?(2分)为什么称这一“伟大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2分)
答案
一、1.A 2.D 3.D 4.D 5.B 6.B 7.C 8.B
9.A 10.B 11.D 12.D 13.B 14.C 15.C
二、16.(1)“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
(2)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由落后的小城镇发展为繁华的现代化城市。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在深圳建立了经济特区,实行对外开放。
(4)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5)改革开放促使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符合题意即可)
17.(1)深圳。 对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2)对外开放。 材料二是屈辱地被迫开放,材料三是独立自主地主动开放。(意思相近即可)
(3)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1992年,中共十四大决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闭关锁国导致落后,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合作,吸纳先进的科技和思想文化等,才能促进发展,实现国家富强。(言之有理即可)
18.(1)伟大决策:实行改革开放。会议: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2)会议: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或适应中国国情的道路)。
(3)会议: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意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长期的指导意义。
(4)行动:发表南方谈话。影响: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
(5)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理论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