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教学设计方案
第一师三团
杨存香
课题名称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科
目
生物
年级
七年级
教学时间
第一课时
学习者分析
本节课的学习者特征分析主要是根据教师平时对学生的了解而做出的:(1)学生是杨武中学七年级学生;(2)学生已经熟练掌握呼吸系统的组成及呼吸道的作用;(3)学生对肺部其他交换学习兴趣浓厚;(4)学生运用生物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探究动手能力还不强。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2.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3.通过测定胸围差,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互助合作精神。4.通过对资料的分析和观察演示实验,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观察、总结能力。难点:1.正确掌握测量胸围差的方法。2.通过模拟实验,找出胸廓容积的变化与呼吸的关系。3.分析设计对照实验的目的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设置丰富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从多角度思考、探索、交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主动学习的欲望;2.通过了解自己的胸围差,使学生能对自己的肺部呼吸功能有初步的了解,从而认识到体育锻炼对呼吸系统的好处。
教学资源
软尺2人一个、多媒体、注射器。
二、过程与方法1.初步能够从数学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策略的多样性;2.
经历实验测量胸围差,探究胸廓的变化与呼吸的过程,初步体会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3.能够尝试解决不同情境的生活问题,体验实验的过程。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教学过程描述
三、知识与技能1.说出气体交换的原理。2.通过测量胸围差,概述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过程。3、通过测量胸围差,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与人合作能力、科学探究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5.能动手操作本节课实验,并对现象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教学活动1
师生互动,激趣导入。只准尽力地吹一口气,看嘴的气球大,谁的肺活量就大。1.问题引入:(提出问题,明确学习目的)外界的空气经过呼吸道的处理后是如何进入肺部的?在肺中发生怎样的变化?气体又是如何达到全身各处的?2.设置悬念引入课题: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不发表看法,设置悬念)同学们敢于大胆猜测和设想,这种精神很好,现在我们通过实验来验证你们的假设是否正确,我们这节课就来探讨这个问题。(板书课题)
教学活动2
(二)提问启发,合作探究出示多媒体画面,让学生观看肺的位置和结构。(让学生自己体会感觉)现在请同学们用手按在胸部两侧,深深地吸气,你会感觉到肋骨如何运动?胸廓如何变化?同学们仅凭感官感觉到的现象得出的结论是不是准确呢?是否与科学事实相符呢?我们可以采用什么方法借助什么工具进行准确的测量呢?测量胸围来探究呼吸运动中胸廓容积是否发生变化?实验活动:根据实验要求每3~4人一组(男女分开)。测三次后将胸围差数据记录在各小组设计的表格中,并算出平均值
教学活动3
(三)演示实验,巩固提供模拟实验来研究,(模拟膈肌的运动)你们从模型中看出活塞代表什么?空腔相当于什么?空腔在什么情况下涨大?在什么情况下回缩?
教学活动4
(四)归纳总结,畅谈收获
肺富有弹性,当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收缩使得胸腔容积扩大时,肺便扩张,肺内的气体压力相应缩小,于是气体就被吸入。当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舒张使得胸腔容积缩小时,肺便收缩,肺内的气体压力相应增大,于是气体就被排出。
教学活动5
(五)巩固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