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第二章第三节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第二章第三节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2-07 17:47: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说明
瑞金市第二中学 刘鑫 13970146467
本篇教学设计是围绕我校探索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而设计,高效课堂模式是以有效的教学理论为基础,从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的教学能力,课堂的教学行为,追求课堂高效,构建起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致力于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模式。高效课堂模式为课前准备,知识回顾,学习探究,学以致用,巩固延伸几个步骤,具体如下。
课前准备:要求教师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编制导学案,指导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和讨论,为课堂上的学生高效学习,教师精讲点拨做准备。导学案编写要遵循以下原则:
基础性。紧扣课程标准要求,突出对基础知识,基本规律,基本内容的设计
适度性。导学案所涉及的内容难度要适中,让绝大部分的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就可能解决学案上70﹪的内容。
适量性。要求学生思考的内容要适量,时间控制在二十分钟左右。
知识回顾:教师通过设置一些简单的问题 ,让学生即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对学生起到巩固作用,又能联系到本节课的新知识,承上启下。
学习探究:学生根据教师的引导对导学案进行自主学习,掌握基础知识,找出自己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通过学生的小组合作探究解决自主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通过小组学习成果的展示,找出难以解决的问题,提交老师,针对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教师进行精讲点拨,帮助学生解难答疑,升华提高。
(先学后教,以学定教,重要的模式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做到课堂以学生为主,让学生主动自觉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掌握学习的方法,主动接受和探索知识,而不是传统的被动的填塞式学习,是实现高校教学的一种途径)
学以致用:教师精心设计随堂检测题进行当堂达标检测,检查学生当堂达标情况。
(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精编精选当堂达标训练题,进行当堂达标训练,要求学生限时限量完成,起到了解学生答题情况,及时对错题进行讲评点拨的作用,确保训练的有效性)
巩固延伸:精选习题,布置实践性作业,进行拓展训练,帮助学生巩固拓展提高。
(布置作业是教学环节的重要一环,它能从客观上全面,真实的反映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消化课堂上所学的新知识,训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做到“三布置”即布置发展学生思维的作业,布置引导学生探究的作业,布置迁移拓展提高能力的作业)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导学案
课前准备
调查家庭成员的眼皮类型(没有其他兄妹的则不填)
父亲( ) 母亲( ) 自己( )
哥哥( ) 弟弟( ) 姐姐( )妹妹( )
二.知识回顾
1.描述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
2.描述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数量变化
3.基因由父母向子女传递过程的桥梁是什么?
三.学习探究
孟德尔杂交实验:
1.孟德尔为什么要选择豌豆做实验?
2.简述孟德尔实验过程
3.孟德尔实验中杂交后的豌豆为什么只表现高的性状?控制矮性状的基因(a)有没有传给后代呢?
4.为什么杂交后的豌豆种下去,后代有有高有矮,而且高的多,矮的少?
禁止近亲结婚:
1.什么叫直系血亲
2.什么叫三代以内旁系血亲
3.为什么要禁止近亲结婚
四.学以致用
根据全班课前对自己家庭调查情况,人的眼皮类型家庭组合有哪些?请根据性状写出他们的基因
例:p 单 × 单

F1 单
五.巩固延伸
结黄色种子(Aa)与结绿色种子(aa)的豌豆杂交,它们后代的性状表现和比例是什么?请写出有关遗传图解。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教学设计
瑞金市第二中学 刘鑫 13970146467
课前准备:
学生:1.每位学生课前调查自己家庭成员中父母以及自己兄弟姐妹的眼皮类型(单眼皮还是双眼皮)
2.提前预习基因的显性和隐性这节课,记下预习中疑惑的问题
教师:1.认真研习教材,做好知识储备,以便顺利处理教学过程中各种问题
2.准备好多媒体教学课件,常见人类隐性遗传病资料,色盲检测图谱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举例说出相对性状与基因的关系
2.描述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的传递特点
3.说明近亲结婚的危害
能力目标
1.运用科学方法解释生命科学的有关问题的能力
2.尝试借鉴运用数学方法探究生物学问题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习惯。
教学重点
1.孟德尔豌豆杂交试验
2.运用孟德尔遗传学定律探究生物相对性状与基因的关系
教学难点
1.孟德尔豌豆杂交试验
2.由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推导出孟德尔遗传学定律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对象为初二学生,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阶段,辩证看待问题能力不强,教学中增加直观性和趣味性,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知识回顾:
1.描述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
2.描述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数量变化
3.基因由父母向子女传递过程的桥梁是什么?
(学生根据导学案的内容,回顾上节课知识点,分组回答上面三个问题 ,
教师板书标题: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1.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DNA是主要遗传物质,基因是有遗传效应
的DNA片段,一条染色体上有一个DNA, (注:对于回答准确的
一个DNA上有许多基因。 同学,给予鼓励表扬
2.通过生殖过程形成的精子和卵细胞内 的评价,对不完全准
的染色体是原来细胞的一半 确的答案应补充,并
3.父母向子女传递基因的桥梁是生殖细胞 对此同学鼓励)
学习探究:
教师:回忆上节课的填图练习(如下图),如果把图中的染色体去掉,只看成对的基因在亲子间的传递,那么该如何表示:
A A A
A a
a a a
(学生总结,教师板书下图)
AA A Aa
Aa a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根据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如果AA和aa基因,分别控制能卷舌和不能卷舌这一对相对性状,或者说能卷舌是因为有一对能卷舌的基因AA,不能卷舌是因为有一对不能卷舌的基因aa。那么,当受精卵的基因是Aa时,发育成的个体能卷舌吗?为什么?
(学生根据预习,可以回答:能卷舌,因为受精卵中含有A为显性基因)
教师继续引导,这个结论是哪位生物学家得出的呢?(学生回答:孟德尔)
那么这位遗传学得奠基人是如何发现这一伟大规律呢?请同学们根据孟德尔实验思考以下问题:
(教师多媒体视频播放孟德尔豌豆杂交试验视频,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1.孟德尔为什么要选择豌豆做实验?
2.简述孟德尔实验过程
3.孟德尔实验中杂交后的豌豆为什么只表现高的性状?控制矮性状的基因(a)有没有传给后代呢?
4.为什么杂交后的豌豆种下去,后代有有高有矮,而且高的多,矮的少?
(注:播放完视频后给出一定时间,让学生思考交流讨论,然后分组作答,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结果进行鼓励和补充)
1.豌豆自花传粉,闭花授粉,而且具有多种明显的相对性状
(学生回答后通过多媒体表示出来,例:种子颜色黄色和绿色,种子性状圆的和皱的等)
2. p 高 × 矮 F1 高 × 高

F1 高 F2 高 矮
3.控制高豌豆的基因AA,无论那一条传给后代,都会使子代含有控制高性状的基因A,所以后代表现为高的性状。矮豌豆的基因同样也会传给子代
4.杂交后代高豌豆虽然表现为高性状,但是含有控制矮性状的基因a,只是没有表现,种下去后豌豆基因重新组合,高豌豆性状占3份,矮豌豆性状占1份,所以表现为高的多,矮的少。
教师帮助学生理解孟德尔实验讲解:
p 高(AA)× 矮(aa) F1 高(Aa) × 高(Aa)

生殖细胞 A a 生殖细胞 A a A a

(Aa) AA Aa Aa aa
F1 高 F2 高 高 高 矮
总结: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例如豌豆的高和矮)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所以基因也有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之分,并且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基因用同一英文的大小写表示,显性基因用大写字母如A表示,隐性基因用小写字母如a表示。基因在生物体体内成对出现,例如豌豆高的性状,基因表示为AA,矮的性状基因表示为aa。而且只有两个隐性基因在一起时,才表现隐性性状。
学以致用:
教师根据全班课前对自己家庭调查情况,得出人的眼皮类型家庭组合,让学生请根据性状写出他们的基因用字母A/a(以下用单双来分别表示单眼皮和双眼皮)
p 单 × 单 p 双 × 单 p 双 × 单

F1 单 F1 双 F1 单

p 双 × 双 p 双 × 双
F1 双 F1 单
教师根据学生答题情况,讲解其中两个组合(第二和第三),引导学生,首先是判断单眼皮和双眼皮这对相对性状的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然后用基因表示。
得出结论:两个相同性状个体杂交,子一代新表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即上面五种组合,突破点在第五个家庭组合,得出单眼皮为隐性性状,双眼皮为显性性状)
p 单(aa)× 单 (aa) p 双(AA|Aa) × 单(aa)
F1 单(aa) F1 双 (Aa)
p 双(Aa) × 单(aa) p 双(AA|Aa) × 双(AA|Aa)

F1 单(aa) F1 双 (AA|Aa)

p 双(Aa)×双 (Aa)
F1 单(aa)
教师设问,可不可能有单眼皮夫妇生出双眼皮小孩的组合,为什么?
通过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巩固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的关系
教师引导:关于基因和相对性状的关系在生活中的应用也非常重要,比如我国婚姻法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之间禁止结婚。接下来请大家阅读课本P34.思考以下问题
(教师板书:禁止近亲结婚,学生阅读课本P34.思考以下问题)
1.什么叫直系血亲
2.什么叫三代以内旁系血亲
3.为什么要禁止近亲结婚
(学生回答后,教师加以鼓励,并通过多媒体放映直系和旁系图解让学生直观掌握知识点)
1.有生育关系的上下代之间为直系血亲。 教师图示讲解:
例:从自己往上数的亲生父母,祖父母 祖父母,外祖父母 3
(外祖父母)等,以及从自己 ↓
往下数的亲生子女,孙子女 父母 2
(外孙子女)等。均为直系血亲。 ↓
自己 1
2.以自己为第一代向上, ↓
向下各数3代。即为三代以内, 子女 2
三代以内的亲属除了直系血亲, ↓
即为三代以内旁系血亲 孙子女,外孙子女 3
(以上生育关系的亲属为直系血亲,除了以上血亲,其余的为旁系血亲)
3. 出示图片和文字资料,讲解达尔文和摩尔根都是近亲结婚的受害者,他们的后代都出现了遗传病的问题。启发学生认识:为什么要禁止近亲结婚。得出:
近亲结婚的后代患某种隐性遗传病概率高。
课件出示色盲检测图谱,检验学生色觉
情感教育,关爱有遗传缺陷的人,让学生学会正确对待有遗传缺陷病的人
巩固延伸:
结黄色种子(Aa)与结绿色种子(aa)的豌豆杂交,它们后代的性状表现和比例是什么?请写出有关遗传图解。
教学反思
这堂课的难点是通过孟德尔遗传学定律探究生物相对性状与基因的关系,我利用学生课前单双眼皮的调查出题巩固,把知识点直观的呈现在学生眼前,引导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课前让学生调查家庭成员中眼皮类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这堂课的开展。
最后有关禁止近亲结婚的内容,选用的图示法及平常熟悉的例子很容易阐释清楚旁系血亲和直系血亲的概念以及近亲结婚的危害。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兴趣引导和问题思考探究为中心,重视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生始终处于科学研究情境中,并获得相应的科学情感体验。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更加关注全体学生,注意分层次教学,使所有学生都能有独立思考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