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7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 教科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7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 教科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2-07 20:25: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马铃薯在水中的沉与浮》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液体的性质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一定浓度的液体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这样的液体有很多。
2、过程与方法:经历一个典型的“观察——发现——推测——证实”的科学探究过程,在此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科学的思维方法;通过加热液滴和调制液体来探索未知液体的性质;学会给液滴加热的技能。
3、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尊重观察事实的求实态度,在没有确凿的证据时,不能妄下结论。
教学
重点
1、经历一个典型的“观察——发现——推测——证实”的科学探究过程;
2、懂得确定一种物质的性质需要很多的证据。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水槽、量筒、浓盐水、浓糖水、实物投影仪、幻灯片、马铃薯、酒精灯、铁勺等。
学生准备:马铃薯、杯子、小棒、、火柴、食盐、、硬币、火柴、记录本等
活动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
导入
问: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出示马铃薯,创设情景,引出研究主题
思考
回答
观察现象,试图解释
引起学生对旧知的回忆,承上启下,引出今天要探究的问题
探究活动阶段一
述:科学讲求实证,拿出证据来证明这是盐水。
教师让学生对提出的方法展开讨论,并对方法的实施提供帮助。
思考并想出多种办法证明。如:
1、?? 闻
2、?? 摸
3、?? 尝
4、?? 烧
5、?? 称
……
让学生千方百计用求实证的方法寻求对问题的解决
探究活动阶段二
述:那我们能不能换一个角度来继续研究这个问题?兑制一杯盐水、看马铃薯是否真的能浮起来?
提出实验要求,明确所用材料及实验方法。
指导学生兑制盐水、白糖水、味精水,明确观察目的,做好实验记录。
在具体实验中发现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盐才能让马铃薯浮起来。但是却不能说明教师水槽里是盐水。发现白糖、味精等兑制的液体也能让马铃薯浮起来,再次确认手中的证据不足以说明水槽中的液体是盐水。
问:放盐之前要先观察什么?怎样做好实验记录?(出示记录表)
小组讨论、交流
巡视并给予帮助
分工合作、观察记录
汇报总结
各组汇报刚才实验活动中的发现。
小组交流分享
知道一定浓度是的盐水能让马铃薯浮起来;物体的沉浮与液体有关;感受到要有足够的证据才能下结论。
扩展延伸
死海的故事
往水里加糖,马铃薯能浮起来吗?加味精呢?
在盐水中放入鸡蛋,鸡蛋会浮起来吗?放苹果或者其他的物体呢?
观察思考
附:板书设计。
7、马铃薯在水中的沉浮
浮 大
马铃薯 与液体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