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课件(共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课件(共2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2-07 15:42: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8张PPT。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一、女真的崛起女真崛起:1115年,女真族首领阿骨打正式建立女真政权,国号大金,他就是金太祖。完颜阿骨打一、女真的崛起女真崛起:1115年,女真族首领阿骨打正式建立女真政权,国号大金,他就是金太祖。辽女 真金西夏北宋1125 年,辽被金灭亡。1127年,金军攻破开封,北宋灭亡。二、金灭辽及北宋1、南宋建立:建立时间:
建立者:
定都:1127年赵构(宋高宗)临安(今杭州)三、南宋的偏安2、岳飞抗金。讲一讲有关岳飞的故事。自幼习武岳母刺字郾城大捷“莫须有”岳飞抗金的战绩 郾城大捷:1140年,金向南宋发动全面进攻,岳飞率领的岳家军收复了郑州、洛阳等地,然后带兵进入郾城,取得大捷。
郾城之战后金军有“撼山易,撼岳家军难”之哀叹。岳飞高喊“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 正当岳飞节节胜利、捷报频传之际,宋高宗和秦桧,却连发十二道金牌催岳飞班师—— 将领韩世忠替岳飞鸣不平,曾质问秦桧,岳飞到底犯了什么罪,秦桧说:“……虽不明,其事体莫须有。”假罪名想一想:岳飞因被杀害的真实原因是什么?宋高宗:败,被金灭;胜,老皇帝会回来。不论岳飞胜败,他的军队会发展壮大,威胁着我的皇位。不如,趁胜与金人讲和。秦桧:不杀岳飞,放虎归山,一旦主战派得势,我的地位不保,底细必然泄露。杀掉他可得金人欢心。真原因 宋高宗和秦桧害怕抗金力量壮大,会危及他们的统治。 正当岳飞节节胜利、捷报频传之际,秦桧串通张浚、杨沂中等主和派大臣,唆使谏官罗振向高宗上奏说:「兵微将少,民困国乏,岳某若深入,岂不危也!愿陛下降诏,且令班师!」高宗本意就是稍胜而退,以制金人重归于和,所以他马上诏命岳飞班师。岳飞力争说:「天时人事,有利于我,功及垂成,时不再来!」为逼岳飞退兵,高宗一连发出十二道金牌,措词严厉,不容违抗。岳飞无奈,只能仰天长叹:「十年之功,废于一旦!」。杭州西湖边岳飞墓前的一副对联: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nìng)臣。”
这副对联中的“忠骨”指谁?“佞臣”指谁?岳飞秦桧结合下列材料,如何评价岳飞?材料一:抗金不利,岳飞心情郁闷,私自回家探母。岳母促其回营抗敌,并在岳飞背上刺"精忠报国"四字,使其永以报国为志,终身报效祖国。
材料二:岳家军的军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
材料三:郾城大捷后,金军感慨道:“撼山易,憾岳家军难!”
材料四:有人问岳飞:“天下何时太平?”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忠诚爱国治军严明作战勇敢廉洁正直思考:岳飞抗金的事迹,数百年来一直被民众传颂,岳飞抗金有什么作用?岳飞和岳家军抗击金兵南下,为南方地区创造了相对安宁的生产生活环境,让南方人民免受战争灾难,保护了人民的生命财产,维护了南宋人民的利益。3、宋金议和:内容:
①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
②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议和标志着宋金南北对峙局面形成如何评价宋金议和? 双方和议以后,形成南北对峙局面,获得了一个较长时间的相对安定的和平局面,有利于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也促进了民族交融。 宋金议和是南宋以屈辱的条件换来的和平,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对南宋来说——从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来看——如何评价宋金议和? 比较:宋辽议和与宋金议和?北宋——辽南宋——金宋辽约为兄弟之国,
北宋给辽岁币。1南宋称臣,给金岁币。2划定淮水——大散关分界线1增加了宋朝的负担;
2有利于和平与经济发展,促进民族交融。 从和约的内容看,和议对双方是平等的吗?和约对宋而言意味着什么?向金称臣,交纳岁币,而且割让了很多土地,对宋来说是屈辱和约。这个和约与北宋与辽、西夏之间签订的和约有什么相似之处?它有积极作用吗?虽然在宋金和议中南宋很屈辱,但却换来了和平,获得了一个较长时间的相对安定的和平局面,有利于生产的发展。后来,金迁都燕京,改名中都。评析诗句:这首诗反映了南宋怎样的统治? 这首诗歌直斥南宋统治者忘了国恨家仇,竟把临时苟安的临安(杭州)当作故都开封(汴州)。《题临安邸》
——南宋 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南宋偏安江南一隅4.结果:
(1)南宋:统治者偏安江南一隅,不思进取,后期政治日益腐败,军队战斗力不断减弱。
(2)金:仿照南宋改革官制;大规模南迁至中原地区,发展农业生产;迁都燕京,仿照开封城进行营建,改名为中都;提倡儒学,完善科举制度,进一步促进女真人与汉人文化上的不断交融。 民族交往的过程中,有冲突,也有友好交流,共同发展。在辽宋夏金等政权并立的200多年间,宋辽战争进行了25年,宋金战争进行了17年,除此之外的时间,都处于相对稳定的局面。思考:辽宋夏金时期的时代特征是什么?时代特征:1、民族政权并立
2、民族融合加强(主流)辽10世纪初契丹族 阿保机上京北宋960年汉族赵匡胤东京西夏11世纪前期党项族元昊兴庆金1115年女真 阿骨打会宁南宋1127年汉族赵构临安西夏北宋辽西夏南宋金画一画:画出辽宋夏金时期政权并立和演变的简图。金建国:1115年金灭辽:1125年金灭北宋1127年南宋建立岳飞抗金宋金议和南宋和金的对峙本课小结1.岳飞诗云“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中的“靖康耻”是指( )
A.宋辽订立澶渊之盟   B.西夏和金订立盟约
C.金军虏走宋徽宗和宋钦宗 D.宋金和议
2.岳飞在《满江红·怒发冲冠》中有?“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一句,其中的“胡虏”“匈奴”意指( )
A.契丹贵族 B.女真贵族
C.匈奴贵族 D.党项贵族cB当堂达标2/7/2020图说历史请你根据所学,尝试按历史发展阶段给下列形势图排序。BACD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005年,宋辽达成和议。宋真宗应允每年向辽输纳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双方约为兄弟之国。
——《中国史纲要》
材料二:1141年,宋金达成和议,规定:一、宋高宗向金称臣,并要“世世孙孙谨守臣节”。二、宋金两国,东起淮水,西至大散关为界,中间的唐、邓两州皆属金国。三、宋每年向金国输纳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
(1)上述两则材料中的“宋”分别指哪个政权?
(2)材料二中的“和议”造成了怎样的割据局面?
(3)上面两则材料分别是哪两个盟约的内容?你认为我们应该怎样评价这两个盟约?材料一是北宋 材料二是南宋南宋和金南北对峙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