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在天晴了的时候
导学案设计
课题
在天晴了的时候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炫、垢”等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3.通过学习,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
读懂诗歌,体会诗歌所包含的情感。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搜集作者相关资料。(教师)
2.预习生字词,朗读课文,简单了解作者其他作品。(学生)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激发兴趣,引出课题(用时:2分钟)
1.出示一组雨后的图片,引导学生说说想到了哪些词语,也可以说说自己的感受。
2.引导学生向大家介绍雨后晴天自己做的事或听到、看到的。
3.揭示课题《在天晴了的时候》,板书课题。
4.了解作者。
1.欣赏图片谈感受。
2.向大家介绍雨后听、看或做的内容。
3.齐读课题。
4.交流搜集到的关于作者的资料。
从视觉上感受雨后景象,引起头脑中雨后的回忆,引起学习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用时:5分钟)
1.引导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把字音读正确,句子读流利。
2.课件出示7个词语,检查学生认读情况,大致理解词语的意思。
1.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正确,读流利。
2.认读字词,纠正读音,了解“炫耀、污垢、胆怯、曝着阳光、赤着脚、涉过溪流、晕皱”等词语的大致意思。
字词教学要适当简略,以学生自学为主,降低掌握要求,只要能读准字音,大致理解词语意思即可。
三、抓住景物,感受意境(用时:18分钟)
1.指导学生朗读第一节,想一想文中描写了哪些雨过天晴的景物。
2.引导学生进行交流。
3.引导学生说说自己最喜欢的画面,再读一读。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节。
5.指导了解诗中运用的修辞方法。
6.指导诵读第二、三节,找出描写的景物,感受意境。
1.朗读第一节,找景物,画句子。
2.交流画面的内容。
3.把自己喜欢的画面进行描述。
4.结合自己的感受诵读第一节。
5.发现“拟人”修辞方法的运用,感受诗歌内容的形象与生动。
6.诵读,找出景物,有感情地朗读。
1.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通过想象再一次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2.品味语句及运用的修辞方法,感受诗歌的意境。
四、融情朗读,仿写创作(用时:15分钟)
1.指导学生进行朗读。(把握关键字,根据修饰语的意思调整朗读的节奏和语速、语气。)
2.引导学生根据朗读情况,进行点评,再次提升。
3.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可能会看到什么景物?
4.鼓励学生仿照原诗的写法,把想象到的美景写下来。
5.引导学生进行交流,点评。
1.全班自由读,同桌互读,分组赛读。
2.点评,再次诵读。
3.交流想象到的画面或内容。
4.学生进行仿写。
5.进行交流,点评。
1.指导学生读出诗歌的节奏,读出韵律感。
2.把握关键字,读出意味,读出情感。
3.根据修饰词语的意思,调整读的节奏、语速、语气,从而读出情感,做到融情朗读。
4.仿照诗歌的写法进行创作,进一步体会意境,同时提升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