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一、单选题
1.下列实验操作不符合规范要求的是( )
A.?加粉末药品???????????????????????????B.?读液体体积
C.?测定溶液PH???????????????????????D.?稀释浓硫酸
2.某同学郊游时不慎被蜜蜂蜇伤,蜜蜂的刺液是酸性的,该同学随身携带的下列物品可以用来涂抹在蜇伤处以减轻疼痛的是(?? )
A.?苹果汁(pH约为3)?????????B.?牛奶(pH约为6.5)??????????C.?矿泉水(pH约为7)?????????D.?肥皂水(pH约为10)
3.人体内的一些液体的正常pH范围如表,正常情况下,这些液体中一定呈酸性的是(?? )
血浆 乳汁 胰液 胃液
pH范围 7.35~7.45 7.1~7.3 7.5~8.0 0.9~1.5
A.?胃液?????????????????????????????????????B.?血浆?????????????????????????????????????C.?乳汁?????????????????????????????????????D.?唾液
4.某校化学小组在利用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时,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得烧杯中溶液pH的变化图像,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c点所示溶液呈碱性??????????????????????????????????????
B.?图中a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2SO4和H2SO4
C.?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入到盛有硫酸的烧杯中??????????
D.?由a点到b点的pH变化过程证明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
5.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酸能使紫色石蕊试剂变红,紫色石蕊试液中通入CO2后变红,故CO2是酸
B.?酸性溶液的pH小于7,食醋呈酸性,故食醋的pH小于7
C.?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故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D.?将蔗糖研碎后能加快它在水中的溶解速度,说明颗粒的大小也会影响蔗糖的溶解度.
6.下列离子在pH=2的无色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K+、SO42﹣、Cl﹣、H+?????????????????????????????????????B.?OH﹣、CO32﹣、K+、Ca2+
C.?Na+、SO42﹣、OH﹣、NO3﹣???????????????????????????D.?Na+、Cu2+、Fe3+、NO3﹣
7.类推是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现有以下类推结果,其中错误的是(??? )
①碱的水溶液通常呈碱性,所以碱性溶液一定是碱的溶液
②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③酸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A.?只有①??????????????????????????????????B.?①②??????????????????????????????????C.?①③??????????????????????????????????D.?①②③
8.下表是一些食物的pH,胃酸过多的病人空腹时最宜食用的是(?? )
物质 柠檬 苹果 牛奶 玉米粥
pH 2.1~2.8 2.6~3.7 6.3~6.6 6.8~8.0
A.?柠檬????????????????????????????????????B.?苹果????????????????????????????????????C.?牛奶????????????????????????????????????D.?玉米粥
9.探究中和反应是否发生的方法有多种.小华同学进行了以下四个实验,并用图象分别描述了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其中,依据如图所示现象不能判断中和反应一定发生的是(?? )
A.?在稀盐酸中加入氯化铜,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
B.?在NaOH溶液中加入CaCO3 , 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盐酸
C.?在NaOH溶液中加入CuO,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硫酸
D.?在NaOH溶液中加入Ba(NO3)2 , 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硫酸
10. 测定人体内体液的pH,可以帮助人们了解身体的健康状况,一些体液的近似pH如下:
液体 胃液 胰液 胆汁 血浆
PH 0.9﹣1.5 7.5﹣8.0 7.1﹣7.3 7.35﹣7.45
下列液体中,碱性最强的是(? )
A.?胃液?????????????????????????????????????B.?胰液?????????????????????????????????????C.?胆汁?????????????????????????????????????D.?血浆
二、填空题
11.铅蓄电池在生产、生活中使用广泛.其构造示意图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铅蓄电池充电时是将电能转化为________能
②铅蓄电池放电过程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Pb+PbO2+2H2SO4═2PbSO4+2H2O,据此可知,铅蓄电池在放电时,溶液的pH不断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③从材料分类角度看,塑料是一类________材料. (填“合成”或“复合”)
④废硫酸直接排放会污染环境,可以用熟石灰中和硫酸,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12.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能改善我们的生活.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若不小心被蚊虫叮咬(蚊虫能分泌出蚁酸),下列物质可用于涂抹以减轻疼痛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食醋 B.食盐水 C.肥皂水 D.氢氧化钠溶液
(2)常用燃料完全燃烧可以节约资源并减少对空气的污染.增大燃料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和提供充足的________都有利于燃料的完全燃烧.
(3)公共场所常用“84消毒液”(NaClO溶液)进行环境杀菌.NaClO中Cl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 .
(4)吸烟有害健康.在公共场所,非吸烟者会因少数吸烟者吸烟造成被动吸烟,这是因为________ .
(5)漂白粉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其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化学式为Ca(ClO)2].次氯酸钙可发生如下反应:Ca(ClO)2+X+H2O=CaCO3↓+2HClO,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 .
(6)水溶液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冬天在汽车的水箱中加入少量乙二醇,可使水溶液的凝固点________ , 以防止水结冰.
(7)人类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能量,大多来自于化石燃料.石油是化石燃料之一,它属于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13.生活中处处是化学,请回答问题:
①造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是________;
②胃酸中的溶质是________;
近日一条微信在朋友圈中被疯狂转发:江西一名5岁男孩将海苔中的生石灰干燥剂倒进彩虹糖瓶子里兑水吹泡泡,摇晃瓶子后发生爆炸,喷出的液体灼伤男孩眼部,已致其失明.请你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三、解答题
14.取石灰石与稀HCl充分反应后的上层清液50g,向其中逐滴加入一定浓度的Na2CO3溶液,用pH数字探测仪连续监测,得曲线如下图甲(pH为纵坐标,时间为横坐标)。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绘出下图乙,其中纵坐标m是某些生成物的质量,横坐标表示的是Na2CO3溶液质量。由图像回答下列问题:
(1)CD段上升的原因是________。
(2)反应后上层清液中溶质的成分为________ (填化学式)。
(3)Na2CO3溶液的浓度是多少________ (精确到0.1%)。
四、综合题
15.现有下列八种物质:①NaHCO3;②Na2CO3;③Ca(OH)2;④CaO;⑤KNO3;⑥甲醛;⑦SO2⑧CO.请用上述物质的序号填空.
(1)俗名叫纯碱的是________,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碱是________,可做食品干燥剂的是________.
(2)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是________,在空气中会导致酸雨形成的是________,能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导致生物体中毒的是________,其水溶液可用于浸泡动物标本的是________.某作物叶片发黄且易倒伏需使用________
(3)属于盐类的是________.
16.通过化学学习,我们认识了“酸”和“碱”,请回答下列问题:
(1)常见的酸有硫酸、盐酸等,在它们的水溶液里由于存在相同的________(填符号),因此,它们有很多相似的化学性质,如:________、
________等(写两条即可).
(2)碱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氢氧化钠可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但不能干燥二氧化碳理由是________,氢氧化钙可由生石灰与水反应制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酸和碱能发生中和反应,它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如硫酸厂的污水中含有硫酸等杂质,可用熟石灰进行处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4)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大地震灾害发生后,为了灾区人民群众的饮用水安全,卫生防疫部门要经常对灾区水源进行监测,获得可靠的科学依据.若现有一瓶水样,要获取它的酸碱度,应如何操作:________.
(5)某化学兴趣小组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与探究,模拟工厂的治污原理,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一方排出含硫酸的废水,另一方排出含氢氧化钠的废水,然后在池中混合,经充分反应后排放.若该工厂一天排出含氢氧化钠10%的废液400吨,需含硫酸9.8%的废水多少吨才能完全中和?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C
【解析】【解答】解:A、取用粉末状药品,试管横放,用药匙或纸槽把药品送到试管底部,A不符合题意.
B、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B不符合题意.
C、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符合题意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C符合题意.
D、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pH试纸的使用步骤: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用玻璃棒将待测液体滴到pH试纸上,将pH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注意事项:不能把pH试纸浸在待测液体中。pH试纸不能用水润湿。pH试纸测出的pH值是整数。
2.【答案】 D
【解析】【解答】A、苹果汁(pH约为3)显酸性,不能把酸反应掉;A不符合题意;
B、牛奶(pH约为6.5)显酸性,不能把酸反应掉;B不符合题意;
C、矿泉水(pH约为7)显中性,不能把酸反应掉;C不符合题意;
D、肥皂水(pH约为10)显碱性,可以用来涂抹在蛰伤处以减轻疼痛。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不慎被蜜蜂蜇伤,蜜蜂的刺液是酸性的,应该涂抹呈碱性的物质来消除;pH<7溶液呈酸性,pH越小,溶液酸性越强,pH=7溶液呈中性,pH>7溶液呈碱性。pH越大,溶液碱性越强。
3.【答案】 A
【解析】【解答】解:胃液的pH始终小于7,显酸性;血浆、乳汁、唾液等物质的pH都大于7,显碱性.
故答案为:A。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根据pH判断酸碱性。pH>7,显碱性,pH<7,显酸性,pH=7,显中性。
4.【答案】 D
【解析】【解答】A、c点的pH小于7,溶液显酸性,A不符合题意;
B、a点的pH大于7,溶液显碱性,溶液中的溶质是硫酸钠和氢氧化钠,B不符合题意;
C、由图象可知,pH值是开始时大于7逐渐的减小到7然后小于7,可知原溶液显碱性,然后不断的加入酸性溶液,使pH减小,说明是把稀盐酸滴加到氢氧化钠溶液中,C不符合题意;
D、由a到b点的pH值的变化是从大于7逐渐的减小到等于7,可以说明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c点的pH小于7,溶液显酸性;
B、a点的pH大于7,溶液显碱性;
C、图象中pH值的变化是从大于7逐渐的减小到小于7;
D、由a到b点的pH值的变化是从大于7逐渐的减小到等于7.
5.【答案】B
【解析】【解答】解:A、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的碳酸显酸性,能使石蕊变红,并不能说明二氧化碳是酸,二氧化碳是氧化物,故A错误;
B、酸性溶液的pH小于7.食醋是酸性溶液,所以食醋的pH小于7,推理正确,故B正确;
C、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非金属元素既有正价又有负价,故C错误;
D、加快固体溶解的方法通常有:升高温度、把固体磨碎增大接触面积、搅拌加快分子运动,可以加快溶解,但溶解度在温度一定时,固体溶解度是不会变的,所以不正确.
答案:B.
【分析】A、根据二氧化碳本身不显酸性,与水反应生成的碳酸呈酸性分析判断;
B、根据酸性溶液的pH小于7解答;
C、根据非金属元素既有正价也有负价分析;
D、根据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分析去解答;
6.【答案】A
【解析】【解答】解:pH为2的水溶液显酸性,水溶液中含有大量的H+;
A、四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在酸性溶液中大量共存,且不存在有色离子,故选项正确.
B、OH﹣、CO32﹣与酸性溶液中的H+分别能结合成水、水和二氧化碳,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C、OH﹣与酸性溶液中的H+能结合成水,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D、四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且能在酸性溶液中大量共存,但Cu2+、Fe3+的水溶液分别呈蓝色、黄色,故选项错误.
故选:A.
【分析】pH为2的水溶液显酸性,水溶液中含有大量的H+;根据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离子间若能互相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则离子不能大量共存,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本题还要注意溶液呈无色,不能含有明显有颜色的铜离子、铁离子和亚铁离子等.
7.【答案】 D
【解析】【解答】解:①碱的水溶液通常呈碱性,但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的溶液,也可能是碳酸钠等盐溶液,故选项类推结果错误.②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但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都是氧化物,如KClO3 , 故选项类推结果错误.③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CO2+2NaOH═Na2CO3+H2O,故选项类推结果错误.
故①②③推结果均错误.故选:D.
【分析】①根据显碱性的溶液不一定是碱,进行分析判断.②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③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判断中和反应时一要看反应物是否是酸和碱,二是看生成物是否是盐和水,二者缺一不可.
8.【答案】 D
【解析】【解答】A、柠檬的pH为2.1~2.8,显酸性,胃酸过多的病人不宜食用,故A错误;A不符合题意;
B、苹果的pH为2.6~3.7,显酸性,胃酸过多的病人不宜食用,故B错误;B不符合题意;
C、牛奶的pH为6.3~6.6,显酸性,胃酸过多的病人不宜食用,故C错误;C不符合题意;
D、玉米粥的pH为6.8~8.0,接近中性,可显弱碱性,胃酸过多的病人可以食用,故D正确;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溶液的pH小于7,溶液呈酸性,pH越小,酸性越强;溶液的pH大于7,溶液呈碱性,pH越大碱性越强;pH等于7,溶液呈中性.胃酸过多的人应该多食用碱性的食物,所以空腹时最宜食用的是玉米粥.
9.【答案】 D
【解析】【解答】解:A、在稀盐酸中加入氯化铜,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开始是先与盐酸反应,再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沉淀,开始一段无沉淀既是中和反应的过程,故此选项正确.
B、在NaOH溶液中加入CaCO3 , 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开始是先与氢氧化钠反应无气体,气体为零,故此选项正确.
C、在NaOH溶液中加入CuO,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硫酸,开始是与氢氧化钠反应无硫酸铜生成,溶液不变蓝,故此选项正确.
D、在NaOH溶液中加入Ba(NO3)2 , 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硫酸,开始反应时硫酸根离子与钡离子结合会生成硫酸钡沉淀,即使是沉淀完成后氢氧化钠与硫酸不反应的现象也是该图象的情况,故此选项错误.
故选D.
【分析】此题选项都是对两种溶液放入酸进行的设计,分析四个选项可以看出它们放入酸时,先要发生中和反应,再进行其它反应同时出现现象,判断是否发生中和反应则是看图象一开始是否有一段体现了中和反应的发生过程,即没有现象发生的一段图象纵坐标为零,而后对各选项的反应的具体分析找到解决此问题的突破口.
10.【答案】 B
【解析】【解答】解:A、胃液的pH为0.9﹣1.5,小于7,显酸性.
B、胰液的pH为7.5﹣8.0,大于7,显碱性.
C、胆汁的pH为7.1﹣7.3,大于7,显碱性.
D、血浆的pH为7.35﹣7.45,大于7,显碱性.
根据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且pH越大,碱性越强,胰液的pH最大,碱性最强.
故选:B.
【分析】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且pH越大,碱性越强.据此分析判断即可.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
11.【答案】化学;增大;合成;Ca(OH)2+H2SO4═CaSO4+2H2O
【解析】【解答】解:①铅蓄电池也是化学电池,在充电时,消耗电能,得到化学能,故充电时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②由铅蓄电池的总反应PbO2+2H2SO4+Pb═2PbSO4+2H2O可知,硫酸被消耗,所以酸性减弱,pH不断增大;③从材料分类角度看,塑料是一类有机合成材料;④熟石灰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H2SO4═CaSO4+2H2O;
答案:①化学;②增大;③合成;④Ca(OH)2+H2SO4═CaSO4+2H2O.
【分析】①根据铅蓄电池也是化学电池,在充电时,消耗电能,得到化学能解答;②由铅蓄电池的总反应PbO2+2H2SO4+Pb═2PbSO4+2H2O可知,硫酸被消耗,所以酸性减弱,pH不断增大解答;③根据材料的分类解答;④根据熟石灰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水解答.
12.【答案】C ;氧气 ;+1 ;分子在不断运动 ;CO2 ;降低 ;混合物
【解析】【解答】(1)蚊虫能分泌出蚁酸,所以应该使用显碱性的物质涂抹,即PH>7的物质,烧碱虽然显碱性但是因其具有强腐蚀性,所以不宜涂抹,只能使用肥皂水;
(2)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与氧气充分接触;
(3)NaClO中,钠元素的化合价是+1价,氧元素的化合价是﹣2价,可以求出Cl元素的化合价是+1价;
(4)由于烟草在燃烧的过程中会产生如CO、尼古丁、焦油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构成这些有害物质的微粒会不断运动,从而造成他人被动吸烟,也就是常说的“二手烟”,因此在公共场所应禁止吸烟;
(5)反应Ca(ClO)2+X+H2O=CaCO3↓+2HClO中,根据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种类、个数不变,可判断在物质X的分子中含有1个C原子和2个O原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CO2;
(6)汽车里都配有水箱,目的是给发动机降温,在冬天由于天气冷,水结冰后既会使水箱破裂,也会使发动机不容易启动,因此常在水中加入乙二醇,目的是使在水气温比较低的情况下不结冰,这说明乙二醇使水的凝固点降低了.
【分析】本题题目难度不大但涉及知识点的知识跳跃性较强,基础知识的熟练运用对于解答类似问题会有较大帮助.
13.【答案】SO2;HCl;CaO+H2O=Ca(OH)2
【解析】【解答】解:①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是造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故填:SO2(答案合理即可);②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其中的溶质是氯化氢;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 . 故填:HCl;CaO+H2O=Ca(OH)2 .
【分析】①根据造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来分析;②根据胃酸的成分来分析,结合化学反应的原理来分析解答.
三、解答题
14.【答案】(1)Na2CO3溶液呈碱性,过量的Na2CO3使溶液的碱性增强
(2)CaCl2和HCl
(3)10.6%
【解析】【解答】(1)Na2CO3溶液呈碱性,过量的Na2CO3使溶液的碱性增强;(2)反应后的溶液显酸性说明盐酸过量,故反应后上层清液中溶质的成分为CaCl2和HCl ;(3)解:设与稀HCl反应的Na2CO3质量为X
Na2CO3+2HCl=2Nacl+H2O+ CO2 ↑
106 44
X 0.88g
解得:x=2.12g
Na2CO3溶液的浓度: x100%=10.6%?
答:Na2CO3溶液的浓度为10.6%。
【分析】(1)根据碳酸钠的水溶液呈碱性回答;(2)根据反应后溶液显酸性分析;(3)根据图像提供的数据算出Na2CO3参加反应的的质量即可计算。
四、综合题
15.【答案】(1)②;③;④
(2)①;⑦;⑧;⑥;⑤
(3)①②⑤
【解析】【解答】解:(1)碳酸钠俗称纯碱,氢氧化钙溶液呈碱性,能和酸发生中和反应,所以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氧化钙固体能吸水,可用作食品干燥剂;(2)碳酸氢钠能与胃酸反应用于治疗胃酸过多,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一氧化碳能与血红蛋白结合产生中毒现象,甲醛的水溶液用于浸泡生物标本,某作物叶片发黄且易倒伏需使用硝酸钾;(3)碳酸氢钠、碳酸钠和硝酸钾属于盐类物质.
答案:(1)②;③;④;(2)①;⑦;⑧;⑥;⑤;(3)①②⑤.
【分析】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已有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16.【答案】(1)H+;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使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能与碱发生中和反应
(2)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CaO+H2O=Ca(OH)2
(3)H2SO4+Ca(OH)2=CaSO4↓+2H2O
(4)取下一条pH试纸,用玻璃棒或胶头滴管取少量待测液,滴在试纸上,等一会与标准比色卡对比,然后读出pH的值
(5)解:设需含硫酸9.8%的废水的质量为x
H2SO4+ 2NaOH═Na2SO4+2H2O
98 80
x?98% 400t×10%
x=50t
答:需含硫酸9.8%的废水的质量为50t
【解析】【解答】解:(1)①因为酸是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所以酸在水溶液中具有相同的H+ , 故填H+;②回忆酸的通性可知: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使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能与碱发生中和反应;能与较活泼金属反应;能和金属氧化物反应;能和部分盐反应等;(2)氢氧化钠等属于碱,不能用来干燥酸性的气体如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等,因为碱能与之反应;氢氧化钙可由生石灰与水反应制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
故填: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CaO+H2O=Ca(OH)2;(3)熟石灰成分(Ca(OH)2)属于碱,H2SO4是酸,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CaSO4)和水(H2O),正确写出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学式,再将方程式配平即可.
故反应方程式为:H2SO4+Ca(OH)2=CaSO4↓+2H2O;(4)取下一条pH试纸,用玻璃棒或胶头滴管取少量待测液,滴在试纸上,等一会与标准比色卡对比,然后读出pH的值;
故填:取下一条pH试纸,用玻璃棒或胶头滴管取少量待测液,滴在试纸上,等一会与标准比色卡对比,然后读出pH的值;
【分析】(1)理解酸的定义:酸是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熟记酸的通性.(2)知道碱性干燥剂只能用来干燥碱性或中性的气体.(3)利用酸和碱能发生中和反应除杂,同时要考虑氢氧化钙经济且易得,而且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易于除去.(4)测定溶液酸碱度最简单的做法是采用PH试纸进行检验.(5)利用化学方程式,根据氢氧化钠的质量求出硫酸的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