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最新六下1-7《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教学设计+课件+微课+实验记录单(共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最新六下1-7《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教学设计+课件+微课+实验记录单(共2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2-08 00:55:46

内容文字预览

(共27张PPT)
7.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
(三)

问题:
这杯水里有微生物吗?
探索:
活动一:制作水滴玻片标本
1.用滴管从水面吸取少量水,滴一小滴在载玻片上;
2.盖上盖玻片;
3.用吸水纸在盖玻片的边缘吸走多余的水分。
水里的微生物是怎样的?
探索:
活动二:用显微镜观察水滴玻片标本
1.持续、仔细地观察一滴水,用图文结合的方式进行记录;
2.如果微生物运动迅速,不便观察,可以在载玻片上放少量脱脂棉纤维后再滴水与观察(观察时要把显微镜调焦到能清晰地看到一根根棉线);
3.为了使观察效果更明显,本实验也可以不用盖玻片,但调焦时不要让物镜碰到水面。
水里的微生物是怎样的?
研讨:
1.你观察到什么现象?
2.你观察到的现象能否为你们的观点提供证据?与预测是否一致?
3.水中到底有没有微生物?你现在是怎样认为的?
科学交流会
阅读:
草履虫
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草履虫的身体前端较钝,后端较尖,中后部较宽,形状像一只倒转的草鞋。
草履虫是生活在不流动、含很多有机物的淡水里。是一种个体比较大的原生动物,用肉眼可以看见是一个小白点。
阅读:
变形虫
变形虫是能变形的,它细胞表面的任何地方都能突起,这些突起我们叫做伪足。伪足的方向也代表了它运动的方向;
阅读:
鼓藻
单细胞,细胞偏扁,能进行光合作用。
常见于小型水体中。主要生长于偏酸性、贫营养的水体中,如:水坑、池塘、湖泊、水库、河流的沿岸带和沼泽等。
阅读:
硅藻
硅藻是一类具有色素体的单细胞植物,常由几个或者很多细胞个体连结成各式各样的群体.硅藻形态多种多样,常用一分为二的繁殖方式产生.
硅藻死后,坚固多孔外壳细胞壁不会分解,沉积下来形成以硅藻为主成分的沉积层,再形成经济价值极高的硅藻土。硅藻土富含丰富的营养物质,可以用作装修壁材硅藻泥的原材料。
硅藻也是一类重要的浮游生物,它主要分部在世界各大洋中,尤其是温带和热带海区。因为硅藻种类多,数量大,因此被称为海洋的”草原”。
船形硅藻
鼓藻、船形硅藻属藻类植物。
鼓藻
船形硅藻
共同点:
构造简单。都只有一个细胞构成,称为单细胞生物。
身体微小。要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得清。
草履虫、变形虫属原生动物。
草履虫
变形虫
眼虫
阅读:
毛口虫
吸管虫
阅读:
喇叭虫
钟形虫
阅读:
太阳虫
绿藻
团藻
阅读:
扇形藻
水蚤
阅读:
水中有各种各样的微生物,
它们是生物吗?
微生物是生物吗?
研讨:
草履虫虽然只有一个细胞,但是这一个细胞却能完成消化、呼吸、排泄、繁殖等所有的生命活动。
草履虫的食物是细菌和单细胞藻类。它通过细胞口将食物吸入体内,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由胞肛排出体外。
微生物是生物吗?
研讨:
草履虫的繁殖方式是先将身体拉长,接着从中部分裂成两部分,最后每部分形成一个幼小的草履虫。
微生物是生物吗?
研讨:
微生物是生物吗?
研讨:
变形虫的食物:单细胞藻类、细菌、小原生动物、真菌、有机物碎片等。
变形虫的分裂繁殖:由一变二,二变四……
微生物是生物吗?
研讨:
这些微生物能进行光合作用。
眼虫
绿藻
鼓藻
团藻
微生物是生物吗?
研讨:
微生物是生物,具有同其他生物一样的共同特征。
微生物是生物吗?
研讨:
课后小结
1.水中的微生物:

草履虫 变形虫 鼓藻 船形硅藻

2.微生物的生命特征 : 细胞、生活环境、吃食物或制造食物、对刺激产生反应、繁殖、排泄……
课后习题

1.判断
鱼缸里的水变绿是因为其中有绿藻的缘故。( )
√?
2、将图片与对应的名称连起来

草履虫
变形虫
鼓藻
船形硅藻




~

7.《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
【教材简析】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第七课时内容。在前面两课使用显微镜观察生物细胞的基础上,本课以一滴水为载体,指导学生使用显微镜观察、识别几种生活在水中的常见微生物。通过教学,试图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观察工具的发展拓展了人类的观察能力,同时认识到生命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微生物同样具有生命的特征。并力求发展学生对微生物的研究兴趣。
通过介绍科学家通过观察发现自然界生活着许许多多的微生物这一话题,引发学生对“有没有微生物?它们长什么样?”等问题的探究欲望。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画图,比对,认识到水中一些常见而又神秘的微生物。同时也认识到微生物和其他生物一样具有生命的特征:需要一定的生活环境;吃食物或进行光合作用制造食物;对外界刺激有反应;呼吸;排泄;繁殖等。
【学情分析】
与观察生物细胞相比,运动着的、活生生的微生物会令学生倍感兴奋,同时,也会增加观察的难度。因此,教材把观察微生物放到用显微镜观察生命世界的最后一课,使观察基于学生具有一定的使用显微镜能力的基础上。
关于微生物,大部分学生有一定的间接了解,但只是停留在知其名的层度,并没有深入了解,更没有亲历观察与亲身体验,对于“水中还存在着奇妙的微生物世界”这一说法他们大多是将信将疑的。
在技能方面,通过前两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显微镜的各部分名称和基本的使用方法,但由于是第一次使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操作起来还难以达到熟练程度,尤其在对光和调焦方面仍需要再次指导操作。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知道水中生活中很多形态各异的微生物,微生物是生物,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
科学探究目标
会制作微生物的标本并运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用图文方式记录它们的形态和行为特征;会从观察到的信息中寻找证据进行判断。
科学态度目标
在用显微镜观察判断微生物的过程中,提高实证意识,激发探索微小世界的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感受科学技术发展能让我们观察到自然界中更多的秘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显微镜观察水中的微生物,通过观察到的特点来判断微生物是否有生命。
难点:发现微生物的生命特征,建立“微生物是生物”的科学概念。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电子显微镜、水、盖玻片、载玻片、镊子、托盘
小组材料:显微镜、水、载玻片、盖玻片、镊子、滴管、托盘、科学记录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水里有微生物吗? (预设5分钟)
[材料准备:旅游景点中河水的照片、水样]
1.谈话:“上个周末,**同学外出旅游,非常口渴但忘记带水了,他小河里的水看上去很干净,想蹲下去喝个痛快!行吗?为什么?”(出示图片)
2.他的家长也这么说!可是**同学还是不太相信,因为他没看到水里有什么微生物。他把水样带了回来,请大家帮忙仔细观察一下!
3.发材料:装有河水的杯子,学生观察。
4.组织学生汇报:“你觉得这杯水里有微生物吗?”
5.揭示课题。(板书)
【设计意图:教师先创设学生熟悉的旅游情境,以“这水能喝吗?”“水中有微生物吗?”等问题引发学生的观察与思考,激发学生对身边熟悉的事物进行探究的兴趣。再组织学生通过亲眼观察,对“这杯水中有生物吗?”提出个人观点,以此来展示学生的前概念。】

二、组织观察,寻找证据——水里微生物是怎样的?(预设20分钟)
[材料准备:显微镜、水、载玻片、盖玻片、镊子、滴管、托盘、科学记录单。]
1.谈话:“对于这杯水是否有微生物,同学们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事实是不是和我们认为的一样呢?让我们通过显微镜的观察寻找证据,看能不能证明自己的猜测。”——引出显微镜观察
2.谈话:“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有一定的要求,要先制作水滴的玻片标本。”播放微视频并指导:“用滴管从水面吸取少量水,滴一小滴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用显微镜观察。”
3.分组活动:两人小组制作水滴玻片并使用显微镜观察。
(PPT出示实验提示:①持续、仔细地观察一滴水,用图文结合的方式进行记录;②如果微生物运动迅速,不便观察,可以在载玻片上放少量脱脂棉纤维后再滴水与观察,观察时,显微镜调焦到能清晰地看到一根根棉线再进行观察;③为了使观察效果更明显,本实验也可以不用盖玻片,但调焦时不要让物镜碰到水面。
【设计意图:借助“制作水滴的玻片标本”微课和温馨提示,帮助学生规范操作,正确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为获取客观、科学的现象提供保障。】

三、组织汇报,交流发现——水里有哪些微生物?(预设10分钟)
[材料准备:实验记录单、常见微生物的图文资料卡等]
1.小组论证。
(1)PPT出示引导学生汇报的几个问题:①你观察到什么现象?②你观察到的现象能不能为你们的观点提供证据?与预测是否一致?③水中到底是否有微生物?你现在是怎样认为的?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论证。
2.集体论证。
(1)教师:“现在咱们来开个‘科学交流会’,说一说你们小组的观点,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如有其他的发现可以进行补充。”
(2)学生进行集体交流:展示小组的记录单并发表观点。
3.辨认微生物。
(1)教师:“想不想知道你刚才观察到的是什么微生物?”
(2)教师提供一些微生物的图文资料,组织学生进行比对与辨认。(预设:草履虫、变形虫等)
【设计意图:本环节是学生初步证明自己猜想的过程,也是进行科学论证的过程。通过设计三个层次的问题链,促使学生从实验中获取尽可能充足的信息,并对获取的信息进行组织,成为能够证明观点的证据,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

四、阅读资料,提升认识——水里还有什么微生物?微生物是生物吗?(预设5分钟)
[材料准备:视频、资料库]
1.谈话:“这小小一滴水中有这么多的微生物,那这杯水中会有多少微生物呢?这片池塘又有多少微生物呢?我们的大自然里呢?”
2.水里还有更多微生物。
(1)组织观看视频;
(2)组织阅读书本资料库。
3.提问:“你认为微生物是生物吗?为什么?”
引导学生说说微生物的共同特征,如:是否由细胞组成的?是否需要一定的生活环境?是否吃食物或自己进行光合作用制造食物?是否需要呼吸?是否排泄废物?是否对外界的刺激产生反应?是否有繁殖现象?你们是从哪里得到这些信息的?刚才有没有观察到?
(板书:细胞、生活环境、吃食物或制造食物、对刺激产生反应、繁殖、排泄……)
【设计意图:课内的探究只是引领学生初步地展开对微生物的探究,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掌握对微生物探究的方法及培养学生探究的兴趣。本课围绕“水中有没有生物?”展开探究,以寻找证据为整堂课的线索,至始至终体现科学学科的本质——实证。学生在找证据的过程中把获得的信息整合到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中,不断地丰富对微生物内涵的认识,从而较好地建构“微生物也是生物”的科学概念,丰富对生命世界的认识。】

【板书设计】
7.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
1.水中的微生物:

草履虫 变形虫 鼓藻 船形硅藻
(根据实际观察情况板书)
微生物的生命特征 : 细胞、生活环境、吃食物或制造食物、对刺激产生反应、繁殖、排泄……

【作业设计】
1.判断
鱼缸里的水变绿是因为其中有绿藻的缘故。…………………( √?)
2.把下列水中微生物的图片和名称连起来。






【教学反思】
在前面两课使用显微镜观察生物细胞的基础上,本课以一滴水为载体,指导学生使用显微镜观察、识别几种生活在水中的常见微生物。通过教学,试图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观察工具的发展拓展了人类的观察能力,同时认识到生命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微生物同样具有生命的特征。并力求发展学生对微生物的研究兴趣。通过介绍科学家通过观察发现自然界生活着许许多多的微生物这一话题,引发学生对“有没有微生物?它们长什么样?”等问题的探究欲望。与观察生物细胞相比,运动着的、活生生的微生物会令学生倍感兴奋,同时,也会增加观察的难度。因此,教材把观察微生物放到用显微镜观察生命世界的最后一课,使观察基于学生具有一定的使用显微镜能力的基础上。在技能方面,通过前两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显微镜的各部分名称和基本的使用方法,但由于是第一次使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操作起来还难以达到熟练程度,尤其在对光和调焦方面仍需要在用显微镜观察判断微生物的过程中,提高实证意识,激发探索微小世界的兴趣。








附表:
观察水中的微生物实验记录单
第( )组
名称 形态(画一画) 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