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大自然的语言 课件:4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5 大自然的语言 课件:40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2-07 16:30:25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共40张PPT)
导语
人类运用语言进行交流、表情达意。大自然也有语言吗?如果有,自然万物会说些什么呢?会以怎样的方式说“话”呢?我们跟随竺可桢先生一起来聆听“大自然的语言”吧!
竺 可 桢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谚语
1、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2、清明热得早,早稻一定好。
3、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
4、燕子低飞过道,鸡不回笼喜鹊叫,大雨不久就来的。
这些现象对农业生产有何的影响?人们是怎么知道的?
学习目标
1、把握文章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语言,品味事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
2、筛选、概括、整合信息,理清说明顺序,体会说明文的条例性。
3、培养学生注重观察、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求真创新的科学精神。
竺可桢 浙江上虞人,气象学家、地理学家。他在气象学、气候学、地理学、自然科学史等方面的造诣都很高,而物候学也是他呕心沥血做出了重要贡献的领域之一。我国现代物候学的每一份成就都是和他的辛勤工作分不开的。
萌发(méng fā) 次第(cì dì)
翩然(piān rán) 孕育(yùn yù
农谚(nóng yàn) 海棠(hǎi táng)
悬殊(xuán shū)
销声匿迹(xiāo shēng nì jì)
周而复始(zhōu ér fù shǐ)
花香鸟语(huā xiāng niǎo yǔ)
草长莺飞(cǎo zhǎng yīng fēi)
课后读读写写
词语积累
(1)________:种子或孢子发芽。
(2)________:动作轻快的样子。
萌发
(3)孕育:怀胎生育,用来比喻酝酿着新事物。
翩然
(4)________:原意是不公开讲话,不公开露面。文中指昆
销声匿迹
虫都无声无息、无影无踪了。
(5)风雪载途:
(6)周而复始:
(7)草长莺飞:
风雪遍地,形容气候恶劣
一次又一次地循环
形容江南暮春的景色
活动一:初步感知----我为自然代言
1、阅读课文,找出大自然的语言有哪些,并以“当 (自然现象) 的时候,那是 ‘我’要告诉你 --------------( 气候变化,注意事项等 ) ” 的格式,以第一人称方式来为自然代言。
2、归纳概括:到底什么是自然的语言?
活动二:
1、我们要如何才能了解自然的语言?
2、有哪些因素会影响我们了解自然的语言?
3、我们为什么要了解自然的语言?
活动三:
细节探究---品味课文语言
这是比喻的说法,也把大自然拟人化了,显得新颖而有情趣,引起读者的好奇心和阅读兴趣。
例:如课文题目“大自然的语言”
1、自由挑选文中你认为作者写得生动的语言,朗读、批注,并谈谈它“美”在哪里?(重点读1、2段)
2、下面句子转给你括号里的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
见课本P29和P30
说明文的语言品析
(1)、对整篇文章语言的品析,一般从两个角度谈:A、准确;B、形象生动或简明平实。
A是一般说明文的共同特点。B是针对不同语文风格的角度谈。做这种评析整篇文章语言特点的题目,一定要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谈,比如可以选择一句话为例子。
格式如下:这篇文章充分体现了语文准确/生动形象/简明平实的特点,如“……”一句,就准确(生动形象)(简明平实)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2)说明文词语作用的认识与辨析。
主要有两种题型:
A、“x x”词好在哪里?
答题方式:用了“x x”词,生动地(准确的)说明了…….事物的……特征,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符合实际情况,具有科学性)。如:《苏州园林》中“如果开窗正对着白色墙壁,太单调了,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颗芭蕉。”一句中的“补”字好在哪里?答:“补”字,生动而准确的说明了匠师们的细心,善于化单调为多彩,激发了读者的兴趣。
B、加点词语在文中的作用(能否删去、能否替换、有何作用等)。
这类题的答题技巧:①不能删或不能替换。解释该次在文中的意思,如“约、左右”表示不确定;“仅、只”为副词,表示限于某个范围或少数范围;“几乎”表示将近于、接近于;“大概”表示大致的内容或情况;“大体”表示多数情形或主要方面;“可能、也许”表示猜测、推测、估计的情况;“一般”指通常情况,不包括特殊情况等等。②删去就成为…….+去掉该词后的原句……+不符合原文的意思。③ 语言就不准确严密了。
例如《中国石拱桥》里有这样一句话:《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这个句子中的“大约”能否删去?为什么?
下面我们就按照上面的规则答题
第一步:表态(删还是不删)
答案:不能删去。
第二步:解释:“比较” “几乎”“相当”等词语表示程度的修辞;“大约”“可能”“左右”等表估计;“多”“有余”等表数量。
答案:“大约”是一个表估计的副词表示有很大的可能性。
第三步:比较:若删去原来什么样的意思就变成了什么样的意思了,不符合原文的意思,太绝对了。
答案:“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只是一种推测,若把“大约”删去,意思就变成“人桥是在公元282年这一年建成的”,不符合实际。
第四步:共性:“x x”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周密性、科学性。
答案:“大约”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周密性、科学性。
这样,这个词题目的完整答案就展现在了我们的眼前,思路也比较清晰,只要语文基础不差的同学,应该都可能轻松拿到满分。
本文说明语言,除了生动,还有准确、严密
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  
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
不可以去掉。“只”说明相差较少。体现本文语言的准确、严密。
下列句子里红色的词语能去掉吗?
不可以去掉。“左右”表示约数,突出了科学性。如果去掉就绝对了,与事实不符。保留“左右”体现本文语言的准确、严密。
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
不能去掉。“凡是”表示没有例外,这样就准确地表达了经度对物候的影响。如果去掉,表示还有例外,与事实不符。保留“凡是”,体现本文语言的准确、严密。
理清文章的 说明顺序
3、重点阅读6-10段,理解物候现象的各个因素,各组派一个代表来解说这些因素:
课文中介绍这些因素的段落能否调换顺序,为什么?
纬度的差异 经度的差异
高下的差异 古今的差异
不能调换,因为这是按照由主到次、从空间方面到时间方面的逻辑顺序来安排的。
纬度的差异
经度的差异
高下的差异
古今的差异
主要
空间
时间
次要
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这四个因素按什么顺序排列?能否调换?
逻辑顺序:
描述物候现象
阐述研究意义
作出科学解释
追究因果关系
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 )
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 ( )
影响物候的四大因素。( )
分类别
打比方
下定义
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这几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是想说明什么?
举例子、列数据、作比较。
说明“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
采集几则农谚,说说它们包含的物候知识。
雨中闻蝉叫,预告晴天到。
蚯蚓路上爬,雨水乱如麻。
泥鳅静,天气晴。
猪衔草,寒潮到。
鸡迟宿,鸭欢叫,风雨不久到。
燕子低飞蛇过道,大雨不久就来到。
龟背潮,下雨兆……
二十四节气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寒又寒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二十四节气
纬度的差异
经度的差异
高下的差异
古今的差异
主要
空间
时间
次要
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这四个因素按什么顺序排列?能否调换?
因为近海地区的气温,一般人笼统的以为比内地暖和,事实上近海地区春天比内地反而寒冷,是读者比较陌生的现象,举一个,读者以为有偶然性,举两个,读者就确信无疑了。
本文在多数情况下,只举一个例子,为什么在说明经度差异对物候的影响时却举了两个例子
描述物候现象
阐述研究意义
作出科学解释
追究因果关系
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 )
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 ( )
影响物候的四大因素。( )
分类别
打比方
下定义
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这几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是想说明什么?
举例子、列数据、作比较。
说明“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
本文说明语言,除了生动,还有准确、严密
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  
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
不可以去掉。“只”说明相差较少。体现本文语言的准确、严密。
下列句子里红色的词语能去掉吗?
不可以去掉。“左右”表示约数,突出了科学性。如果去掉就绝对了,与事实不符。保留“左右”体现本文语言的准确、严密。
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
不能去掉。“凡是”表示没有例外,这样就准确地表达了经度对物候的影响。如果去掉,表示还有例外,与事实不符。保留“凡是”,体现本文语言的准确、严密。
采集几则农谚,说说它们包含的物候知识。
雨中闻蝉叫,预告晴天到。
蚯蚓路上爬,雨水乱如麻。
泥鳅静,天气晴。
猪衔草,寒潮到。
鸡迟宿,鸭欢叫,风雨不久到。
燕子低飞蛇过道,大雨不久就来到。
龟背潮,下雨兆……
二十四节气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寒又寒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二十四节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