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语文素养测评(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语文素养测评(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2-07 19:49: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语文素养测评
(时间:90分钟 分数:100分)
一、读句子,根据拼音写词语。(4分)
1.在阳光mínɡ mèi( )的春天里,百花zhàn fànɡ( )出美丽的身姿,将大地装点得格外美丽。
2.黄昏时分,我yī wēi( )在妈妈的身边,看着太阳qīn wěn( )着西山,不禁感叹快乐的时光总是在不知不觉中逝去。
二、比一比,再组词。(12分)
徘( ) 蚁( ) 绊( ) 偎( )
绯( ) 议( ) 拌( ) 喂( )
排( ) 仪( ) 畔( ) 煨( )
三、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修饰词。(9分)
( )的杨柳 ( )的痕迹 ( )的日子
( )的阳光 ( )的女孩子 ( )的院子
( )地挪移 ( )地跨过 ( )地消逝
四、下列句子中,省略号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4分)
A.整个上午我就跟在母亲腿底下:去吗?去吧,走吧,怎么还不走啊?走吧……
B.我们全家移民到危地马拉,我……我再没有机会学习中文了。
C.我听见母亲在说,一边亲吻着我一边不停地说“噢,对不起,噢,对不起……”
D.那些鸡没完没了地叫着:“他活该!他活该……”
五、按要求写句子。(9分)
1.我感觉到周围的光线渐渐暗下去。(缩写句子)

2.过去的日子被微风吹散了。(改为“把”字句)

3.小屋里射进太阳。(扩写句子)

六、根据情境完成练习。(6分)
在学校举行的英语竞赛中,你取得了第一名,回家后,你会对妈妈这样说: ;老师要你在班会上谈谈感受,你会说:
七、下面这则公益广告语很有创意,请用简要的语言加以分析。(6分)
关爱他人: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八、阅读短文,完成练习。(20分)
人生第一课
这是一家普通的幼儿园,刚刚入园的儿童被老师带进教室,接受他们的第一课。
“孩子们,我来给你们讲个故事。”于是,老师从书架上抽出一本书,讲了一个很浅显的童话。
“孩子们,”老师讲完故事后说,“这个故事就写在这本书中,这本书是一个作家写的。你们长大了,也一样能写这样的书。”
老师停顿了一下,接着问:“哪一位小朋友也能来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一位小朋友立即站起来。“我有一个爸爸,还有一个妈妈,还有我……”细(稚 致)的童声在教室里回荡。然而,老师却用一张非常好的纸,很认真、很工整地把这个语无(轮 伦)次的故事记了下来。
“下面,”老师说,“哪位小朋友来给这个故事配个插图呢?”又一位小朋友站了起来,画了一个“爸爸”,画了一个“妈妈”,又画了一个“我”。当然,画得很不(象 像)样子,但老师同样认真地把它接过来,附在那一页故事的后面,然后取出一张精美的封皮纸,把它们装(订 钉)在一起。封面上,写上作者的姓名和插图者的姓名以及“出版”的年、月、日。
老师把这本“书”高高地举起来:“孩子们,瞧,这是你们写的第一本书。孩子们,写书并不难。你们还小,所以只能写这种小书;但是,等你们长大了,就能写大书,就能成为伟大的人物。”
人生的第一课结束了,在不知不觉中,孩子们受到了某种“灌输”。如何看待这种灌输呢?
1.用“”将文中括号内不正确的字划掉。(4分)
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4分)
语无伦次: 浅显:
3.“老师把那本‘书’高高地举起来”句中的“书”与前面作家的书有什么不同?(6分)

4.在“人生第一课”里,孩子们到底学到了什么?表现在哪些地方?(6分)


九、作文。(30分)
题目: ,我想对你说
要求:(1)横线上可以填爸爸、妈妈、老师、同学等等。(2)说出自己想对他(她)说的话,要让真情自然流露。(3)叙事要完整,条理要清晰,语言要生动。
第三单元语文素养评估
一、1.明媚 绽放 2.依偎 亲吻
二、 徘徊 蚂蚁 绊倒 依偎
绯红 议论 搅拌 喂食
排队 仪式 河畔 煨肉
三、 青青 游丝样 逃去如飞
明媚 漂亮 空空落落
轻轻悄悄 伶伶俐俐 无可挽回
四、B
五、1.我感觉到光线暗下去。
2.微风把过去的日子吹散了。
3.示例:清晨,静谧的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
六、示例:妈妈,这次英语竞赛我考了第一,我将继续努力,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 这次很荣幸能够取得第一名。在我成长的路上,既有老师的谆谆教诲,又有同学的热心帮助。所以,这次获奖不是我一个人的荣誉,而是整个班集体的荣誉!
七、示例:当我们赠送他人玫瑰的时候,我们的手上也会留有玫瑰的香味。喻指当我们帮助他人时,也是在帮助自己。用这样一句话,让人们了解到关爱他人不仅仅只有付出。我们在关爱他人时,也播下了爱的种子,当我们遇到苦难时,也会得到别人的关爱。
八、1.划去:致 轮 象 钉
2.说话没有次序。 简单、易懂。
3.句中的“书”是孩子们的作业。作家的书才是真正的书。
4.孩子们学到了“写书并不难”。孩子们讲故事、画插图的行为说明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