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2016部编)第二单元6 老山界 课件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下册(2016部编)第二单元6 老山界 课件1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71.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2-08 14:02: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老山界
东辽县实验中学 董芳菊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Wēi yí
mín
学习目标
1、学习以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安排文章 层次的方法。
2、体会生动的景物描写对表达文章中心 的作用。
3、感悟红军战士不怕困难的坚强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复习检测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惊惶( )  军阀( )     苛 (  )   缴租(   )     蜷身( )   点缀(  )      搀扶( )   呜咽(  )    咀嚼( )  澎湃( )    酣然入梦( )
huáng
fá 

jiǎo
quán
zhuì
chā n
wū y è
jǔ jué
péng pài
hān

1、用一句话概括故事内容。
红军长征途中翻越老山界。
2、本文以什么为顺序呢?
时间变化、地点转移






探究学习
在文中勾画出表明时间、地点及活动的词句。完成表格









时间 地点 人物 活 动



下午
天黑
夜里
半夜


天 黎明以后
下午
瑶民家
瑶家大嫂
攀谈,宣传红军政策,使瑶民理解了红军。
山脚下
红军战士
准备爬山
半山腰
红军战士
夜行军
山路上

红军战士
半夜露宿
雷公岩
红军战士、医务人员
翻越雷公岩
山顶
红军战士
任务完成,征服老山界
一、文章脉络十分清晰。
二、使叙事和描写都合情合理
课文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安排层次,
顺叙的方法好处:
概括提升
老山界是一座难翻的山。其“难”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表现了红军战士怎样的品质和精神?

走路难
睡觉难
吃饭难?
处境难

表现红军顽强的意志、乐观的精神

细读品味
半夜露宿山上的部分
登山过程中的三处景物描写
夜晚翻山的部分
下山部分
景物描写的赏析方法:
1、从多种感官进行描写: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
2、描写景物的结合技巧:
动静结合, 虚实结合,正侧面结合,点面结合
3、抓住事物的特征 ,用词恰当和使用修辞渲染气氛,烘托心情
景物语言的赏析的口诀:
语言赏析要记清,修辞用词多角度,
特征对应要呈现,作者情感并其中。
怎样理解 “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与星光连接起来,是一种生平没见过的“奇观”?“奇观”突出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人、夜色、高山交织在一起,组成了壮观的景象。


“奇观” 红军队伍的宏伟气势并颂扬
了乐观主义的精神。
“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
比喻。写出了险峻的山势,暗示了红军的艰难处境。

表现红军身处险境却能镇定自若的
乐观主义精神。
“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

比喻、排比。
人声和大自然的声音交织在一起,烘托出夜景之美,洋溢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最后一次描写的景物是下山途中所见,景物的特点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景色明朗、清新。
克服困难后的愉快轻松的心情

写作特色
1、采取顺叙的方法,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
移安排层次。
2、以生动的景物描写具体而形象地表达中心思想和作者的感情
中心:
本文具体的记叙了长征途中红军翻越老山界的经过,表现了红军战士克服困难、英勇顽强的斗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写寂静,可以以静写静,也可以以动衬静。这篇课文既说“寂静”,又说“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正是以动衬静。恰恰因为静极了,才听到一般听不到的声音;恰恰因为听到了一般听不到的声音,才说明实在是静极了。
你在生活中曾有这样的感受吗?试用一二百字写出来,练习用比喻。
作业:写一写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