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县三年级(上)期末科学试卷
一、我会判断(每小题4分,共24分)
1.生物一般分为动物和植物两类。 (判断对错)
2.污水排放到江河湖海对我们生活没有影响。 (判断对错)
3.爱提问题就一定是会提问题。 (判断对错)
4.动物和植物生长都需要空气、水和食物,不需要阳光。 (判断对错)
5.水没有固定的形状,容易流动。 (判断对错)
6.我们吃食物只能补充营养,不能补充水。 (判断对错)
二、我会选择(每小题4分,共24分)
7.把方糖放入水中,糖块不见了,而水却变甜了,像这样的现象就是 。( )
A.浮力 B.溶解 C.压力
8.直接来自大自然的材料叫 。( )
A.天然材料 B.加工材料 C.合成材料
9.蚂蚁的 长有三对足。( )
A.头部 B.胸部 C.腹部
10.在加满水的杯中放入大头针,水不会溢出来的原因是因为 。( )
A.水的浮力作用 B.水能溶解物体
C.水的表面张力
11.塑料的显著特点,也是它的最大缺点是 。( )
A.具有可塑性 B.不易分解 C.质量轻
12.下面的液体中,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的是 。( )
A.白酒 B.牛奶 C.清水
三、我会简答(10分)
13.每个人都应该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你日常生活中是怎样节约用水的?请写出五点。
14.白色污染对人类的危害很大,而白色污染大多是人类自己造成的,请你想想办法,人类怎样才能减少白色污染?写出5个办法。
四、我会比较(12分)
15.比较说出塑料的优点。
五、我会连线(16分)
16.
眼睛看 气味
鼻子闻 颜色、形状
舌头尝 软硬、冷热
用手摸 味道
六、实验回答(14分)
17.如图:剪一条薄纸巾,把下部插入有颜色的水中,你会发现什么现象?
如何解释这种现象?
如图:把一段5厘米长的粗铝丝放在钢板或水泥地上,用铁锤敲打。
(1)你有什么发现?
(2)如果用同样的铅丝、铁丝做同样的实验,你又有什么发现?
(3)通过以上的实验,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我会判断(每小题4分,共24分)
1.根据对生物的认识,生物一般分为动物、植物两大类。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2.当水体被污染后,一方面导致生物与水、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平衡受到破坏,另一方面一些有毒物质不断转移和富集,最后危及人类自身的健康和生命。所以题目描述有误。
故答案为:×。
3.爱提问题不一定就会提问题,要经过仔细的观察,提的问题要有针对性。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4.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空气、水、温度、肥料等。生物有最基本的生存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题目观点错误。
故答案为:×。
5.水是无色、无味、没有气味的。水没有固定的形状、容易流动像水这样没有固定的形状、容易流动的物体,我们把它叫作液体。
故答案为:√。
6.食物含有的六种主要营养成分是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和水。人需要的营养成分主要来自食物,营养均衡才能健康成长。我们吃食只能补充营养,也能补充水。
故答案为:×。
二、我会选择(每小题4分,共24分)
7.把方糖放入水中,糖块不见了,而水却变甜了,像这样的现象就是溶解,方糖化成肉眼看不见的微粒。
故选:B。
8.有的材料直接来自大自然,如羊毛、木材和石料等,属于天然材料。A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A。
9.蚂蚁的身体可以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较小,有一对眼睛和一对呈膝状弯曲的触角(触角是分节的),在头的下部有一对大“牙”,胸部比头部细,长着三对足。
故选:B。
10.根据对水的表面张力的实验可知,在加满水的杯中放入大头针,水不会溢出的原因就是因为水的表面张力的作用。
故选:C。
11.塑料的显著特点,也是它的最大缺点是不易分解。
故选:B。
12.水是无色、无味、没有气味的。水没有固定的形状、有一定体积,容易流动,像水这样没有固定的形状、容易流动的物体,我们把它叫作液体,C符合题意。
故选:C。
三、我会简答(10分)
13.如果没有水,食物链会断,微生物、鱼会死亡、捕鱼的鸟会死亡、猎食鸟的动物会死亡、依次相关动物灭绝,最后人类灭绝。要加强用水管理,调整用水结构,改进用水方式,科学、合理、有计划、有重点的用水,提高水的利用率,避免水资源的浪费。
故答案为:要加强用水管理,调整用水结构,改进用水方式,科学、合理、有计划、有重点的用水,提高水的利用率,避免水资源的浪费。
14.答:不到处乱扔塑料袋;少用或不用一次性塑料物品;回收利用废旧塑料,将塑料垃圾分类,去超市带上自己的手提包,不用塑料袋。
四、我会比较
15.答:有柔韧性、不导电、不导热、防水、不透气、质轻、可重复利用等。
故答案为:轻便,彩色鲜艳,透明等。
五、我会连线
16.人体从外界获取信息主要靠人的感觉,例如:眼是视觉器官,看颜色、形状,鼻是嗅觉器官,闻气味,舌是味觉器官,尝味道;手感受软硬、冷热等感觉,以此连线即可。
故答案为:
六、实验回答
17.剪一条薄纸巾,把下部插入有颜色的水中,会发现水会慢慢往上“爬“,这种水沿着有孔隙的材料往上“爬”或向四周扩散的现象,叫做毛细现象。把一段5厘米长的粗铝丝放在钢板或水泥地上,用铁锤敲打。会发现铝丝会被打扁,如果用同样的铅丝和铁丝做同样的实验,会发现铅丝和铁丝也会被打扁,这说明金属有延展性。
故答案为:会发现水会慢慢往上“爬“;这种水沿着有孔隙的材料往上“爬”或向四周扩散的现象,叫做毛细现象。
(1)会发现铝丝会被打扁;(2)铅丝和铁丝也会被打扁;(3)结论:金属有延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