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贺敬之,1924年生,当代诗人、剧作家。曾参加抗日救亡运动,1940年赴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学习。主要作品有《回延安》《放声歌唱》《雷锋之歌》等。出版有诗集《放歌集》《并没有冬天》《朝阳花开》等。
《回延安》是贺敬之1956年从北京重回阔别十年之久的延安,参加西北五省(区)青年造林大会后写的。在大会期间,作者受到延安人民的热烈欢迎,也看到延安的巨大变化,激起昂扬的诗情,萌生了创作冲动,写下了诗作《回延安》和散文《重回母亲的怀抱——回延安》。
◆生难字
羊羔 窑 黍类
柳林铺 喘 搂
白羊肚毛巾
pù
dǔ
yáo
shǔ
chuǎn
ɡāo
lǒu
◆词语集注
糜子:
脑畔上:
鸡毛信:
留脚印:
一种果实形状像小米,没有黏性的黍类谷物。
课文指窑洞的顶上。
抗战期间流行于根据地的一种黏附有鸡毛以表示需要迅速传递的紧急信件。
课文中的意思是,毛主席在那里住过,留下了革命的足迹。
赤卫军:
几回回:
就是赤卫队,指我国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革命根据地里不脱离生产的人民武装组织。
一回又一回。陕北方言里,量词的构成方式往往用叠字,表示数量多。课文中另有“一口口”“几辈辈”等,都有“一……又一……”的意思。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分别用一两句话概括这5个小节的主要内容。
(1)回延安
(2)忆延安
(3)话延安
(4)看延安
(5)祝延安
(1)要注意两句一韵的特点,读出韵味,每小节停顿适当。 (2)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速度较快,以突出心中的激动;第二部分,适当减慢,突出怀念和感激之情;第三部分,注意节奏的轻快,突出亲切和热烈;第四部分,注意用明朗的语调,突出喜悦、赞美之情;第五部分,朗读时注意加强力量,以歌颂的语调将激情集中、强烈地表达出来。音量要适中。(3)既要注意每一部分的特色,又要注意整体上的联系和内容上的对照、比较,在朗读时体现出诗歌内容的层次和感情的层次。
朗读全诗提示
延安旧貌换新颜
看延安——描画延安城的崭新面貌
回延安
热爱之情
回延安——抒写久别重逢的激动和喜悦
忆延安——追忆当年延安的战斗生活
话延安——描绘见到亲人的热烈场景
看延安——描画延安城的崭新面貌
祝延安——歌颂延安的光辉历史,展示继续革命的征程
激动
怀念和感激
亲切
喜悦、赞美
歌颂
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地跳, 灰尘呀莫把我眼睛挡住了……
手抓黄土我不放, 紧紧儿贴在心窝上。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 双手搂定宝塔山。
千声万声呼唤你, ——母亲延安就在这里!
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 红旗飘飘把手招。
白羊肚手巾红腰带, 亲人们迎过延河来。
满心话登时说不出来, 一头扑在亲人怀……
回延安——抒写久别重逢的激动和喜悦
比兴
比喻
夸张
拟人
排比
修辞:
这首诗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诗中使用了不少具有地方特色的词语,描摹了当地的生活细节和场景。
——宝塔山是革命圣地延安的重要标志和象征。登山凭眺,可纵观圣地全貌。“只有登上宝塔山,才算真正到了延安”。
杨家岭革命旧址
白羊肚手巾红腰带
枣园毛泽东旧居
全诗采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两行一节,节内押韵,形式活泼,节奏自由。
文中第六诗节和第七诗节中“白羊肚手巾红腰带,亲人们迎过延河来”“满心话登时说不出来,一头扑在亲人怀”,“带”“来”“怀”字字押韵,诗行错落有致,读起来高亢悠远,充满了韵律美。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中“几回回”是陕西方言,表示一回又一回,数量多。下文“一口口”“几辈辈”等,都有“一……又一……”的意思。“白生生的窗纸红窗花”中的“白生生”是陕西方言,表示很白。
《回延安》采用了“信天游”形式,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读起来让人激情澎湃。诗人以赤子之心歌颂了养育一代革命者的延安及延安精神,从中我们感受到了诗人跳动着的脉搏——对“母亲”延安的那份永不泯灭的真情。全诗除了真切的情感构成了诗的辐射源外,还有诗人对陕北风土人情的意象组合描写,更增添了作品的生活气息和乡土美感。
延安,曾经是中共中央的所在地,是“延安精神”的发源地,也是无数人魂牵梦绕的地方。访问你的祖辈、父辈,或查找相关资料,了解“延安精神”的内涵。还可以对照这首诗,延伸阅读莫耶《延安颂》、祁念曾《延安,我把你追寻》、曹靖华《小米的回忆》、吴伯萧《记一辆纺车》等,看看这些诗文体现了怎样的“延安精神”
查找有关信天游的资料,积累一两个优美的信天游歌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