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6张PPT。说和做
——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断臧克家闻一多先生简介 闻一多(1899—1946),本名家骅,著名诗人、学者、爱国民主战士。1922年赴美国芝加哥美术学院学习,后来研究文学。1925年5月回国后,历任青岛大学、清华大学教授。1923年出版第一部诗集《红烛》,闪烁着反帝爱国的火花。1928年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表现出深沉的爱国主义激情。“一二·一”惨案发生后,他更英勇地投身爱国民主运动,最后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臧克家简介 臧克家(1905-- )诗人,从小受家庭影响,喜欢古典诗歌和民歌。1932年开始写新诗,以一篇《老马》成名,1933 年出版了第一部诗集《烙印》,这是他最具影响的作品。此后,他陆续出版的诗集,长诗有《罪恶的黑手》、《自己的写照》、《泥土的歌》、《宝贝儿》、《生命的零度》等十多部。
地壳 仰之弥高 兀兀穷年
校补 锲而不舍 沥尽心血
赫然 炯炯目光 群蚁排衙
函寄 目不窥园 迥乎不同
衰微 警报迭起 气冲斗牛
梳头 小楷 硕果 迭起
大无畏 澎湃 卓越qiàomíwùjiàoqièlìhèjiǒngyáhánkuījiǒngshuāidiédǒu读 准 字 音shūkǎishuòdiéwèipéng pài zhuó目不窥园:诗兴不作:一反既往:眼睛从来不暗中看一看家里的园圃,即专心致志。诗兴不作,不是不做诗,而是写诗的兴致不起、不发。与过去完全不一样。词语积累锲而不舍:镂刻不停,比喻有恒心,有毅力。兀兀穷年:辛辛苦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潜心贯注:用心专注而深刻。慷慨淋漓:形容情绪、语调十分激动,
说法十分畅快。沥尽心血:比喻用尽心思。多形容为事
业、工作、文艺创作等用心
的艰苦。 迥乎不同:很不一样。气冲斗牛: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
斗、牛,星宿名,泛指天空。1、文章从哪两个方面来写闻一多先生的说和 做的?这两方面各写了哪几件事?
2、作为学者和革命家方面这两部分之间是怎样衔接起来的?有何作用?
3、综合这两个方面来看,闻一多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用课文原话回答)
4、由此来看,文章可分为几个部分?怎么分?速读全文,把握内容1、文章从哪两个方面来写闻一多先
生的说和做的?从学者方面和革命家方面来写的。作为学者的闻一多他是怎样说的?怎样做的?
作为学者的闻一多有哪些主要成就?三本书:《唐诗杂论》、《楚辞校补》
《古典新义》“人家是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做了再说,做了不说。)学者闻一多革命家闻一多 作为革命家方面的闻一多是怎样说、怎样做的?
课文记叙了作为革命家方面的闻一多的哪三件事?说了就做,言行一致起稿政治传单、群众大会演说
参加游行示威2、作为学者和革命家方面这两部分之间是怎样衔接起来的?有何作用? 两部分之间用了7、8、9三个段落过渡。
好处:连缀紧密,
脉络清楚,
过渡自然。第7段承上,第8、9 段启下。3、综合这两个方面来看,闻一多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用课文原话回答)
口的巨人,行的高标。4、由此来看,文章可分为几个部分?
怎么分?三个
部分第一部分(1-7)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方面的“说”和“做”。
第二部分(8-18)闻一多先生作为革命家方面的“说”和“做”。
第三部分(19-20)总结闻一多先生的一生。探究人物:探究学者方面,学习优秀品质 1、作者写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是怎样起笔的?这样写好在哪里?
2.文章围绕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记叙了哪几件事?选择的角度是什么? 记叙的详略是如何处理的?
3、从第一部分中可以看出闻一多怎样的精神?
文章引用闻一多先生自己的话起笔,直接点题,言简意明。1、作者写“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是怎样起笔的?这样写好在哪里? 文章采用这样的方法起笔,不仅开门见山,而且引起悬念:闻一多先生是这样说的,做的又是怎样的呢?使读者迫不及待地要读下去。 它有两个特点:一是运用比较的方法突出了闻一多先生对“说”与“做”的态度;二是语意递进加深——“做了再说”,“做了也不一定说”。从唐诗入手,几年辛苦,凝结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十年艰辛撰写了楚辞“校补”;
又向“古典新义”迈进。详略略2、文章围绕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记叙了哪几件事?选择的角度是什么?记叙的详略是如何处理的? 写作《唐诗杂论》是从“做”了再“说”这个角度选材的;其它两个事例是从“做”了也不一定“说”角度选材的。3、从第一部分中可以看出闻一多怎样的精神?写作《唐诗杂论》
撰写《楚辞校补》
写作《古典新义》
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3、学习本文后,你认识了怎样的闻一多先生的形象?探究人物:探究革命家方面,学习爱国精神 1、作者选取了哪几件事来证明闻一多先生作为革命家的“说”和“做”的呢?这几件事体现了闻一多先生怎样的精神品质?2、说出闻一多先生前期和后期思想品格上的主要特点,前后期有什么变化,又有什么共同的地方?起稿政治传单
群众大会演说
参加游行示威1、作者选取了哪几件事来证明闻一多先生作为民主战士的“说”和“做”的呢?这几件事体现了闻一多先生怎样的精神品质? 三件事集中体现了闻先生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 闻先生前期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潜心学术,不畏艰辛,废寝忘食,十数年如一日,终于在学术上取得累累硕果。后期则投身于民主运动,敢于为人民讲话,面对凶残的敌人无所畏惧,视死如归,体现出民主战士的大勇,成为中国革命知识分子的楷模。闻先生在前期和后期所走的道路不同,反映了他对社会认识的变化。但作为一名卓越的学者,一名伟大的爱国者,一名言行一致的志士仁人,他是始终如一的。2、说出闻一多先生前期和后期思想品格上的主要特点,前后期有什么变化,又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
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
澎湃执著的爱国热情
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闻一多形象3、学习本文后,你认识了怎样的闻一多先生的形象?学者
(三本书)革命家
(三件事)《唐诗杂论》
《楚辞校补》
《古典新义》起稿政治传单
群众大会演说
参加示威游行做了再说
做了不说先说再做
言行一致卓越的学者大勇的烈士(1-7)(8-18)(19—20)闻一多小 结口的巨人 行的高标主题 本文记叙了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和作为革命家的“说”和“做”的事迹,表现了他严谨治学、言行一致的崇高品格,高度赞扬了他勇于为国家、为民族、为民主献身的革命精神。我们眼中的闻一多 “一诗一文一烟斗,一个脊梁一声吼,一画一印一文集,一代英豪一红烛”是闻一多先生形象的真实写照。请你为闻一多先生写一句话,来表达学过本文之后对闻先生的纪念和崇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