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与呼吸作用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新课程倡导的基本理念是“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和面向全体学生。”对本节教材的再加工和深度开发,可以为学生实验设计的教学奠定基础,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精神,突出了生物学科重视科学探究能力培养的学科特点。呼吸作用是生物最重要的生理作用之一,与生物的生活、环境的变化息息相关。在本册中是重点内容,同时也是高中生物中高考的热点内容。
教学背景分析
1.教材分析:
“呼吸与呼吸作用”是北京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六章第四节的内容。
(1)课标:具体要求“说明能量来自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2)地位:呼吸作用与生物的生活、环境的变化息息相关,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呼吸作用在本册中是重点,高中生物中高考的热点。
(3)内容分析:本节课从呼吸现象出发,说明平时我们说的呼吸是只气体交换,属于呼吸现象,通过实验及前面的学习分析呼吸作用的实质,得出结论。通过分析影响呼吸作用的因素,说明呼吸作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学情分析:我校学生思维活跃,探究能力较强。通过课前的访谈和课堂观察等方法了解到学生已经知道呼吸现象,生命活动需要消耗能量等学习基础;通过初中一学期的学习,学生有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然而在学习过程中还有待于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和提高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实验分析及对呼吸现象的分析,阐有呼吸的实质。
2.能力目标: 设计制作热量测定装置,完成测定实验;
比较分析呼吸与呼吸作用的关系,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小组讨论,体验倾听、分享、交流的乐趣;
关注自身健康,关注二氧化碳排放与环境变化的问题。
教学重点
探究种子呼吸时释放热量和种子燃烧时放出的热量,阐明呼吸作用的实质。
教学难点
对能量产生和转化的认识
板书设计
呼吸和呼吸作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呼吸
回忆生物的呼吸
鱼类、两栖类、鸟类、哺乳类、植物
共同点
呼吸:生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
提问:生物为什么需要不断地进行呼吸呢?
生命活动需要能量
鳃、肺、皮肤、肺
思考回答
引出课题
呼吸作用
学习活动:探究种子呼吸时释放热量
1、准备两个相同的保温瓶,分别标记为甲、乙,并用温度计分别测量两个保温瓶内的温度。
2、将等量萌发的种子和干燥的种子分别装入甲、乙两个小保温瓶中,塞紧瓶塞。
3、大约12小时后,再次用温度计测量甲、乙两个保温瓶内的温度。
学习活动:探究种子燃烧释放出的热量
1、选择身边易得材料制作简易燃烧炉。要求尽量避免热量散失,要有合适的地方放置燃烧的花生种子。
2、在锥形瓶中加入50毫升清水,并测定实验前锥形瓶中清水的温度。
3、用酒精灯点燃花生种子后,迅速放入燃烧炉内继续燃烧。
4、待燃烧结束后,再次测定锥形瓶中清水的温度。
呼吸作用是在细胞内一系列酶的作用下发生的化学反应,最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
呼吸和燃烧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通过活动得出种子呼吸时释放热量
种子燃烧放出热
种子燃烧有能量的释放,需要氧气、有机物
分析呼吸和燃烧的区别
阐明呼吸的实质
呼吸作用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
生物体时时刻刻都需要源源不断地能量供应以维持生命活动。
植物:对无机盐的吸收、生长、开花、结果
动物:运动、生长、发育、繁殖
细胞的一切生命活动都需要能量。
呼吸的实质就是细胞内的有机物氧化分解,并释放能量,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
呼吸作用与细胞的能量供应关系密切
说明呼吸是生物的共同特征
环境条件影响呼吸作用
影响呼吸作用的环境条件:
温度;水;氧气及二氧化碳浓度
分析呼吸作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学以致用
反馈
课后题
练习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重点是探究种子呼吸时释放热量和种子燃烧时放出的热量,阐明呼吸作用的实质。
通过种子的燃烧实验说明种子中有机物中的能量能够释放出来,是通过氧气的参与。在细胞中也有这个过程,但是是在常温下进行的,并且有酶的参与,通过实验及对比,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