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藓植物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1〉、背景分析: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作用最大的生物之一,与生物圈中其他生物包括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关系极为密切。
〈2〉、功能分析: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有几大作用:作为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在其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
〈3〉、结构分析:本章不是详细讲述分类学知识,而是突出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最基本特征和它们在生物圈中作用以及和人类的关系。
〈4〉、要素分析: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活环境;它们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
2、学生情况分析
〈1〉、学生准备情况分析:
① 学生的起点能力分析:学生的学习经历已经具备了对植物的组织,器官等概念的理解,为这节课的学习提供了很好的基础知识。
② 学生学习本章的心理特点分析:学生所学知识跟自身生存环境与生物圈密切相关,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及参与课堂的主动性都很高。
〈2〉、学习风格分析:本章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紧密,并且,知识难度不高。本章的教学策略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自主解决问题,充分地讨论。
二、学习目标:
a 知识目标: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活环境、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
b 能力目标:了解几种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总结能力。
c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2、树立关心生物、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行为。
三、重点: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生活环境和形态特征、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
难点: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分析推理、比较等综合能力。
四、学习方法:观察法、比较分析法、启发提问法。
五、课前准备:海带,墙藓,葫芦藓,肾蕨等实物、powerpoint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流程
(一)、学案:我的课堂 我的责任
1、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预习P78-82)完成下表
(二)、学案
1、藻类植物 :安排学生预习并完成讲学稿,明确:
(1)、藻类植物的生活环境大多在水中。
(2)、藻类植物的分类。
(3)、藻类植物的形态结购特征。
(4)、藻类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以及与人类的关系。(学生看书,并完成活动作业。)
2、苔藓植物 :安排学生看书,观察苔藓植物实物并完成活动作业。明确:
(1)、苔藓植物的生活环境大多在潮湿的陆地。
(2)、苔藓植物的形态结构特征。
(3)、苔藓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以及与人类的关系。(学生看书,观察实物。讨论并完成活动作业。)
以具体实物情景让学生去判断,理解,胜过老师的说教,因为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老师事先给出自学目标,引导学生自学避免自学流于形式,根据课堂实际情况,尽量让学生自己解决相关问题,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并通过小组交流讨论,使学生对问题的认识更深刻,体现合作学习的思想,老师适当引导,体现学生主体教师指导,师生共同学习的思想。
3、蕨类植物:安排学生预习并完成讲学稿。明确:
(1)、蕨类植物的生活环境。
(2)、蕨类植物的形态结构特征
(3)、蕨类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以及与人类的关系。(学生看书,观察实物,完成活动作业。)
(三)、总结和评价
1、指导学生看视频资料,进一步了解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形态结构特征和它们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2、整节课程小结,指导学生进行对比,归纳总结。
3,学生评价,老师评价。
通过观看视频资料,明确三种植物的区别,并进行对比总结。
1、课件视频给学生以直观的印象
2、让学生进行重点知识总结,实现能力目标。
(四)作业:练习册P37-38
活动作业:每人找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各一种,认真观察后归纳其结构特点。
附:板书设计、
3.1.1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
1、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
2、孢子特点:
(1)、是一种生殖细胞;
(2)、遇温暖潮湿环境时会萌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