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动物的繁殖活动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7动物的繁殖活动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2-08 13:11: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7《动物的繁殖活动》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动物的繁殖活动》是小学科学教科版四年下册二单元“新的生命”第七课,新的生命最后一课。繁殖是动物的基本特征。在上一课《动物的卵》中,学生已经对青蛙的卵和鸡的孵化有所了解。本课的教学目的主要是让学生知道卵生和胎生是动物繁殖的主要方式。通过资料获取和整理动物的不同的繁殖活动的信息。感受到动物新生命诞生的不易与繁殖的重要性。本课分三个部分:卵生动物的繁殖活动;胎生动物的繁殖活动;总结我们了解到的动物产生新生命的方法。
学情分析:
在进行本课学习前,四年级的学生已初步具备一定的观察分析能力,并且懂团结、会协作。本课是关于动物繁殖方式的第二课,在此前几节课中学生研究了植物的繁殖方式,学生对“繁殖”并不陌生,如大部分学生都知道狗是直接生小狗的,但不知道狗繁殖的整个过程。很多学生都知道某种动物是如何繁殖后代的,但没有一个系统的认识。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有的动物通过产卵来繁殖后代,有的直接产下小动物;卵生和胎生是动物产生新生命的主要方法。
2、很多动物的繁殖与绿色开花植物的繁殖有共同点,都要受精。动物总能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进行繁殖。繁殖是动物的基本特征。 ??过程与方法:
运用图片、视频和文字材料等资料,获取和整理动物的不同的繁殖活动的信息。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到动物新生命诞生的不易;感知生命世界生生不息的自然规律;领悟科学家坚持不懈对事物做细微观察的研究精神。
教学重点: 胎生动物的繁殖方式。
教学难点: 动物繁殖的价值和意义。
教学准备:
学生材料:(每小组一份)
a、学生课前搜集相关资料;(课前)
b、分组:记录纸(课中)
教师材料:课件, 动物的繁殖活动图片、视频、文字等资料。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回顾:上节课我们一起研究了动物的卵,动物的卵是由那几部分组成的?这几部分中谁能够发育成新生命?
2、为什么胚能够发育成新生命呢?是不是所有的动物都是卵来繁殖新生命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动物的繁殖活动。
3、板书课题:动物的繁殖活动
二、探究过程
活动一:卵生动物的繁殖活动
1、为什么胚能够发育成新生命呢?还记得植物的繁殖方式中花的受精过程吗?
课件播放果实受精视频,学生欣赏。
2、交流:植物的花蕊分为雄蕊和雌蕊,雄蕊的花粉传到雌蕊的柱头,并与子房里的胚珠结合,使胚珠受精,便形成了果实和种子。
3、自读教材P37,思考:植物繁殖与动物繁殖有什么共同点?
动物和植物一样,动物也分为雄性和雌性,当雄性动物的精子与雌性动物的卵子相结合,成为受精卵,新的生命便开始孕育了。课件出示受精图讲解。
(3)动物的哪些活动是在为繁殖新生命做准备呢?
学生交流,相机出示课件:发情、交尾、筑巢、产卵、孵化、育雏等。
(4) 你还知道哪些动物是靠产卵繁殖的?这些动物繁殖后代有什么共同点?学生交流,课件出示繁殖的共同点及卵生和卵生动物的概念。
设计意图:播放果实受精视频和课件出示受精图讲解,让学生从植物迁移到动物来认识受精过程。出示课件:发情、交尾、筑巢、产卵、孵化、育雏等整体感知卵生动物繁殖活动。课件出示繁殖的共同点及卵生和卵生动物的概念。启发学生的兴趣,锻炼分析概括能力。
活动二:胎生动物的繁殖活动
1、是不是所有的动物都是卵来繁殖新生命的呢?你知道有什么动物的繁殖方式和刚才所说的动物不同吗?学生交流,相机播放小狗出生的视频。
2、自读教材P38,思考:什么叫胎生动物?你还知道哪些动物是胎生动物?
课件出示科学概念:像猫、狗、兔等这样繁殖后代的方式叫做胎生。用胎生繁殖的动物叫胎生动物。
3、了解哺乳。
胎生动物一般都用哺乳的方法喂养小动物。回忆动物哺乳的情景。
4、 交流:观察纯牛奶。说说哺乳对新生命成长的优势。
5、 你们小时候喝过妈妈的奶吗?你们是怎样来到这个世界的?原来人也是胎生的。
6、动物的繁殖活动有趣吗?让我们来了解更多动物的繁殖活动吧!播放更多动物繁殖方式视频,学生欣赏。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小狗出生的视频和胎生动物图片及课件出示科学概念,让学生直观了解小狗的出生过程,认识胎生动物是动物产生新生命的方法之一。播放更多动物繁殖方式视频,学生欣赏后,了解人也是胎生的,以及更多动物的繁殖方式。
活动三:总结动物产生新生命的几种方式。
1、小组活动:完成动物繁殖活动记录单。动物的繁殖活动有几种方式呢?你们知道的动物有哪些呢?
2、小组在展示台上 汇报交流。
3、同学们想一想,动物还有没有其他的繁殖方式?介绍其它繁殖方式:动物的卵胎生。
4、了解克隆技术。阅读P39—40资料库。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活动,集体交流,学生进一步了解动物繁殖活动的几种方式,及用这种方式繁殖新生命的动物。再通过阅读资料库,了解动物繁殖的新方式——无性繁殖——克隆技术。
三、小结巩固
1、完成课堂检测。
2、课堂小结:动物的繁殖方式主要有卵生和胎生两种。卵生动物通过产卵来繁殖后代,胎生动物直接产下小动物。
四、质疑与讨论
1、教师质疑:卵生动物和胎生动物哪一种后代的成活率高?为什么?
2、学生质疑,讨论。
板书设计:
7、动物的繁殖活动???
繁殖方式
精子 产卵孵化 喂养 卵生
受精卵
卵子 直接产下小动物 哺乳 胎生
教学反思:
《动物的繁殖活动》是新的生命最后一课,本课的教学目的主要是让学生知道卵生和胎生是动物繁殖的主要方式。繁殖是动物的基本特征。通过资料获取和整理动物的不同的繁殖活动的信息。感受到动物新生命诞生的不易与繁殖的重要性。从本课的整体效果来讲,还算是良好,但还是有些不足的地方,具体表现如下:
成功之处:
在上这一节课之前,从动物的图片到繁殖活动的视频再到课件,我都做了精心的准备。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借助实况录相、模拟动画、图片呈现多种教学手段,突破重难点,丰富教学内容,拓宽学生视野,以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培养自主、能动、有效学习的能力。
1、了解了动物的繁殖方式后,告诉学生,不管是卵生的还是胎生的动物,在繁殖前、繁殖中、繁殖后都会做出许多与繁殖有关的行为。而这一切都是运用了白板展示的动物的图片和繁殖活动的视频的使用,
2、上课前要查阅各种资料,了解一些常见的卵生动物的活动。例如,鸡、蜻蜓、青蛙、燕子,这一些时,把植物的动物的繁殖活动联系起来,植物的花蕊分雄蕊和雌蕊。那动物也有雄性和雌性之分。雄蕊产生的花粉传到雌蕊的柱头上,使子房里边的胚珠受精,并适时播放果实的受精过程。那动物雌性动物产的卵只有和雄性动物的精子结合才能发育成新的生命。运用这样知识迁移的方法,学生十分明确卵生动物的繁殖活动。
3、让学生通过小组活动,讨论交流,阅读资料库,获取和整理动物的不同的繁殖活动的信息。知道动物们总会选择自己适合的方式来繁殖后代,感受到动物新生命诞生的不易,进一步理解繁殖是动物的基本特征。这些教学内容的呈现设使用了展示台的作用。
不足之处:
虽然上课前做了精心的准备,课上还是出现了一些情况。例如,展示台上展示的内容不清晰,在调整的过程中花费了一些时间。还有软件的一些功能没有与教学有效的结合起来。以后应注意多熟练的运用软件的各种功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