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
八年级
学科
地理
课题
祖国神圣的领土—台湾省
课型
新授课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目标
1.指出台湾省的位置和范围。
2.了解台湾省的自然地理特征。
3.理解台湾省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必要性。
过程与方法
目标
1.根据相关资料分析台湾省的自然地理特征。
2.运用相关资料概括台湾省经济发展的大致历程和各个阶段经济的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以及神圣的使命感、民族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台湾省的自然地理特征。
2.台湾省的外向型经济。
难点:台湾省的外向型经济。
学情分析
经过初二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对于中国地理的基本概况有了很好的了解,因此,学习中国地理分区时要相对容易很多。台湾省特殊的位置特点及政治特征,使得学生的学习欲望被充分调动起来。本节主要包括“祖国神圣的领土”、“美丽富饶的宝岛”和“外向型经济”三方面内容,且环环相扣,紧密联系,内容丰富,趣味性、逻辑性强。但是,由于学生读图分析的能力参差不齐,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所以教师讲课时要注意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的阅读地图,分析地图,并应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解决问题。
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
教法:讲授法、讨论法
学法:读图分析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归纳比较法
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
教学通案
个案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导入:著名诗人余光中在《乡愁》中抒发了台湾同胞对祖国大陆的浓浓思念,请同学们欣赏(诗词朗诵视频)
《乡愁》——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自古以来台湾就是祖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台湾人民是我们的骨肉同胞,尽早实现台湾与祖国大陆的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
板书:第四节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自主学习,初步感知
板书:一、自然特征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66——67页图文内容,找出台湾省位置、范围并归纳自然地理特征。
位置
范围
地形
气候
河流
学生自主学习后展示
位置
北临东海,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北回归线穿过台湾岛中部,大部分属于亚热带和热带。
范围
台湾省包括台湾岛,以及附近的澎湖列岛、钓鱼岛等许多小岛。
地形
平原和山地为主
补充:台湾山脉纵贯南北,主峰玉山海拔3952米,是我国东部最高峰,平原主要分布在西部沿海地区。(教师展示玉山的景观图片)
追问:受地形的影响人口的分布有什么特点呢?结合图7.42来回答。(教师出示图7.42)
拓展:台湾98%的人口是来自大陆的汉族,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台湾原住民族高山族。
气候
(展示我国气候类型图)请学生说出台湾主要的气候类型。
追问:读图7.43,观察台湾岛的年降水量和年平均气温有何特点?
气候小结: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冬季温暖,夏季炎热,雨量充沛,夏秋多台风和暴雨。
追问:等温线的分布有什么规律?说明台湾地势有怎样的特点?
河流
请学生结合图7.43思考,台湾的地形、气候特点对河流会有什么影响?
河流小结:河流短急,呈放射状,水能丰富。
补充:最长的河流为浊水溪
过渡:台湾地理位置优越,自然环境复杂多样,是个美丽的地方,岛上的风景名胜不胜枚举,如阿里山云海,台湾最高峰玉山,澎湖湾双心石沪以及日月潭、野柳地质公园。不仅如此,台湾更是个资源众多、物产丰富的地方。
板书:二、美丽富饶的宝岛
(教师展示课本68页图7.46,引导学生认识)
台湾岛的森林、矿产和水产资源十分丰富被誉为“祖国东南海上的明珠”。岛上森林面积广阔,有着“亚洲天然植物园”的美誉。樟树是台湾最著名的树种,樟树全体均有樟脑香气,可提制樟脑和提取樟油。台湾有世界最大的樟树带,樟脑年产量很大,有“樟脑王国”之称。红桧是台湾特有的珍贵树种,高可达60余米,胸径达6.5米,是仅次于美国加州"世界爷"--红杉的又一种大树,因此被称为"亚洲树王",在台湾又尊称为"神木"。红桧产于台湾中央山脉、阿里山、北插天山等地,红桧可供做中高海拔的造林树,庭园树,风景树,行道树以及平地庭园,盆景用树,但已濒临绝种。(教师点击景观图片,介绍这两种台湾著名的树种)
过渡:不仅如此,台湾岛还有很多美称,请大家齐读课本69页表7.2中台湾的美称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台湾的美丽富饶。(教师先配以图片讲解“东方甜岛”“水果之乡”“兰花之乡”,然后让学生填“海上米仓”、“植物王国”的含义。)
请你解释以下美称的含义。
美称
含义
东方甜岛
台湾盛产甘蔗
海上米仓
水稻产量高
追问:为什么?
水果之乡
盛产热带、亚热带水果,种类多,产量大(图片展示台湾常见的水果)
兰花之乡
广泛种植兰花,种类多,产量大(图片展示台湾的兰花种类多、产量大)
植物王国
植物种类多,数量大
追问:为什么?
小结:可见正是因为气候终年湿热,水热资源充沛;地形多样、山地垂直分异明显;土壤肥沃,才使得台湾物产如此丰富。不愧为祖国的宝岛,东南海上的明珠!
过渡:丰富的资源,优越的位置为台湾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台湾经济发展的历程和特点。
合作探究,展示交流
(展示课本70页图7.48)
20世纪50年代,台湾经济以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为主,60年代开始,台湾利用自身优势和条件,重点发展了出口加工工业,形成“进口——加工——出口”型的经济,与国际市场紧密相联系,称之为外向型经济。
阅读课本第69—70页图文资料,完成70页的活动题。
1、思考台湾经济发展各阶段的特点?
(将括号内备选答案的代号填写在表7.3的适当空格中。)
2、按提示归纳台湾经济发展的特点。
20世纪50年代以来,台湾出口产品的经济技术水平,越来越高;台湾出口产品的附加值 ;台湾出口产品的劳动力投入 。 。
3、台湾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学生合作回答
小结:出口贸易一直是台湾重要的经济命脉,祖国大陆是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是台湾发展的坚强后盾。
回顾总结,感悟收获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神圣领土的一部分,台湾人民是我们的骨肉同胞。大陆和台湾并不遥远,海峡两岸人民正渴望早日团聚,实现国家的和平统一。
梯度检测,巩固提高
习题集
观看视频
学生阅读课本,自主学习,填写表格
台湾岛居民主要分布在靠近西部海岸的狭长的平原地带,中东部山地人口稀少。
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
年降水量明显高于我国东部沿海的大部分地区,有些地方(火烧寮)甚至高达6000mm以上,绝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在8到20℃之间。
受地形影响,等温线的分布呈环状,海拔越高气温越低;说明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因此河流呈放射状;受气候影响河流水量充足,加上地势落差大,所以河流短急,水能丰富。
西部沿海地区地形平坦,气候温暖湿润,水热充足。
从气候、地形等方面回答
1、第一阶段:初级产品,原料密集型产业
第二阶段:普通工业产品,劳动密集型产业
第三阶段:高附加值产品,技术密集型产业
2、填空答案:
越来越大;越来越少
3、大量受过教育和培训的劳动力,海岛多港口,吸收外国资本,大力建设出口加工区等等。
板
书
设
计
第四节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不可分割的领土
美丽富饶的宝岛
外向型经济
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出口加工业→高新技术
课后作业
教
后
反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