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8下地理 8.1西北地区 自然特征与农业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8下地理 8.1西北地区 自然特征与农业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02-08 10:57: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八章第一节西北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为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第一节的内容,课时安排为一课时。是学生在学习了中国地理差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学习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之后的探究学习。通过本课的学习,一方面加深了学生对西北地区地域差异的认识和了解,有助于学生掌握不同的自然环境特征对生产生活的影响。为西北地区经济发展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增强了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并使学生进一步学会分析和认识一个地区区域特征的方法,提高对比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在地图上说出西北地区的位置和范围;掌握西北地区气候、地形、自然景观等自然环境特征;了解西北地区干旱对农牧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读图和用图的能力,学会分析区域特征的能力,提高对比区域差异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 “西北地形图”明确西北的地理位置,地形;通过对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的分析,结合西北地区的位置图,得出西北地区干旱的自然特征及成因; 结合课本,分析新疆古老的灌溉系统——坎儿井;根据以前所学的中国地理要素的知识和分析区域特征的方法,归纳出西北地区自然地理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生活的影响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爱国主义和热爱边疆的情怀;通过“干旱”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构建人地和谐发展的理念。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有一定的地理知识积累,初步掌握了中国自然概况及中国的自然资源,经济发展状况。学习区域地理具有初步的学习方法,认识某一区域,首先认识是地理位置,分析自然特征,然后是经济发展条件,在发展中存在哪些问题,最后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和策略。但相对于生长在北方地区的八年级学生,对西北地区缺少感性认识,平时了解不多,需要老师在教学从生活中增加一些相关的图文资料,以激发学习兴趣。所任教班级八年级学生基础较好,大多数学生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合作探究的能力,主动参与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1.西北地区自然环境特征及自然景观变化规律及原因。
2.西北地区农牧业的特点。
四.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小组合作探究
五.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
多媒体播放西北地区自然景观图片
[师]你知道这些图片反映的是我国哪个地区的自然景观吗?
学生来说??西北地区
[师]这节课我们就共同走进西北地区,感受西北地区独特的自然与人文状况。
2.学习目标
多媒体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找一位同学来读学习目标,强调出本节的重难点。
3.自然环境
[师]学习区域地理首先我们要明确这个区域的位置和范围才能了解其内部自然环境。
1)位置和范围
读图8.3完成以下问题
多媒体展示?西北地区地形图:
1.读图8.3,用笔在图中标记出能表示西北地区位置的地理事物,描述其地理位置。
2.读左图,说明西北地区位于我国三级阶梯中的哪一级阶梯?
学生回答,其他同学做出评价补充,师小结。
2)地形
多媒体展示西北地区地形图,自主读图找出主要地形区概括地形特点。
学生指图说出,其他同学补充评价,师小结。
过渡:在西北广阔的高原和盆地间又呈现出怎样的自然景观呢?
3)自然景观
多媒体展示?西北地区自然景观图片
思考:本区主要的自然景观是什么?为什么?
荒漠和草原,与本区气候有关,那么本区的气候有时怎样的呢?
4)气候、景观变化
多媒体展示中国降水分布图、乌鲁木齐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
自主读图评价西北地区气候特征,同桌相互交流。
学生到屏幕前指图说明,其他同学补充,教师点拨。
通过分析乌鲁木齐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帮助学生认识到本区气温年较差大,突出气候的大陆性。本区气温不仅年较差大日较差也很大,本区有句俗语“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总体来看本区气候干旱,为什么那么干旱呢?
小组探究讨论:为什么西北地区气候干旱?
结合多媒体提供的地图,学生到屏幕前指图交流展示,其他同学补充,师点拨总结:西北地区距海较远,并且被山岭重重阻隔,湿润气流难以到达,因此,这里的降水比较少,气候干旱。
转承:西北地区气候干旱,但由于东西跨度大,其干旱程度也存在差异从而导致自然景观也存在差异,下面我们通过73页的活动题来探究本区景观变化规律及原因。
先自主完成活动题目,然后同学交流研讨。学生交流展示,师小结归纳:由于本区身居内陆距海遥远再加上高大山脉的阻隔,使得本区降水由东部向西部逐渐递减,气候越往西越干旱,因此也使本区植被出现由草原到荒漠草原再到荒漠的过渡景观。
大家再来仔细观察这幅图,西部新疆省区降水量都是在50mm以下吗?哪写地区不是,为什么?
呈现本区降水分布图和地形图,学生对比观察来说明。
师小结:在本区的天山山地和阿尔泰山山地地区降水比较多能达到400mm,主要是由于山地地区气流上升能够形成地形雨。
过渡:干旱的气候不仅影响了本区的植被景观也影响了和河流。
5)河流
多媒体展示西北地区地形图,读图找出本区主要的河流,评价河流特点。
学生到屏幕前画出主要河流,概括河流特点,师评价小结:河流较少,多为内流河,是我国主要的内流区。
过渡:干旱的气候不仅对自然环境的其他要素产生影响,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下面我们来了解下本区的农业。
4.农业
本区主要的农业类型是什么?为什么?
畜牧业,由于本区干旱,水资源缺乏,降水难以满足农作物生长,只能满足牧草生长,因此本区畜牧业发达,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
1)??畜牧业
多媒体展示图8.5西北地区主要牧区和畜种的分布图
读图找出:西北地区主要的牧区?
多媒体展示本区两种类型的牧场图片,读图说明两种牧场类型以及成因。
学生交流,师点拨:以贺兰山为界,以东降水较多,地表水源比较丰富,分布有呼伦贝尔大草原、锡林郭勒草原等多个大型优质牧场,草质较好形成了温带草原牧场,贺兰山以西降水较少多为戈壁、沙漠,畜牧业受到影响,多分布在降水较多的山麓地带,形成了山地牧场。
牧场类型不同,畜种也不相同,多媒体展示本区优良畜种三河马、三河牛、宁夏滩羊、新疆细毛羊图片。
问:西北地区是不是只有畜牧业,就没有种植业了吗?
2)灌溉农业
自主阅读75页文字及图8.7,说明本区发展种植业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学生交流说明,师小结。
本区气候干旱,天然降水少,难以满足农作物生长,水是制约本区种植业发展的限制因素,因此只有在有水的地方才能发展灌溉农业,可以利用哪些水来灌溉呢?
河水、高山冰雪融水、地下水
多媒体展示图8.7西北地区灌溉农业区的分布
读图找出主要的灌溉农业区,说明灌溉农业区的分布特点。
学生到屏幕前用白板笔圈出主要的灌溉农业区
小结:灌溉农业区主要分布在有河流灌溉的地区(黄河水灌溉的河套平原、宁夏平原)、山麓地带(河西走廊、天山山麓)。
5.梳理归纳
利用白板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6. 评价园地
1.西北地区的地面植被,由东向西,大体为:( D ?)
A.荒漠→荒漠草原→草原
B.荒漠→草原→荒漠
C.草原→荒漠→草原
D.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2.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最直接的灌溉水源是:( A )
A.河水? B.湖水 C? .地下水 D.雨水
3.西北地区许多地方不能种植农作物,其主要原因是:( C )
A.当地气温太低
B.当地人口稀少,劳力不足
C.当地年降水量太少
D.当地土壤肥力不足
4.关于西北地区地形特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C )????
A.地形以高原和山地为主
B.地形以高原和平原为主
C.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
D.地形以平原和盆地为主
7.课下作业
高效图析导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