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2017部编)第一单元口语交际:应对课件(共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下册(2017部编)第一单元口语交际:应对课件(共2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19.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3-06 22:38: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应 对
第一单元 口语交际
学习目标
1.了解常见的交际场合该应用的应对技巧;
2.结合名人典故或生活实例,训练基本的应对技巧;
3.通过学习,提升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
从小故事说起……
有一天,德国诗人歌德在魏玛公园散步。不料,在一条小道上遇到了一个对他怀有敌意、贬低他作品的文艺批评家。真是冤家路窄,这条狭窄的过道,只能通过一个人。两人面对面僵持了几秒钟,那个批评家傲慢地开口了:“我从不给蠢货让路!”歌德平静地看了看那个人,回应道:“我却正好相反。”说完,微笑着退到一边。
这就是巧妙应对的例子,相信每个人读后,都会为歌德的机智会心一笑。那么什么是应对呢?
阅读短文1-2小节,回答:什么是应对?
应对就是对别人所说的话做出回应,或对别人提出的问题给予回答。
广义的应对应该包括聊天、问答、讨论等中的回应,这里则主要指面对别人的调侃、质疑、诘问、挑衅时随机应变的话语能力。
到文本中发现……
前提:巧妙应对的前提是,认真倾听对方的话语,能够准确理解对方的意图,把握对方的观点态度。
在此基础上,如果能够依据当时话语情境,快速调动思维,迅速做出反应,就能够随机应变、巧妙应对了。
阅读短文2、3、4小节,回答:怎样做到随机应变、巧妙应答?
到文本中发现……
首先,应判断对方的态度。
对方的态度不同,应对的方式也应不同。
对于一般性提问,就客观的回答。
如果是善意的玩笑,就报以善意的幽默、自嘲。
如果相反(恶意讥讽刁难),则积极应对,给予有力回应。
《萧伯纳被撞》就是善意的幽默、自嘲,巧妙应答的典型例子。
《陈太丘与友期行》就是机敏,针锋相对,有理有据反击应答的典型例子。
怎样做到随机应变、巧妙应答?
到文本中发现……
其次,要掌握一定的应对技巧。特别是面对一些特殊场合,就要注意运用一些应对技巧。比如:一个外国友人曾问周恩来总理:“你们中国一共有多少钱?”周总理想了想,说:“我们中国一共有18元8角8分。”因为当时中国的人民币面值是10元、5元、2元、1元、5角、2角、1角、5分、2分、1分,合起来正好是18元8角8分。这一应对,巧妙机智,巧换概念,避免了尴尬。
常用的应对技巧有:自嘲、归谬、巧换概念、针锋相对、转换话题。
怎样做到随机应变、巧妙应答?
到文本中发现……
课外积累展示:古今中外应对轶事
晏子使楚
纪筠跳江
汗不敢出
慈禧赐福
周总理的派克笔
马克吐温道歉信
萧伯纳与胖富翁
到课本外拓展……
纪晓岚的轶事
有一天乾隆想作弄一下纪晓岚,问“何畏忠孝”?
纪晓岚随口答:“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谓之忠孝。”
乾隆接着说:“那我现在要你就去死。”
纪晓岚一听知道自己上了乾隆的当,就赶紧跑出去“寻死”。
过了很久,纪晓岚满头大汗跑了回来。
乾隆问“你为什么不去死?”
纪晓岚回答:“我跑到江边刚想跳江自尽,这时屈原过来了,他说我如果就这样死了是对不起皇上,屈原当时路江自尽是因为当时皇上是一位昏君,而当今的乾隆是一位开明的圣君,我这么一死会给皇上带不骂名的,所以我就回来了!”
归谬
魏文帝(曹丕)听说钟毓、钟会人漂亮,才学也出众,下令召见他们。召见时,钟毓十分紧张,脸上出汗,文帝问他:“你的脸上为什么出汗呢 ”钟毓不失机智,应道:“天子威严,心中紧张,所以汗如水出。”而钟会镇定自若,脸上一点汗也没有。文帝问他:“你为什么没有流汗呢 ”钟会的回答更巧妙,说:“ 。”
天子威严,心中紧张,汗流不出来
自嘲
慈禧太后特别喜欢听京剧,也就常赏赐那些唱念坐打俱佳的艺人一点东西。有一次,慈禧太后看完著名演员杨小楼的戏后,把他召到眼前,指着满桌子的糕点说:“这些都赐给你,带回去吧!”
走南闯北、善于察言观色的杨小楼看到今天慈禧太后老佛爷的心情还不错,于是心里面想,早就听说太后老佛爷写的“福”字不错,何不趁机讨要一幅字呢?杨小楼心里面是这么想的,于是乎他一边叩头谢恩,一边壮着胆子说:“叩谢老佛爷,这些贵重之物,奴才不敢领,请……另外恩赐点……”
“要什么?”看来,今天慈禧太后老佛爷的心情还真是不错,居然没有发怒。
这个时候的杨小楼又叩头说:“老佛爷洪福齐天,不知可否赐个‘福’字给奴才。”慈禧太后老佛爷听了,一时高兴,便让太监捧来笔墨纸砚,举笔一挥,就写了一个“福”字。
站在一旁的小王爷,看了看太后老佛爷写的字,悄悄地说:“福字是‘示’字旁,不是‘衣’字旁!”杨小楼一看,心想这字写错了,若拿回去必遭人议论,岂非是欺君之罪?不拿回去也不好,慈禧太后一怒就要自己的命。要也不是,不要也不是,他急得直冒冷汗。
气氛一下子紧张起来,慈禧太后也觉得挺不好意思,既不想让杨小楼拿走错字,又不好意思再要过来。
旁边的李连英脑子一动,笑呵呵地说:“ "杨小楼一听,脑筋转过弯来,连忙叩首道:“ !"慈禧太后正为下不了台而发愁,听这么一说,急忙顺水推舟,笑着说:"好吧,隔天再赐你吧。"就这样,李连英为二人解脱了窘境。
老佛爷之福,比世上任何人都要多出一'点'呀!
老佛爷福多,这万人之上之福,奴才怎么敢领呢
巧换概念
周恩来总理轶事
一位美国记者在采访周总理的过程中,无意中看到总理桌子上有一支美国产的派克钢笔。那记者便以带有几分讥讽的口吻问道:“请问总理阁下,你们堂堂的中国人,为什么还要用我们美国产的钢笔呢 ”周总理听后,风趣地说:“谈起这支钢笔,说来话长,这是一位朝鲜朋友的抗美战利品,作为礼物赠送给我的。我无功受禄,就拒收。朝鲜朋友说,留下做个纪念吧。我觉得有意义,就留下了这支贵国的钢笔。”美国记者一听,顿时哑口无言。
什么叫自搬石头砸自己的脚?这就是一个典型事例。这位记者的本意是想挖苦嘲讽周总理:你们中国人怎么连好一点的钢笔都不能生产,还要从我们美国进口。结果周总理说这是朝鲜战场的战利品,反而使这位记者丢尽颜面。
转换话题
马克·吐温轶事
马克·吐温有一次因为看不惯国会议员在国会通过某个法案,因此在报纸上刊登了一个广告,上面写着:“国会议员有一半是混蛋。”报纸一卖出,许多抗议电话随之而来,这些国会议员可不认为自己是混蛋,纷纷要求马克吐温更正。马克吐温于是又刊登了一个更正:“我错了,国会议员,有一半不是混蛋。”
自嘲
萧伯纳轶事
萧伯纳是英国现代杰出的现实主义戏剧作家,是世界著名的擅长幽默与讽刺的语言大师。萧伯纳在一次晚会上坐在一旁想着心事。一个胖富翁对他的沉思很好奇,走过去对萧伯纳说:“萧伯纳先生,我出一块钱想打听您在想什么,行吗 ”萧伯纳抬头看了一眼富翁,稍加思索后说:“我现在想的东西不值一块钱。”富翁更加好奇了:“那么,您现在究竟在想什么呢 ”萧伯纳笑了笑说道:“我想的东西就是您呀!”
一天,瘦削的萧伯纳碰到一位大腹便便的商人,商人讥讽道:“看见你,人们会以为英国发生了饥荒!”萧伯纳回击道:“看见你,人们就会明白饥荒的原因。”
巧换概念
针锋相对
在实践活动中巩固……
(一)思考下列的对话是运用了什么应对技巧。
(1)一个年轻的画家拜访德国有名的画家阿道夫 门采尔,向他诉苦说:“我真不明白,为什么我画一幅画只用一会儿功夫,可卖出去要整整一年?”“请倒过来试试吧!”门采儿认真地说,“要是你花一年的功夫画它,那么只用一天的功夫你准能卖出去。”
技巧:
巧换概念。
(2)一个年轻的科学工作者希望加入爱迪生实验室。他诚恳地对爱迪生说:“我有一个伟大的理想,要发明一种万能溶解剂——它能溶解一切物质。”“万能的溶解剂吗?”爱迪生吃了一惊,“那么,你打算把它放到什么容器里?”
技巧:
(3)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很检朴,常常戴着一顶破旧的帽子在街上行走。有个路人嘲笑他:“你脑袋上面那个破玩艺是什么?能算是帽子吗?”安徒生回敬道:“你帽子下面那个玩艺是什么?能算是脑袋吗?”
技巧:
归谬。
针锋相对。
在实践活动中巩固……
(二)以小组为单位,任选下列一种情境(也可自己设计情境),自主设计流程,分配角色,合作完成口语交际活动。
情境一: 近几年,一些地方计划增加中高考语文试卷的分值。对此,支持和反对的人都不少,市电视台正在制作一期关于这一问题的节目,邀请几位赞成“语文加分计划”的嘉宾(包括教育专家、教师、家长和学生)接受现场和电视机前观众的提问。
在实践活动中巩固……
情境二:某中学【评选出了五名不同年级的“读书之星”,他们在读书方面各有高招,对选书、读书、用书也有自己的见解。颁奖之前,学校安排这五名同学参加全校大会,与同学们面对面交流,并回答大家的问题。
在实践活动中巩固……
提示:
1.自主准备与所选情境相关的资料,揣摩自己扮演的角色,为活动做好准备。
2.活动时要突出应对的特点,发问者的问题可尖锐些,被问者的回答应机智、巧妙。注意不要把应对变成谈话、讨论或辩论。
3.要记录活动的过程,最好能够先写下提纲。活动结束后,参照记录总结应对的策略和技巧,再在学习生活中实践、展示、交流。
在实践活动中巩固……
各小组活动展示
谨记:坚守自尊、善待他人、有礼有节
切忌:自作聪明、尖酸刻薄、巧言令色
如何做好应对?
核心素养要点中,有这样的要求:“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遇到一般询问时,你要客观应对,让人放心;
遇到善意玩笑时,你要幽默应对,让人开心;
遇到刁难难看时,你要善于应对,巧妙用心;
生活,会因为你的应对智慧而更加丰富多彩!
课后作业
思考:继续思考几种应对方法在实际情境中的应用方法。
书面:把口语交际活动中的情境设计写在阅读积累本上。
积累:继续搜集古今中外应对技巧经典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