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23课出师表课件(4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23课出师表课件(4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4.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2-08 14:54:31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课件49张PPT。出 师 表诸葛亮夜半挑灯更细看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书愤》出师一表千载无远比管乐盖有余《武侯书堂》出师一表通今古《病起书怀》组合下列对联,并找出相应的出处: “表”是古代臣下向君王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诸葛亮向刘禅上书说了哪些“大”事崩殂( ) 疲弊( )
陛下( ) 恢弘( )
妄自菲( )薄( )
以塞( ) 驽钝( )
陟( )罚臧( )否( )
裨( )补阙( )漏cúbìbìhóngfěibósènúzhìzāngpǐbì quē读准字音
郭攸( )之 费祎( )
行( )阵和睦
长( )史 猥( )自
夙( )夜忧叹
以彰其咎( ) 咨诹( )
以遗陛下( )
斟( )酌( )损益yōuyīhángzhǎngwěisùjiùzōuwèizhēnzhuó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疏通课文 先帝创建统一全国的大业还没有完成一半,就中途去世了。现在天下分裂成三国,我们蜀国贫困衰弱,这真正是形势危急、决定存亡的关头啊。可是,侍卫大臣们在宫廷里毫不懈怠,忠诚的将士们在边境上奋不顾身,这是因为他们追念先帝特殊恩典,想要在陛下身上来报答。(陛下)实在应该广泛的听取意见,发扬光大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振奋有抱负的人们的志气,而不应当随便看轻自己,说一些不恰当的话,以致堵塞人们向您竭诚进谏的道路。 第一段分析不利因素
先帝崩殂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有利因素
不懈于内忘身于外结论:
诚宜……
不宜……(正反对比)(广开言路)
开张圣听第一条建议危急存亡追殊遇
报陛下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宫廷和朝廷的人,都是国家的官员,提升、惩罚、表扬、批评,(标准)不应当有差别。如果有做坏事、触犯法令以及尽忠办好事的人,应当交给各主管部门决定对他们的惩罚和奖赏,来显示陛下公平严明的治理,而不应当有偏袒和私心,造成宫廷和朝廷有不同的法制。
第二段分析宜:俱为一体,付 有司论其刑赏不宜:异同,偏私, 内外异法以昭陛下
平明之理(目的)第二条建议严明赏罚(赏罚公平)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都是善良诚实的人,志向和心思都忠贞纯正,因此先帝把他们选拔出来留给陛下(使用)。我以为宫中的事情,不论大小,都拿来跟他们商量,然后实行,就一定能够补救缺点,防止疏漏,得到更多的成效。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将军向宠,性情善良,做事公正,对军事精通熟练,从前试用他的时候,先帝曾称赞他有才干,因此大家商议,推举他做中部督。我认为军队中的事情,都可以拿来跟他商讨,就一定能使部队团结一心,把才能高的和才能低的都安排得当。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先汉兴旺发达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后汉倾覆衰败的原因。先帝在世的时候,每逢跟我谈论这些事情,没有一次不对桓、灵二帝的做法感到痛心遗憾的。侍中、尚书、长史、参军这些人都是正直、有才干而且能以死报国的臣子,希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这样汉朝的兴隆就为期不远了。分析第三四五段宫中之事营中之事先帝简拔之臣裨补阙漏
有所广益先帝称能之臣行阵和睦
优劣得所荐贤臣亲贤臣,远小人先汉兴隆亲小人,远贤臣后汉倾颓正反历
史教训引教训(亲贤远佞)
亲贤臣,远小人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第三条建议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我本来是平民,亲自在南阳耕田,只想在乱世中保全自己,不谋求在诸侯那里扬名做官。先帝不嫌我地位低微,见识浅陋,降低自己的身份,三次到茅庐来探望我,向我询问当代的大事,我因此十分感动而奋发,就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后来遇到严重挫折,在兵败的时候接受重任,在危难的关头奉命出使,从那时到现在,已经有21年了。
第六段分析1、叙己志向:身份,生活,追求—品格高远2、三顾草庐:求贤若渴 礼贤下士—由是感激3、叙共患难经历:创业艰难—效忠心愿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帅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先帝知道我做事小心谨慎,所以临终时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接受遗命以来,我日夜忧虑叹息,唯恐先帝的托付不能实现,以致损伤先帝的知人之明,所以我五月渡过泸水,深入到寸草不生的地方。现在南方已经平定,兵员装备已经充足,应当激励、率领全军将士向北方进军,平定中原,让我能用尽自己平庸的才智,铲除奸邪凶顽的敌人,恢复汉家的基业,回到旧日的都城。这就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尽忠陛下的职责。至于权衡事情的得失利弊,毫无保留的向您提出忠诚的建议,那就是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责任了。 第七段分析1、叙托孤之事,提挈全段2、受命以来的心情、行动3、北定中原,兴复汉室——出师目标4、补笔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希望陛下责成我实现讨伐曹魏、复兴汉朝的大业,如果不能实现就治我的罪,来禀告先帝在天之灵。如果没有发扬美德的建议,就应当责备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怠慢,指明他们的过失。陛下也应当亲自多加考虑,(向他们)询问治国的正确道理,认识、采纳正确的意见,深切的追念先帝的遗命。(这样)我就受恩感激不尽了。
现在我就要远离陛下,面对着这篇表章,我泪流满面,不知说了些什么。
?
第八段分析(1)为坚定刘禅支持北伐,完成父业的志向,诸葛亮率先立下军令状:“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表现了以身许国的意志和决心。
(2)一生谨慎的诸葛亮,在即将“远离”之际,仍不放心,于是从对自己、对群臣、对后主三方面提出要求,由己及人,情词恳切,真是语重心长。
(3)这一段起到总览全篇的作用,把进谏与出师两部分内容合拢在一起。至此全文主旨已清楚:修明内政,北定中原。
第9段:结束语。
短短三句乃全从肺腑流出,充满了不胜依依之情。
以上6~9段诸葛亮着重叙自己以身许国的经过和准备出征的计划、安排,从叙述中充分表露自己勤劳国事,鞠躬尽瘁的一片忠忱,以创业之艰感动后主,并激励其发愤图强。
《后出师表》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1、诸葛亮在什么情况下写这篇《出师表》?
2、诸葛亮为什么要写这篇《出师表》?
3、诸葛亮如何写这篇《出师表》?读透课文 “章武(刘备即帝位后的年号)三年(即公元223年)春。先主于永安宫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指刘禅,即阿斗)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勒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问题探究一 诸葛亮认为陛下在哪些方面比不上先主?刘备
人格
魅力志向远大
坚忍不拔
诚信仁义
知人善用
用人不疑
虚怀若谷
……问题探究二 诸葛亮要率师北伐,他对刘禅有哪些不放心的?因此他才写《出师表》来叮嘱刘禅。1、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2、偏私,使内外异法也。3、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问题探究三诸葛亮其实是向刘禅提出了哪几条治国建议?开张圣听刑赏平明亲贤远佞晓之以理
动之以情第一条建议第二条建议第三条建议思考:文章由劝谏转入自叙生平,初看似与出师无关,但进一步推敲,却可看出作者的良苦用心,这样写,好处何在?你看出来了吗?结构脉络部分 段落 要点 表达方式1广开言路2赏罚分明3、4、5亲贤远佞一6叙述经历:三顾茅庐7效忠心愿:报先帝 忠陛下二8、9归结责任,结束全篇三寓情于议寓情于叙抒发感情思路:以“出师” 为中心
首先,危急形势下出师,提出治国建议;
然后,陈述出师理由,表达感激之情效忠心愿;
最后,要求批准出师,表达出师决心。⑴ 东坡有云:“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
⑵ 有人说读《出师表》,脑海里总会浮现出一位温柔敦厚、忠义凛然的“良臣”面对君主慷慨陈词,眼泪直淌,文武百官一旁屏息聆听,不时颔首赞许的动人场面。
⑶ 文中“报先帝,忠陛下”的思想感情贯穿全篇,字里行间洋溢着对刘备父子的无限忠诚,你能读出来吗?为了能使刘禅感动,所以不但导之以理,而且动之以情,可谓忠言不逆耳,语气上既恭敬又恳切,充满谆谆嘱咐,你能读出来吗?表情朗读 下边一副对联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你能说出描写了他的哪些具体的事件吗?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裨补阙漏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阙,通“缺”,缺点。有,通“又”,表余数。通假字分类积累
古义:
今义:
古义:
今义:痛心遗憾。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非常憎恨。贫民百姓。
臣本布衣。布做的衣服。痛恨布衣古今异义古义:
今义:
古义:
今义:卑鄙感激身份低微,见识短浅。
先帝不以臣卑鄙。(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感动,激奋。
由是感激。因对方的好意或帮助而对他产生好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不效则治臣之罪。
感激
由是感激。
臣不胜受恩感激。 重任。实现、完成。感动,激奋。感谢。一词多义以光先帝遗德 ( )
策之不以其道( )
悉以咨之( )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 )
不以物喜( )
以塞忠谏之路也( )
固以怪之矣( )用来根据拿拿因为以致同“已”,已经以光先帝遗德
恢弘志士之气
此皆良实
优劣得所光,名词用作动词,发扬光大。恢弘,形容词用作动词,发扬扩大。良实,形容词用作名词,善良诚实的人。优劣,形容词用作名词,才能高的和才能低的人。词类活用亲贤臣
远小人
攘除奸凶
则责攸之、讳允等之慢。 亲,形容词用作动词,亲近。远,形容词用作动词,疏远。奸凶,形容词用作名词,奸邪凶顽的人。慢,形容词用作动词,怠慢。文中隐藏了许多成语,能找出来吗?妄自菲薄 三顾茅庐 不知所云引喻失义 作奸犯科 苟全性命
裨补阙漏 指日可待 察纳雅言
斟酌损益 感激涕零 好聪明!
1、背诵《出师表》前5段。
2、比较阅读《进(诸葛亮集)表》。
3、以“我眼中的诸葛亮”为题,写一篇500字左右的小作文。作业布置 亮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器,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时人异焉。遭汉末扰乱,随叔父玄避难荆州,躬耕于野,不求闻达。时左将军刘备以亮有殊量,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亮深谓备雄姿杰出,遂解带写诚,厚相结纳。及魏武帝南征荆州,刘琮举州委质,而备失势众寡,无立锥之地。亮时年二十七,乃建奇策,身使孙权,求援吴会。权既宿服仰备,又睹亮奇雅,甚敬重之,即遣兵三万人以助备。备得用与武帝交战,大破其军,乘胜克捷,江南悉平。后备又西取益州。益州既定,以亮为军师。将军备称尊号,拜亮为丞相,录尚书事。及备殂没,嗣子幼弱,事无巨细,亮皆专之。于是外连东吴,内平南越,立法施度,整理戎旅,工械技巧,物究其极,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惩,无善不显,至于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强不侵弱,风化肃然也。比较阅读 当此之时,亮之素志,进欲龙骧虎视,苞括四海,退欲跨陵边疆,震荡宇内。又自以为无身之日,则未有能蹈涉中原、抗衡上国者,是以用兵不戢,屡耀其武。然亮才,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而所与对敌,或值人杰,加众寡不侔,攻守异体,故虽连年动众,未能有克。昔萧何荐韩信,管仲举王子城父,皆忖己之长,未能兼有故也。亮之器能政理,抑亦管、萧之亚匹也,而时之名将无城父、韩信,故使功业陵迟,大义不及邪?盖天命有归,不可以智力争也。
(选自晋·陈寿《进(诸葛亮集)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