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5张PPT)
人教版初中生物七下精品课件
第一章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地球,我的母亲
我过去,现在,未来,
食的是你,衣的是你,
我要怎样才能报答你的深恩?
——郭沫若《女神》
人类从哪里来?
神创论
进化论
米开朗基罗《创世纪—创造亚当》
神创论
达尔文(英国)
19世纪著名的进化论的建立者达尔文提出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进化论
1859年,达尔文出版了《物种起源》
一 书。他在这本书中暗示了他的观点
将 会给人类起源的研究提供重要的思
路和线索。后来他在其他著作中,比
较明确地指出,人类和其他动物一样
是进化来的,并推测人类与大猩猩和
黑猩猩有亲缘关系。当时许多科学家
坚信神创论,因此,达尔文进化思想
的支持者与神创论观点的支持者展开
了激烈的争论。
关于人类起源的辩论,是在科学家赫
胥黎与威尔伯福斯兰教之间进行的。
事情发生在1860年6月牛津大学大不
列颠学会的一次会议上,争论的焦点
是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一书。达尔
文的观点在这次辩论中最终取得了胜
利。 后来,达尔文在比较了人类和类人猿的相似处之后提出,人类和类人猿是由共同的祖先森林古猿进化来的。
森林古猿生存于500万-2000万年以前繁茂的热带森林中。发现于西欧、埃及和印度的中新统和上新统地层中。森林古猿计有十余种,是现代黑猩猩、大猩猩和人类的共同祖先。
观察比较四种现代类人猿与现代人有什么不同
观察比较四种现代类人猿与现代人有什么不同
1、现代类人猿主要分布在什么地区?
2、现代类人猿过着怎样的生活?
3、人类的数量在急剧增加,而类人猿
的数量日益减少,为什么会这样?
4、类人猿在形态结构上确实与人有许
多相似,但究竟在哪些方面和人有
根本的区别呢?
大猩猩生活在非洲西部和东部赤道地区一带
黑猩猩生活在非洲中部和西部的热带森林中
长臂猿生活在南亚、东南亚地区以及我国的云南省
猩猩生活在亚洲的加里曼丹和苏门答腊的热带森林中
现代类人猿主要分布在什么地区?
这四种现代类人猿的生活方式的共同点?
都依靠从森林中获取果实、嫩芽、昆虫等食物生存;
没有制造工具和改善生存环境的能力;
不能进行人类那样的语言和文字交流
人类的数量在急剧增加的原因
类人猿的数量日益减少的原因
人类具有发明和创造各种科学技术的本领,使得人类适应自然环境、改造自然环境、改善生存条件以及利用医药卫生加强自身保健的能力不断加强,这些都促使人类的数量急剧增加。
1.类人猿不具备发明和创造科技的能力;2.人类开发森林,破坏、污染环境
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根本区别主要在于
1、运动方式不同。类人猿主要是臂行;人类则是直立行走
2、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类人猿可以使用自然工具,但是不会制造工具;人类可以制造并使用各种简单和复杂的工具。
3、脑发育的程度不同。类人猿脑的容量约为400ml,没有语言文字能力;人脑的容量约为1200ml,具有很强的思维能力和语言文字能力。
距今300万年前的化石 “露西”(Lucy)少女
少女“露西”及其兄弟
1974年,在埃塞俄比亚东北部阿法尔地区出土了最古老的阿法南猿。其中一位年轻妇女的骨骼,其完整性达到了40%,她就是小巧玲珑的露西,科学家经过复原测算,其身高约1.2米,体重约40千克。
露西的发现者直到今天还一再重申:“虽然后来发现的其他古人类化石被认为比露西更古老,但她在古人类和现代人的出现之间所起到的连接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由于东非由火山灰和火山熔岩构成的地层有利于化石的保存,所以那里就成了文物搜寻者优先追逐的宝地。
在东非,最初生活着更为古老的南猿,阿法南猿正好出现在400万~300万年前的某一段时间内。我们应该把露西及其兄弟们想像成有点儿像带着猿面具的小孩子。他们小而结实,体重30~50千克,直立行走,已能使手转动。南猿总是居住在湖泊和河流附近水草茂盛、灌木丛生的开阔地带,他们一般以水果、种子和块茎为生。他们过游牧生活,男女结成小型的群体,他们之间的合作关系优于我们今天观察到的猴子之间的关系。
距今300万年前的化石
——”露西(Lucy)”少女
1、就“露西”少女的骨骼来看,她的上肢和下肢是否有区别?
2、根据四肢和骨盆的形态,想象一下她的运动方式是怎样的?
上肢较细
下肢粗长
直立行走
距今175万年前的“东非人”
尖锐器
刮削器
1、“东非人”用图中所示的石块做什么?
2、从石块的形状来推测,“东非人”已经具有什么能力?
当作工具,用来
砍砸和削刮物体
具有制造和使
用工具的能力
1、在东非大裂谷地带,发现了许多早期古人类化石,这说明了什么?
东非大裂谷是人类文明最早的发祥地之一 。
2、森林古猿是怎样进化成人类的?
森林 古猿
环境变化 森林减少
下地面生活
现代 人类
继续留在森林
现代 类人猿
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思考:在人类起源和发展的过程中,在哪些方面逐渐发生了变化?
体形:半直立→直立
使用工具:不会→会、简单→会、复杂
着衣:裸体→御寒、遮羞
四个人一起完成
甲:想好一句话(悄悄话)告诉乙。
乙:用表情或动作把这句话的意思传给丙(不能说话)。
丙:用表情或动作把这句话的意思传给丁(不能说话)。
丁:用语言表达丙的意思。
区分事实和观点
1、古人类化石“露西”是在非洲发现的。
2、“露西”生活在300万年前。
3、其他地区没有发现200万-300万年前的古人类化石。
4、其他地区没有200万-300万年前的古人类化石。
5、亚洲的直立人是从非洲迁徙过来的。
北京猿人头盖骨及其复原像
(距今50万—20万年前)
北京猿人于1927年发现于北京周口店一颗牙齿而得名,1929年发现完整的头盖骨,遂闻名于世。北京猿人的特点是头骨最宽处位于左右耳孔稍上,眉脊粗壮向前突出,头骨厚,牙齿粗大,上、下肢与现代人基本相似,身高约1.56-1.57m。北京猿人留有许多灰烬以及烧过的树籽,可见能用火。
日本《朝日新闻》报中刊载的一条消“中国科学院93岁的贾兰坡院士仍没放弃在有生之年找回遗失的‘北京人’头盖骨”,让81岁的日本老人中田光男最终决定公开埋藏在心里53年的秘密。昨天上午,在凯莱大酒店大堂内,这位日本老人手拿他即将完成的回忆录告诉记者,他共写了211页,有关“北京人”头盖骨的内容就占了1/3。中田光男1943年来华,当时任日本关东军武官,在哈尔滨从事搜集研究苏军情报工作。
发现“北京人”
重要线索
2.5万年前的古人类化石在周口店遗址附近的田园洞里被发现!
中国科学院和北京市政府正式向世界宣告了这一喜讯。“山顶洞人”化石1933年首次出土,自1941年在战乱中遗失后,成了世界之谜和人类文明史的遗憾。这次发现使人类隔了62年后重新见到这一时期的人类化石。
1.下列哺乳动物与人类亲缘关系最密切的是( )
A.猕猴 B.长臂猿
C.恒河猴 D.大叶猴
2.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 )
A.长臂猿 B.北京猿人
C.森林古猿 D.类人猿
B
C
3.下列不属于人类特有的特征是( )。
A.有复杂的语言
B.使用工具
C.直立行走
D.大脑发达
B
4.下列动物中不属于类人猿的是( )。
A.长臂猿
B.森林古猿
C.猩猩
D.黑猩猩
B
5.研究结果表明,人和猿的骨骼在结构上几乎完全相同;人和猿的盲肠相似;人和猿的胚胎在五个月以前完全一样……这些事实说明( )。
A.人是由猿进化来的
B.人和猿有共同的原始祖先
C.人比猿高等
D.现代的猿也能进化成人
B
以下是人和大猩猩的骨骼图,请你仔细观察,说说他们的上肢骨和下肢骨是否有区别?根据四肢的骨骼形态说出他们的运动方式有何不同?
大猩猩
人
答案:大猩猩的骨骼上肢比下肢粗长,人的骨骼上肢比下肢细短。他们的运动方式不同,大猩猩适于臂行,人是直立行走。
大猩猩
人
思考题:在现代地球条件下,类人猿会不会进化为人类?
答案:古猿能进化成为人类是由于在当时地球造山运动造成气候变化加剧,导致一些古猿下地生活,与留在森林中生活的古猿形成了地理隔离,最终进化成了人类,而留在森林中的古猿则进化成了类人猿。现代类人猿不可能进化成人类,主要原因首先是进化的基础不同,人类是在古猿的基础上进化成为人类的,现代类人猿经过长期进化已不同于古猿;并且现代的地球条件与当时地球条件不同,不可能与当时地下生活的古猿一样转变成人类。
最大的灵长目动物大猩猩,正日益受到偷猎者的威胁。大猩猩在卢旺达和扎伊尔的栖息地,因这两个国家的内战和人口增长而备受干扰。在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因为热带雨林的面积减少,猩猩的生存空间也越来越小。在马达加斯加,50年前有14种狐猴,现在只剩下5种,而且都在遭受着森林减少和干旱的威胁。
请你根据以上材料,谈谈为什么与人类最为接近的灵长目动物在日益减少?
答案: 灵长目动物的减少是因为人口不断增长、战争不断发生,加之人类不断砍伐灵长目动物赖以生存的森林,以及人类对灵长目动物的乱捕滥杀和干旱等,使得灵长目动物的数量在日益减少。
为什么与人类最为接近的灵长目动物在日益减少?
煮豆燃豆萁,
萁在釜下燃,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人猿同祖,我们应当怎样对待珍稀、濒危的现存猿类呢?
大力保护现代类人猿赖以生存的森林;
建立现代类人猿自然保护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