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科学说课课件- 4.1 昼夜交替现象| 教科版 (共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下册科学说课课件- 4.1 昼夜交替现象| 教科版 (共3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2-08 13:55: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昼夜交替现象
1、教学内容分析 6、板书设计
2、教学目标 7、学生实验单设计
3、教学重、难点 8、教学设计特色 4、教学准备 9、授课预期效果
5、教学过程 10、课后反思
1、教学内容分析
根据视频和图片,启发学生对昼夜交替现象提出多种可能的解释。
通过学生互动小组合作讨论,大胆提出四种假说并对它们进行验证,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积极合作的态度。
2、教 学 目 标
通过师生探讨,初步理解昼夜交替现象与地球和太阳的相对运动有关。
一套自制学具
实验记录单
课 件
教 具
4、教 学 准 备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二)思维碰撞,提出假说;
(三)模拟实验,验证假说;
(四)推理分析,探究真知。
5、教学过程
1、体现我的核心教学理念,运用问题请境教学法让学生身临其境,引导学生感受到日升日落、昼夜变化。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5、教学过程
2、板书昼夜并提出问题:昼和夜的变化有什么规律吗?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5、教学过程
3、得出“交替现象”引出本课课题《昼夜交替现象》并进行板书。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5、教学过程
01 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与 地球 和 太阳 有关。
(二)思维碰撞,提出假说:
5、教学过程
02
认识到地球和太阳在 不断的运动
才会产生昼夜交替现象。
(二)思维碰撞,提出假说:
5、教学过程
(二)思维碰撞,提出假说:
5、教学过程
地球不动,太阳围着地球转。
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
地球自转。
地球围着太阳转,同时地球自转。
(二)思维碰撞,提出假说:
5、教学过程
你打算用什么模拟太阳?用什么模拟地球?为什么?找到相似性。
为了保证实验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我们需要选用什么样的材料来模拟地球和太阳呢?
(三)模拟实验,验证假说:
5、教学过程
(三)模拟实验,验证假说:
5、教学过程
方案设计中要注意的是:①谁动?谁不动?②我们的观测点在哪里?③昼和夜是否出现交替现象?
我们以第一种假说为例,小组内进行实验方案的讨论。你打算怎么设计?你能把你的方案完整的演示给小组内同学吗?
(三)模拟实验,验证假说:
5、教学过程
在合作探究时,小组分工安排:1、2号操作学具,3号进行记录,4号标记观测点,5号引导大家观测,6号准备汇报。
先验证第一种假说:请几个代表上台,利用LED灯和地球仪做模拟实验,得出结论并记录。接着用同样的方法继续验证剩下三种假说。
请学生分小组汇报剩下的三种假说的验证情况,并及时记录。
让学生思考:通过模拟实验,我们有什么发现?哪种假说不符合现实呢?你的理由是什么?
请学生把四种假说分成两类,让学生对下节课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科学的探究欲。
(四)推理分析,探究真知:
5、教学过程
6、板 书 设 计
7、学生观察实验单设计
创设问题情境教学
8、教 学 设 计 特 色
我通过动画,让学生回到久远的过去。在这个情境中,引导学生对昼夜交替现象提出四种假说,激起了学生探究的动机和兴趣,把学生引入“情境-探究-发现”的学习过程中,体现“问题情境”教学的有效性。
创设问题情境教学: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能够很好地重演人类对地球运动的探究过程,完成本堂课的教学目标,从而与下一堂课进行无缝衔接。
9、授课预期效果
10、课后反思
为了让学生能够有效的排除不合理的假说,我们都是给出一些数据。但是这些数据太大、太空洞,能不能有更好的手段来让学生排除这些假说?
昼夜交替现象,研究的对象是太阳和地球,我们在选择模拟它们的材料时,尽量要选择具有高度的相似性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