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 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共3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 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共3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2-09 14:15: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5张PPT。无农不稳 无工不富 无商不活 农业  手工业  商业必修二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发达的古代农业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第一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课标要求】:
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神农氏发明农业的传说:神农氏塑像神农尝百草新郑裴李岗文化遗址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 石磨裴李岗文化 石碾裴李岗文化 石铲裴李岗文化 石镰陕西半坡村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谷子浙江余姚河姆渡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木柄骨耜
右图为谷粒河姆渡文化遗址 稻谷遗存河姆渡文化遗址 碳化的稻谷粒海南岛黎族人火耕之后进行播种的情景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商周时期的青铜农具:粟(小米)稻(大米)黍(大黄米)麦(小麦)桑麻(蓖麻)六畜: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 生产力的发展。
(突出表现为生产工具的改进和施肥、灌溉技术的掌握和提高以及农作物种类的丰富等。)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1、精耕细作的含义 精耕细作是现代人对中国传统农业精华的一种概括,指的是传统农业的一个综合技术体系,包括改善农业环境和提高农作物生产能力的一系列技术措施。精耕细作的基本要求是在遵守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争取高产。
精耕细作是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特点,也是中国古代农业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关键因素。 铁犁牛耕 垄作法
(耕作方法)都江堰耦犁、犁壁
耧车(改进)耕耙耱技术、耕耙技术(耕作技术)代田法
(耕作方法)漕渠、白渠、
龙首渠翻车筒车高转筒车风力水车曲辕犁(完善)一年两熟、2.请仔细阅读课本,完成下面表格。一年一熟 (开始)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小农经济,也可以说是自然经济,它是分散的,且生产出来的产品都用来自己消费或绝大部分用来自己消费,而不是进行商品交换,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但小农经济并不完全等同于自然经济,小农经济强调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而自然经济主要与商品经济相对,小农经济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的背景下,而自然经济早在原始社会就产生了。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合作
探究:1.小农经济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2.小农经济有何特点?
3.我们应该如何正确认识小农
经济的历史地位和作用?①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和普及(生产力的提高)
②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1.形成的原因: 2.特点:①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精耕细作,铁犁牛耕
②自给自足,男耕女织
③脆弱性,分散性,封闭性
④世界领先①是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推动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主要动力;③在封建社会形成和发展时期,基本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②封建王朝主要财源;古代中国一切文明成就的基础;①不利于先进技术的推广和运用;②随着人口增加和土地兼并激化,人地矛盾日益突出,土地过度开垦,导致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 ③在封建社会后期成为阻碍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要因素.课堂小结:发达的古代农业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原始农业商周农业铁犁牛耕耕作技术进步灌溉水平提高评价特点形成条件1.图1到图2的变化,反映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 )
图1 图2
A.铁犁牛耕的出现 B.耕犁技术的成熟
C.精耕细作的开始 D.单位亩产量提高巩固练习2.下列选项中,能反映商朝农耕生产的是( )
殷墟戴刑具陶俑 牛耕图 甲骨文 铁犁
A B C D3.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这句话反映了( )
A.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  
B.手工业经济的生产方式
C.古代妇女的地位较高  
D.商品经济的发达4.唐代诗人白居易在《朱陈村》一诗中写通:“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这段材料反映了古代农耕经济的
①封闭性 ②完善性 ③保守性 ④稳定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