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11张PPT。同步导练/RJ·必修② 生物 经典品质/超越梦想 同步
导练01 遗传因子的发现重难点提示第一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三维目标晨背关键词自主性学习知识点解读温示提馨随堂演练 (点击进入)word板块 温示提馨课时作业1 (点击进入)word板块 课时作业1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一、选择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体没有显现出来的性状称为隐性性状
B.亲本之中一定有一个表现为隐性性状
C.若子代中出现显性性状,则亲代中必有显性性状个体
D.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双亲只具有一对相对性状
解析:隐性性状并非一直不能表现出来,只是在子一代中不能表现;亲本的表现类型可以都是显性,可以都是隐性,也可以是一显一隐;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双亲并非只具有一对相对性状,而是只研究其中的一对相对性状。
答案:C
2.孟德尔做了如图所示的豌豆杂交实验,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①和②的操作同时进行 B.①的操作是人工去雄
C.②的操作是人工授粉 D.②的操作后要对雌蕊套袋
解析:①是去雄,在花未成熟时操作;②是人工授粉,在花成熟时操作,A错误。
答案:A
3.下列各组中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水稻的早熟和晚熟 B.豌豆的紫花和红花
C.小麦的抗病和易感病 D.绵羊的长毛和细毛
解析: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型,水稻的早熟和晚熟是相对性状,A正确;豌豆的紫花和红花是相对性状,B正确;小麦的抗病和易感病是相对性状,C正确;绵羊的长毛和细毛不是同一性状,D错误。
答案:D
4.下列是对“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性状分离现象的假设性解释,其中错误的是( )
A.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
B.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互不融合
C.在配子中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
D.生物的雌雄配子数量相等,且随机结合
解析:高等生物的雄配子数一般远远大于雌配子数。
答案:D
5.以下关于孟德尔对分离现象解释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在配子中单个出现
B.受精时含D的雌配子与含D或d的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
C.遗传因子之间不会相互融合,也不会在传递中消失
D.豌豆(Dd)产生的雌雄配子的比例是1∶1
解析: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中认为,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在配子中单个出现,A正确;受精时含D的雌配子与含D或d的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B正确;遗传因子之间不会相互融合,也不会在传递中消失,C正确;豌豆(Dd)产生的雌雄配子中,D∶d=1∶1,但雄配子数远多于雌配子数,D错误。
答案:D
6.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每次抓取统计过的小球都要重新放回桶内,其原因是( )
A.保证雌雄配子中两种配子的数目相等
B.避免小球的丢失
C.小球可能再次使用
D.避免人为误差
解析:小球重新放回,能保证每次抓取小球时,成对的、控制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分离,形成数目相等的两种配子(小球)。
答案:A
7.豌豆的高茎对矮茎是显性,现进行高茎豌豆间的杂交,后代既有高茎豌豆又有矮茎豌豆,若后代中的全部高茎豌豆进行自交,则所有自交后代中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的比为( )
A.3∶1 B.5∶1 C.9∶6 D.1∶1
解析:高茎豌豆间的杂交,后代既有高茎豌豆又有矮茎豌豆,则说明亲代的高茎为杂合子,则后代中的全部高茎豌豆中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为1∶2,高茎豌豆进行自交时,只有杂合子的自交才会出现矮茎豌豆,比例为2/3×1/4=1/6,则自交后代中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的比为5∶1。
答案:B
8.用纯种高茎豌豆(DD)与纯种矮茎豌豆(dd)杂交,得到的F1全为高茎(Dd),种下F1让其自交得到F2,种下F2豌豆种子,发现F2豌豆植株有高茎和矮茎两种,且高茎∶矮茎=3∶1。关于实现F2中高茎∶矮茎=3∶1的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在F1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形成两种配子 ②含不同遗传因子的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③含不同遗传因子组合的种子必须有适宜的生长发育条件 ④只需要①项条件,而不需要②③项条件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解析:若含不同遗传因子的雌雄配子不能随机结合,或者一些种子由于条件不适宜不能萌发或正常生长,则会影响到最后的统计结果,使得实验很难出现3∶1的比例。
答案:C
9.(2019年广东佛山质检)将基因型为Aa的豌豆连续自交,统计后代中纯合子和杂合子的比例,得到如下曲线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a曲线可代表自交n代后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B.b曲线可代表自交n代后显性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C.隐性纯合子的比例比b曲线所对应的比例要小
D.c曲线可代表自交n代后杂合子所占的比例
解析:基因型为Aa的豌豆自交n代后,隐性纯合子与显性纯合子所占的比例相等,均为b曲线。
答案:C
10.下列各种遗传现象中,不属于性状分离的是( )
A.F1的高茎豌豆自交,后代中既有高茎豌豆,又有矮茎豌豆
B.F1的短毛雌兔与短毛雄兔交配,后代中既有短毛兔,又有长毛兔
C.粉红色牵牛花自交,后代中出现红色、粉红色和白色三种牵牛花
D.黑色长毛兔与白色短毛兔交配,后代出现一定比例的白色长毛兔
解析:黑色兔×白色兔→白色兔,长毛兔×短毛兔→长毛兔,只能说明显隐性,黑色长毛兔×白色短毛兔→一定比例的白色长毛兔属于性状重组,而没有发生性状分离。
答案:D
11.老鼠毛色有黑色和黄色之分,这是一对相对性状,根据下面三组交配组合,判断四个亲本中是纯合子的是( )
交配组合
子代表现型及数目
①
甲(黄色)×乙(黑色)
12(黑)、4(黄)
②
甲(黄色)×丙(黑色)
8(黑)、9(黄)
③
甲(黄色)×丁(黑色)
全为黑色
A.甲和乙 B.乙和丙 C.丙和丁 D.甲和丁
解析:交配组合③说明黑色为显性,黄色为隐性且甲为隐性纯合体,丁为显性纯合体,进一步推测乙、丙为杂合子,故选D。
答案:D
12.某常染色体遗传病,基因型为AA的人都患病,为Aa的人有50%患病,为aa的人都正常。一对新婚夫妇中女性正常,她的母亲是Aa患病,她的父亲和丈夫的家庭中均无该病患者,请推测这对夫妇的子女中患病的概率是( )
A.1/12 B.1/6 C.1/3 D.1/2
解析:该新婚妻子的父亲家族中无该病患者,因此其父亲基因型为aa,该妻子表现型正常,故该妻子的基因型为Aa或aa,比例为1∶2,其丈夫家族中也没有该病患者,其丈夫基因型为aa,他们子女的基因型为Aa的概率为1/3×1/2=1/6,而Aa基因型中患病的占50%,故这对夫妇的子女中患该病的概率为1/6×1/2=1/12。
答案:A
13.(2019年高考·课标全国卷Ⅰ)某种二倍体高等植物的性别决定类型为XY型。该植物有宽叶和窄叶两种叶形,宽叶对窄叶为显性。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B/b)位于X染色体上,含有基因b的花粉不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窄叶性状只能出现在雄株中,不可能出现在雌株中
B.宽叶雌株与宽叶雄株杂交,子代中可能出现窄叶雄株
C.宽叶雌株与窄叶雄株杂交,子代中既有雌株又有雄株
D.若亲本杂交后子代雄株均为宽叶,则亲本雌株是纯合子
解析:窄叶性状个体的基因型为XbXb或XbY,由于父本无法提供正常的Xb配子,故雌性后代中无基因型为XbXb的个体,故窄叶性状只能出现在雄性植株中,A正确;宽叶雌株与宽叶雄株杂交,宽叶雌株的基因型为XBX-,宽叶雄株的基因型为XBY,雌株中可能有Xb配子,所以子代中可能出现窄叶雄株,B正确;宽叶雌株与窄叶雄株杂交,宽叶雌株的基因型为XBX-,窄叶雄株的基因型为XbY,由于雄株提供的配子中Xb不可育,只有Y配子可育,故后代中只有雄株,C错误;若杂交后代中雄株均为宽叶,故其母本只提供了XB配子,由于母本的Xb是可育的,故该母本为宽叶纯合子,D正确。故选C。
答案:C
14.孟德尔探索遗传规律时运用了假说—演绎法,该方法的基本内容是在观察与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问题,通过推理和想象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证明假说。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F2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不是偶然的”属于孟德尔假说的内容
B.“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属于孟德尔假说的内容
C.“测交实验”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进行的检验
D.“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并且位于同源染色体上”属于假说内容
解析:“F2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不是偶然的”属于孟德尔从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A错误;“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属于事实,不是孟德尔的假说,B错误;“测交实验”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进行的检验,C正确;孟德尔并没有提出遗传因子位于同源染色体上,D错误。
答案:C
二、综合题
15.玉米是一种雌雄同株的植物,其顶部开雄花,下部开雌花,玉米黄粒和白粒是一对相对性状(由基因Y和y控制),将纯种黄粒和白粒玉米间行种植(如图),收获时所得玉米粒如下表:
所结玉米粒
白粒
黄粒
白粒玉米果穗上所结的玉米粒
有
有
黄粒玉米果穗上所结的玉米粒
无
有
(1)在玉米中,黄粒对白粒是________性,在黄粒玉米果穗上,黄粒玉米中胚的遗传因子组成是________;白粒玉米果穗上黄粒胚的遗传因子组成是________。
(2)某同学为了获得杂种F1来验证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为准确起见,他应选用上述________玉米果穗上结的________玉米粒来进行播种。杂交实验中,对母本的处理是________。
(3)图中________(填标号)类型的授粉方式的长期进行对植株有利,其原因是________。
(4)玉米作为遗传实验材料有哪些优点?(至少答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由图可知,玉米既可自花传粉,也可异花传粉。由表可知,不论如何传粉,黄粒玉米果穗上没有白粒玉米,白粒玉米果穗上有黄粒玉米,说明黄粒为显性,黄粒玉米植株自花传粉,后代每粒胚的遗传因子组成为YY,异花传粉则为Yy,而白粒玉米果穗上黄粒玉米胚的遗传因子组成为Yy。(2)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用杂合子Yy测交或自交,即用白粒玉米植株上的黄粒玉米来进行播种,这个黄粒一定为杂合子。
答案:(1)显 YY或Yy Yy
(2)白粒 黄粒 套袋、传粉、套袋
(3)Ⅲ和Ⅳ 异花授粉,后代具有更大的变异性和生活力
(4)雌雄同株单性花,避免人工去雄等繁杂的操作;后代数量较多,便于统计学处理;玉米生长期较短,繁殖速度较快;具有稳定的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
16.某中学的同学在高一时用牵牛花做杂交实验,高二时得到子代,结果如下表所示。
父本
母本
子代
一班
1朵红花
1朵红花
298朵红花、101朵蓝花
二班
1朵蓝花
1朵蓝花
红花、蓝花(没有意识到要统计数量比)
三班
1朵红花
1朵蓝花
红花、蓝花(没有意识到要统计数量比)
四班
1朵红花
1朵红花
全部红花
(1)若4个班的同学没有进行交流,且均以为花色仅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则__________班和__________班对显隐性的判断刚好相反。4个班经过交流后,对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提出了两种可能的假说:
假说一:花色性状由3个复等位基因(A+、A、a)控制,其中A决定蓝色,A+和a都决定红色,A+相对于A、a是显性,A相对于a是显性。若该假说正确,则一班同学所用的两朵亲代红花的基因型组合方式可能为①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两种情况。
假说二:花色性状由3个复等位基因(A、a1、a2)控制,只有a1和a2在一起时,才会表现为蓝色,其他情况均为红色,A相对于a1、a2为显性。能否仅根据一班F1的数量比判断哪种假说是正确的?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
(2)将一班F1中的蓝色花进行自交得一班F2,将二班F1中的红色花自交得二班F2。到了高三,统计得到一班F2中红花个体和蓝花个体各占一半,则一班同学可以据此判断自己高一时所用的两朵红花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并且可推测二班F2中的花色比例应为__________,而这个推测数据和二班同学实验得到的真实数据吻合,表示假说__________(填“一”或“二”)是对的。同学们探索牵牛花花色遗传方式的这种思路在科学研究中被称为__________法。
解析:(1)若花色受单基因控制,则由一班实验可判断蓝花是隐性性状,此推测与二班的实验结果(红花为隐性性状)相矛盾。假说一:由题干知,3个复等位基因间的表达关系为A+>A>a,红花基因型为A+A+、A+A、A+a或aa,蓝花基因型为AA或Aa,两朵红花杂交,后代能出现3红花∶1蓝花的亲本组合可以为A+A×A+A或A+A×A+a。假说二:红花基因型为AA、Aa1、Aa2、a1a1或a2a2,蓝花基因型为a1a2,两种假说都符合一班F1的数量比,所以,根据一班F1的数量比无法判断哪种假说是正确的。(2)若假说二是正确的,一班F1蓝花基因型为a1a2(亲本都是红花,基因型为Aa1×Aa2),F1中蓝花自交得到F2(1a1a1∶2a1a2∶1a2a2),即F2中红花与蓝花个体各占一半;二班F1中红花基因型为a1a1和a2a2,F1中的红花自交得到F2(1a1a1∶1a2a2),即F2中全是红花;此种研究方法为假说-演绎法。
答案:(1)一 二 A+A A+A A+A A+a 不能
(2)Aa1和Aa2 红∶蓝=1∶0(全为红花) 二
假说—演绎
17.豌豆是良好的遗传实验材料,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Ⅰ.豌豆的花色由一对遗传因子控制,下表是豌豆的花色三个组合的遗传实验结果。请回答:
组合
亲本表现型
子代表现型和植株数目
白花
紫花
1
紫花×白花
405
401
2
白花×白花
807
0
3
紫花×紫花
413
1 240
(1)由表中第__________个组合实验可知__________花为显性性状。
(2)表中第__________个组合实验为测交实验。
(3)第3个组合实验中,子代的所有个体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是__________。
Ⅱ.豌豆的高茎(D)对矮茎(d)为显性,将A、B、C、D、E、F、G 7种豌豆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请分析说明:
杂交后代实验组合
高茎
矮茎
总数
A×B
210
70
280
C×D
0
250
250
E×F
190
190
380
G×D
300
0
300
(1)豌豆C的遗传因子组成是__________,豌豆G的遗传因子组成是__________。
(2)上述实验结果所获得的高茎纯合子植株占高茎植株总数的__________。
(3)所得总株数中,性状能稳定遗传和不能稳定遗传的比例为__________。
解析:Ⅰ.由表中第3个组合实验可知紫花为显性性状,其亲本均为杂合子,故其后代中纯合子占的比例为50%。表中第1个组合实验为测交实验。
Ⅱ.由表中数据分析知A、B、C、D、E、F、G的遗传因子组成依次为Dd、Dd、dd、dd、Dd(或dd)、dd(或Dd)、DD,因此只有A×B组合的高茎后代中有1/3的纯合子,其他组合中的高茎后代均为杂合子,则实验结果所获得的高茎纯合子植株占高茎植株数的比值为(210×1/3)/(210+190+300)=1/10(或10%)。纯合子的性状能稳定遗传,杂合子的性状不能稳定遗传,隐性性状均为纯合子,所以性状能稳定遗传和不能稳定遗传的比例为(210×1/3+70+250+190)/(210×2/3+190+300)=58/63。
答案:Ⅰ.(1)3 紫 (2)1 (3)50%
Ⅱ.(1)dd DD
(2)1/10(或10%) (3)58/63
1.判断正误
(1)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植物,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 )
(2)性状分离是子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
(3)豌豆的高茎和玉米的矮茎是一对相对性状( )
(4)杂合子自交后代一定是杂合子( )
(5)Dd豌豆产生含D的雌配子和含d的雄配子数目相同( )
(6)运用假说—演绎法验证的实验结果总与预期相符( )
(7)符合分离定律并不一定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 )
(8)孟德尔巧妙设计的测交方法只能用于检测F1的遗传因子组成( )
(9)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 )
(10)分离定律发生在配子形成过程中( )
答案:(1)√ (2)× (3)× (4)× (5)× (6)×
(7)√ (8)× (9)√ (10)√
2.下列各组性状互为相对性状的是( )
A.人的白色皮肤和棕色头发
B.绵羊的白毛和黑毛
C.玉米的黄粒和圆粒
D.豌豆的高茎和豆荚绿色
解析:相对性状是指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人的白色皮肤和棕色头发,一个是皮肤的颜色,一个是头发的颜色,它们不互为相对性状,A错误;绵羊的白毛和黑毛互为相对性状,B正确;玉米的黄粒和圆粒,一个是种子颜色,一个是种子形状,它们不互为相对性状,C错误;豌豆的高茎和豆荚绿色,一个是茎的高度,一个是豆荚的颜色,都不是同一种性状,D错误。
答案:B
3.下列有关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实验过程中孟德尔运用了杂交实验法和假说—演绎法
B.用闭花传粉的豌豆做人工杂交实验,结果既可靠又容易分析
C.“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是孟德尔提出假说的主要内容之一
D.测交实验证明了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杂合子所产生的雌雄配子数量比为1∶1
解析:测交实验证明了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杂合子所产生的具有显性遗传因子的配子和具有隐性遗传因子的配子数量比为1∶1,豌豆产生的雌配子数量远远少于雄配子数量。
答案:D
4.大豆的白花和紫花为一对相对性状。下列四组杂交实验中,能判定性状显隐性关系的是( )
①紫花×紫花→紫花
②紫花×紫花→301紫花+101白花
③紫花×白花→紫花
④紫花×白花→90紫花+107白花
A.①和② B.③和④
C.①和③ D.②和③
解析:②出现了性状分离,分离出的性状(白色)就是隐性性状。③后代只表现出某一种性状(紫色),表现出的性状就是显性性状。
答案:D
5.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从甲小桶(桶内小球为D、d,代表雌配子)和乙小桶(桶内小球为D、d,代表雄配子)内分别抓取50~100次,统计组合DD∶Dd∶dd约为( )
A.3∶1∶3 B.1∶1∶1
C.1∶2∶1 D.2∶1∶2
解析:样本越大,实验结果就越接近一对相对性状的分离比例。从每个小桶内抓取D或d的概率均为,从一个小桶内抓取的D、d与另一个小桶内抓取的D、d的组合方式有4种。因而,最后得到DD、Dd、dd的组合比例为∶∶=1∶2∶1。
答案:C
6.某男子患白化病,他的父母和妹妹均无此病,如果他的妹妹与一个白化病患者结婚,生出白化病孩子的概率是( )
A. B.
C. D.0
解析:假设白化病由遗传因子A、a控制。据题可知,该男子的父母遗传因子组成均为Aa,妹妹的遗传因子组成为AA或Aa,其中AA占,Aa占,他妹妹与一白化病患者结婚,生出白化病孩子的概率为×=,C正确。
答案:C
7.牛的毛色有黑色和棕色两种,如果两头黑牛交配,生下了一头棕色子牛。请回答:
(1)黑色和棕色中显性性状是________。
(2)若用B与b表示牛的毛色的显性遗传因子与隐性遗传因子,上述两头黑牛及子代棕牛的遗传因子组成为________。
(3)上述两头黑牛生下一头黑色子牛的可能性是______。若上述两头黑牛生下了一头黑色子牛,该子牛为纯合子的可能性是________,要判断这头黑色子牛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最好选用与其交配的牛是________。
A.纯种黑牛 B.杂种黑牛
C.棕牛 D.以上都不对
(4)用X雄牛与多头杂种雌牛相交配,共生下20头子牛,若子牛全为黑色,则X雄牛的遗传因子组成最可能是________;如果子牛中10头为黑色,10头为棕色,则X雄牛的遗传因子组成最可能是________;若子牛中14头为黑色,6头为棕色,则X雄牛的遗传因子组成最可能是________。
解析:(1)两头黑牛交配生下一头棕牛,说明两头黑牛交配子代发生性状分离,则黑色为显性,两头黑牛均为杂合子。(2)根据上述分析可知,亲代黑牛的遗传因子组成是Bb,子代棕牛的遗传因子组成为bb。(3)Bb×Bb→BB∶Bb∶bb=1∶2∶1,亲代黑牛(Bb×Bb)生下黑色子牛(BB或Bb)的可能性是3/4;若已知子牛为黑色,则它是纯合子的可能性是1/3。要鉴定一头黑牛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最好用测交的方法,即选用棕牛(bb)与之交配。(4)纯种黑牛与杂种黑牛交配,生下的后代全是黑牛;杂种黑牛与杂种黑牛交配,生下黑牛与棕牛的比例为3∶1;棕牛与杂种黑牛交配,生下黑牛与棕牛的比例为1∶1。
答案:(1)黑色 (2) Bb、Bb、bb (3)3/4 1/3 C
(4)BB bb B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