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一 区域可持续发展与地理信息系统
(2019年重庆市第八中学高三模拟)河套地区居民将黄河水通过引水渠引入区内农田,实现自流灌溉,形成了富甲一方的“塞上粮仓”。左图为河套灌区分布图,右图为河套灌区月平均地下水埋藏深度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
1.推测河套灌区灌渠的水流主体方向应该是( )
A.东南流向西北 B.西北流向东南
C.西南流向东北 D.东北流向西南
解析:河套地区居民将黄河水通过引水渠引入区内农田,实现自流灌溉,即黄河水注入灌溉渠,由此可判断灌渠的水流方向是西南流向东北。选C正确。
答案:C
2.每年河套灌区实施农田灌溉的主要时段应在( )
A.3月 B.6月
C.9月 D.11月
解析:由图示可知,该地3月和9月地下水位低,3月是秧苗生长期,需水量大,灌溉用水多;9月是收获期,不需要大量的灌溉。选A正确。
答案:A
3.土壤盐渍化是河套灌区突出的生态问题,该区土地盐渍化最严重的时段应在( )
A.2-3月 B.5-6月
C.8-9月 D.11-12月
解析:土地盐渍化形成与气温高蒸发旺、地下水位高、排水不畅有关;由图示可知,该地5-6月地下水位高,且该时段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易出现盐渍化;2-3月、11-12月气温较低,蒸发较弱,不易盐渍化发生;8-9月降水较多,不易盐渍化发生。选B正确。
答案:B
(2019年山东省青岛二中模拟)2012年,日本实施以固定价格购买可再生能源的制度后,太阳能发电站数量急剧增加。2017年,日本调低了对可再生能源的固定收购价格,大型光伏发电站对有价格优势的面板需求增长迅速,受其影响,我国新能源光伏面板K企业决定进军日本市场。截至2018年1月,产于我国K企业的光伏面板已被应用在圣保罗、墨西哥城、莫斯科和智利的圣地亚哥等多个城市。据此完成4-6题。
4.2012年日本实施以固定价格购买可再生能源的主要目的是( )
A.解决能源短缺问题 B.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C.解决国内失业问题 D.提高能源利用率
解析:根据材料,2012年,日本实施以固定价格购买可再生能源的制度;2017年,日本调低了对可再生能源的固定收购价格,大型光伏发电站的低价格面板需求增长迅速。这些材料都显示日本政府对可再生能源产业的扶植及鼓励,其主要目的是优化国内的能源消费结构,选B。政府对可再生能源的鼓励说明是有策略有针对性的支持,并不仅仅是解决能源短缺问题;也不是为了解决国内失业问题;该策略不能提高能源利用率,故选B。
答案:B
5.中国K企业进军日本市场的最大优势是( )
A.产品价格低 B.知名度高
C.产品质量高 D.技术先进
解析:由于日本降低了对可再生能源的固定收购价格,低价面板的需求增长,中国企业进军日本市场。中国K企业产品与日本同类企业相比,产量大,成本低,价格低,市场竞争力强,A正确。K企业产品与日本同类企业相比,在质量、技术、知名度方面无明显优势。故选A。
答案:A
6.仅考虑自然因素,下列城市6月份太阳能光伏发电时长最长的是( )
A.墨西哥城 B.圣保罗
C.莫斯科 D.悉尼
解析:6月份,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长越长,使用太阳能光伏发电时长越长。四选项中,莫斯科所处纬度最高,昼长最长,而且莫斯科降水少,云量小,所以发电时间最长,据此选C。
答案:C
(2019年陕西陕师大附中模拟)塞罕坝海拔1 010-1 940米。上世纪60年代林业部在这里建了林场,50多年来,林场建设者们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造林近百万亩,创造了一个生态文明建设的奇迹。造林过程中发现荒山南坡难以绿化,需要攻克许多难关。下图示意塞罕坝林场的位置。据此完成7-9题。
7.适合塞罕坝林场人工造林的主要树种属于( )
A.落叶阔叶林 B.常绿硬叶林
C.针叶林 D.常绿阔叶林
解析:华北平原地区的自然带类型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塞罕坝海拔1 000-2 000米之间,属于高原地形,气温较低,适合塞罕坝林场人工造林的主要树种属于针叶林,C对,A错。常绿硬叶林属于地中海气候区植被,B错。常绿阔叶林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植被,D错。
答案:C
8.与北坡相比,塞罕坝荒山南坡造林的主要不利条件是( )
A.蒸发较强,土壤湿度较小
B.降水较少,土层较薄,砾石较多
C.光照强烈,昼夜温差大
D.风力较大,受低温冻害影响大
解析:与北坡相比,塞罕坝荒山南坡是阳坡,造林的主要不利条件是蒸发较强,土壤湿度较小,A对。南坡是迎风坡,降水较多,B错。光照、昼夜温差不是影响造林的主要因素,C错。南坡是冬季风的背风坡,风力较小,受低温冻害影响小,D错。
答案:A
9.塞罕坝林场对京津地区产生的主要环境效益有( )
A.增加生物多样性 B.减轻风沙危害
C.涵养水源,美化环境 D.减缓变暖趋势
解析:塞罕坝林场有防风固沙作用,对京津地区产生的主要环境效益是减轻风沙危害,B对。不能使京津地区增加生物多样性,A错。涵养水源,是水源林主要作用,美化环境是城市绿地主要功能,C错。减缓变暖趋势是全球性作用,不是对京津地区主要作用,D错。
答案:B
(2019年山东师大附中高三模拟)贝加尔湖湖面每年1-5月封冻,冰厚可达90厘米。下图为贝加尔湖地区等高线图。据材料回答10-11题。
10.贝加尔湖( )
A.结冰主要原因是海拔高
B.湖面中心结冰早于边缘
C.位于山谷导致冰层较厚
D.北部的封冻期长于南部
解析:读图,根据纬度判断,贝加尔湖结冰主要原因是纬度较高,气温低,湖面中心水深,受陆地影响小,结冰晚于边缘,该湖是构造湖,是地壳断裂下陷形成,不在山谷中,北部的纬度较南部高,所以封冻期长于南部。
答案:D
11.贝加尔湖对湖区环境的影响是( )
A.结冰时使气温降低 B.融冰时使气温降低
C.减小了气温年较差 D.冰层增加空气湿度
解析:贝加尔湖结冰时使湖区环境的气温升高或下降减慢,融冰时使湖区气温降低,湖泊调节气候,减小了气温年较差,冰层不能增加空气湿度,水面可以增加空气湿度。
答案:C
(2019年山东省招远二中高三模拟)鹤岗市是我国重要煤炭基地之一,但目前在尚有26亿吨煤炭资源有待开发的条件下,自身发展却面临诸多困难。读图完成12-13题。
12.鹤岗市走向衰落的主要原因是( )
A.资源枯竭,生态破坏严重
B.产业结构单一,增长方式粗放
C.位置偏远,交通闭塞
D.腹地狭小,劳动力素质低
解析:鹤岗市是我国重要煤炭基地之一,走向衰落的主要原因是以煤炭开采工业为主,产业结构单一,增长方式粗放,B对。目前尚有26亿吨煤炭资源有待开发,资源未枯竭,A错。有铁路干线相通,交通便利,C错。有铁路与国内市场相通,腹地广阔,D错。
答案:B
13.目前,有利于鹤岗市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有( )
①加大对资源密集型产业的投资
②重点发展高精尖产业
③打造煤电化工基地
④打造绿色食品之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目前,有利于鹤岗市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有减少对资源密集型产业的投资,①错。该地以传统工业为主,科技力量较弱,不适宜发展高精尖产业,②错。打造煤电化工基地,延长产业链,③对。治理污染,利于丰富的农产品资源,打造绿色食品之乡,④对。D对,A、B、C错。
答案:D
(2019年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模拟)榆林市位于中国陕西省的最北部,陕北黄土高原和毛乌素沙地交界处,是黄土高原与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区,被誉为“中国的科威特”。读下图回答14-16题。
14.榆林被称为“中国的科威特”的原因最可能是( )
A.降水稀少 B.能源资源丰富
C.地表径流少 D.多荒漠
解析:科威特是沙漠气候,石油资源丰富。榆林位于陕北黄土高原和毛乌素沙地交界处,被称为“中国的科威特”的原因最可能是能源资源丰富,B对。科威特是重要的石油生产国,降水稀少、地表径流少、多荒漠不是它闻名世界的原因,A、C、D错。
答案:B
15.改革开放之初,榆林的经济并没有快速发展,主要原因是( )
①无改革开放的政策 ②矿产资源贫乏
③经济结构单一 ④产品附加值低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改革开放之初,榆林的经济并没有快速发展,主要原因是以采矿业为主,经济结构单一,产品附加值低,③④对。初期,说明有改革开放的政策,①错。该地矿产资源丰富,②错。B对,A、C、D错。
答案:B
16.榆林目前是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可以推断( )
A.该地以轻工业为主
B.该地区水资源充足
C.该地区环境污染严重
D.南部水土流失,北部沙漠化
解析:榆林目前是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可以推断该地以重工业为主,A错。该地区降水少,水资源短缺,B错。重工业区合理规划、管理,不一定环境污染严重,C错。位于陕北黄土高原和毛乌素沙地交界处,南部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北部是毛乌素沙地,沙漠化严重,D对。
答案:D
17.(2019年北京市石景山区高三测试)中亚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中部。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与中亚各国的经济交流合作不断深化。读中国与中亚部分地区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某经贸代表团从吐鲁番出发沿铁路前往阿斯塔纳考察,简述沿线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
我国与中亚国家之间已形成由铁路、公路、航空和管道等多种交通运输方式构成的综合运输体系。
(2)概述图示地区铁路的分布特点,分析我国与中亚国家之间大力发展铁路运输的原因。
该区域曾在咸海沿岸地区大规模垦荒,引河水灌溉发展种植业。
(3)简述大规模垦荒对咸海和沿岸土地的影响。
新疆是中国最大的番茄制品加工出口基地,是全球三大番茄生产和加工中心之一。近年来,新疆和哈萨克斯坦共同合作发展番茄产业,在种植、生产加工、销售等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
(4)简述新疆和哈萨克斯坦合作发展番茄产业对该区域经济的影响。
解析:(1)自然地理特征包括位置、地形地势、气候、河流、自然带等。(2)我国与中亚国家之间距离远,运量大,自然环境恶劣,适合铁路运输。(3)大规模垦荒用水量增加,入湖水量减少,湖的面积缩小,含盐量增加,生态系统失衡。土地沙漠化和土壤盐碱化,土地退化。(4)发展番茄产业对当地资源开发、延长产业链、提高收入、扩大市场和相关产业发展有积极的意义。
答案:(1)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处亚欧大陆内部,远离海洋;沿线区域东南高西北低,东南部主要为高原、山地,西北部以平原为主;温带大陆性气候显著,沿线区域降水量偏低,东南部局部地区为迎风坡,降水量较高;河湖多为内流河、内陆湖,以积雪和冰川融水补给为主;草原、荒漠景观为主。
(2)多为跨国铁路,线路长;东部沿山麓、绿洲分布,西部分布在平原;与城市相连。运输量大,距离远,适合发展铁路运输;铁路运输连续性好,速度较快,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小。
(3)入湖水量减少,湖水水位下降;湖岸线后退,湖的面积缩小;含盐量增加;咸海生态系统失衡。土地沙漠化和土壤盐碱化,土地退化。
(4)利用各自优势,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有助于扩大生产规模,延长产业链;增加劳动力就业,提高收入;扩大市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带动基础设施建设和相关产业。
(2019年北京卷高考最后压轴卷)宁夏中卫市位于腾格里沙漠南缘,历史上曾长期被风沙困扰,自然环境较为恶劣。近年来,当地在生态治沙的基础上,积极“用沙”,通过在沙地上建设光伏电站,放养中卫山羊、种植葡萄,建设沙坡头旅游景区等手段,充分改造、利用沙地,取得良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读图,完成1-3题。
1.中卫市自然环境恶劣,其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是( )
A.石质荒漠化 B.草场退化
C.次生盐渍化 D.水土流失
解析:由材料知,宁夏中卫市地处沙漠边缘,长期受风沙困扰,因此主要生态问题应是荒漠化、草场退化现象,B项正确;石质荒漠化多分布于喀斯特地貌区,在我国西南地区分布较多,A项错误;次生盐渍化多由于人为的不合理灌溉引起,大水漫灌,只灌不排,在我国多分布于西北、华北地区,C项错误;水土流失形成多需要较强且集中性降水,黄土高原为我国典型的水土流失分布区,D项错误。故选B。
答案:B
2.建设光伏电站后,发现太阳能电池板背面沙地草类较南面沙地草类长势更好,原因最可能是( )
A.太阳能电池板可减弱蒸发,提高沙地表层水分
B.太阳能电池板可吸收热量,增加沙地表层温度
C.北面风力侵蚀较弱,有利于草类生长
D.北面光照资源不足,草类光合作用弱
解析:太阳能电池板会遮挡太阳辐射,使得北面沙地蒸发蒸腾量减少,沙地表层水分条件较好,因此草类较南面长势更好。故选A。
答案:A
3.光伏电站内放养中卫山羊,有利于( )
A.控制沙丘移动 B.增加生物多样性
C.提升发电能力 D.提高土地利用率
解析:电站和当地牧民合作,将电站内的草地作为牧草地加以利用,上千只羊进入电站还可帮助除草,进而提高了土地资源的利用率,D项正确;光伏电站内山羊的进入对沙丘如何移动没有任何影响,A项错误;中卫山羊品种单一,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不大,B项错误;发电能力主要与电池板吸收的太阳光线多少有关,与中卫山羊关系不大,C项错误。故选D。
答案:D
(2019年湛江一模)抱坡岭是三亚市一座山体裸露、地势起伏较大的废弃石灰岩矿山,自开展“城市修补、生态修复”以来,抱坡岭成为首批山体修复试点之一,相关部门采用了削坡退台、设置Ⅴ型槽等综合治理办法恢复山体的生态环境。据此完成4-6题。
4.抱坡岭需要人工修复最主要的原因是( )
A.石灰岩易风化,造成危岩崩落,威胁居民生命财产安全
B.处于台风多发区,易引发地质灾害
C.山体坡度大,涵养水土的能力差,自我修复能力丧失
D.美化环境,增加旅游景点
解析:山体裸露、坡度大、涵养水土的能力差,自我修复能力丧失,故需人工进行修复。
答案:C
5.每一级退台都设置为外缘高、内部低的主要目的是( )
A.降低爬山难度 B.增加耕地面积
C.便于汇集雨水 D.提高地面美观度
解析:注意修复的目的是使其恢复植被,减轻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植被修复离不开水,该山体坡度大而不利于地表水下渗,同时石灰岩地区地表水缺乏,故修建退台要考虑收集雨水,则C正确。
答案:C
6.适合用于该山体修复的植被的特点应具有( )
A.耐旱、耐贫瘠 B.耐旱、耐盐碱
C.耐涝、耐贫瘠 D.耐涝、耐盐碱
解析:石灰岩在一定条件下,易形成喀斯特地貌,该地貌区地表水缺乏、土壤贫瘠,故植被要能适应干旱和土壤贫瘠的条件。
答案:A
【2018年高考题】
(2018年高考·课标全国卷Ⅱ)地处黄土高原的汾川河流域多年来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2013年7月,汾川河流域降水异常增多。下表为当月6次降水过程的时长、降水量和汾川河洪峰情况。第5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低,第6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极高。据此完成1-3题。
降水序号
降水历时/天
降水量/mm
汾川河洪峰情况
1
2
53.0
无明显洪峰
2
4
80.3
无明显洪峰
3
5
100.1
无明显洪峰
4
2
73.2
无明显洪峰
5
2
90.7
洪峰流量346 m3/s
6
2
54.4
洪峰流量1750 m3/s
1.汾川河流域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能够( )
A.减小降水变率 B.减少河水含沙量
C.增加降水量 D.加大河流径流量
解析:我国降水量和降水变率的大小主要受夏季风强弱的影响,与植被覆盖率关系不大,A、C选项错误;植被覆盖率提高,植被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能力增强,能够减少河水含沙量,B选项正确;植被覆盖率提高,涵养水源能力提高,河流径流量会减小,D选项错误。
答案:B
2.第5次降水产生洪峰的原因是此次降水( )
①历时长 ②强度大
③下渗少 ④植被截流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与第2、3次降水相比,第5次降水历时并不长,①错;第5次降水历时较短,但是降水量与第3次的降水量相差不大,说明其降水强度较大,②对;前几次降水导致地下水含量增加,无法容纳更多的地表水,大量降水形成地表径流汇入河流,③对;植被主要是阻碍地表径流,降低汇流速度,对每一次降水的阻碍作用没有差异,④错。B选项正确。
答案:B
3.第6次降水产生的洪水含沙量极高,其泥沙主要源于( )
A.河床 B.沟谷
C.裸露坡面 D.植被覆盖坡面
解析:河流形成洪峰就会冲刷河床和沟谷的泥沙,提高河流的含沙量,第5次降水形成了洪峰,但含沙量较小,说明河床和沟谷的含沙量较小,A、B选项错误;裸露坡面每次降水都会出现水土流失,从而增加河流的含沙量,而前5次降水河流含沙量都比较小,说明该流域裸露坡面较少,C选项错误;由于多次降水,坡面径流冲刷,将植被覆盖坡面植株之间的枯枝落叶冲走,部分土壤裸露,第6次降水形成的坡面径流冲刷这些土壤,导致水土流失,增加河流的含沙量,D选项正确。
答案:D
【2019年高考题】
(2019年高考·课标全国卷Ⅲ)我国人口众多,生活垃圾产生量巨大,迫切需要对垃圾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处理。近些年,某企业开发了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并在全国很多城市推广。下图示意该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的主要工艺流程。据此完成4-5题。
4.厨余垃圾是图示自动处理系统中的( )
A.废料 B.原料
C.能源 D.产品
解析:由图可知,厨余垃圾经分拣后可以提取生物油脂、生产沼气等,说明厨余垃圾是自动处理系统中的原料。
答案:B
5.符合图示自动处理系统局部工艺流程的是( )
A.废渣—生产沼气—沼气发电
B.工业油脂—提取生物油脂—有机渣
C.有机渣—生产沼气—废渣
D.生产沼气—有机渣—提取生物油脂
解析:由图可知,厨余垃圾经分拣后可以提取生物油脂,产生的有机渣可以生产沼气,最后剩余废渣,利用提取的生物油脂可以生产工业油脂。
答案:C
(2019年遵义调研)世界上的风电场多建在陆地上,而英国却大力发展海上风电。如图是英国海上风力发电场景观图。读图回答1-3题。
1.下列说法与英国大力发展海上风电的原因不相符的是( )
A.海上风能平稳 B.降低投资成本
C.岛国海岸线漫长 D.减小土地利用压力
解析:风能属于清洁能源,英国位于盛行西风带,常年吹偏西风,加上海上风能平稳,有利于海上风电场建设;海上风电场建设要克服海水的侵蚀等问题,投资成本高;英国为岛国,海岸线漫长,海洋空间广阔,有利于海上风电场建设;在海上发展风电可以减小土地利用压力。
答案:B
2.一般而言,海上风力大于陆地,原因是海上( )
A.气压低 B.气温高
C.摩擦力小 D.气压梯度力大
解析:海洋下垫面单一;而陆地的下垫面高低起伏,加之植被分布等因素,导致风在陆地上受到的摩擦力大;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相等的情况下,风在海洋上受到的摩擦力小,所以风力大,故C项正确;根据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可知,海洋在不同季节和一天中的不同时刻气压有时高于陆地,有时低于陆地,故A项错误;海洋和陆地在不同季节和一天中的不同时刻气温各有高低,故B项错误;海洋上的气压梯度力不一定大于陆地,故D项错误。
答案:C
3.英国风电场所在海域,风力发电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
A.改变大气环流 B.改变大气降水
C.干扰海上航运 D.干扰GPS定位
解析:英国在海上进行风力发电利用的是盛行西风,并没有改变大气环流,故A项错误;海上风力发电对大气降水没有影响,故B项错误;在海面上建设了风力发电场,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海上航运,故C项正确;海上风力发电场对GPS定位没有影响,故D项错误。
答案:C
(2019年浙江省普通高考模拟)山西省在煤炭综合利用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2015年11月16日,山西省公布“煤—电—车”战略,大力推广电动汽车。完成4-5题。
4.山西省大力推广电动汽车的直接原因是( )
A.电力运输成本高 B.电力产能过剩
C.煤炭开采成本高 D.煤炭产能过剩
解析:考查能源的综合利用,新产业链构建的原因及影响。山西省开展煤炭综合利用,构建“煤—电—车”战略,大力推广电动汽车,直接原因是沉积电力消费,扩大电力消费市场,解决电力产能过剩,B正确。故选B。
答案:B
5.与“煤—电—铝”相比,“煤—电—车”将使山西( )
A.大气污染减轻 B.运输成本增加
C.缺水程度加剧 D.资源枯竭加快
解析:“煤—电—铝”产业链中冶炼铝工业,冶金工业是高耗能工业且有严重的污染;“煤—电—车”产业链中电动汽车是新能源汽车,排放污染小,相比“煤—电—铝”产业链会减轻大气污染,A正确;电动汽车的大量使用,会使运输成本降低,B错误;冶炼铝工业会消耗大量水资源,“煤—电—车”产业链会使缺水程度减轻,C错误;新能源汽车的大量使用更有利于资源的持续利用,D错误。故选A。
答案:A
(2019年江苏省无锡市高三模拟)(双选)特高压输电是世界上最先进的输电技术之一,其特点是输送容量大、输电距离长、线路损耗低、占用土地少。在我国北方,特别是经常受雾霾天气困扰的地区,特高压输电被称为“治霾利器”。下图为“我国特高压输电线路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有关特高压输电工程建设及实施所产生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有( )
A.缓解电力输入区能源资源紧张的局面
B.有利于电力输出区基础设施建设及环境的改善
C.有利于减轻交通运输的压力
D.减轻陕北地区的水土流失
解析:考查交通运输以及自然资源的跨区域调配。特高压输电是电力发展的新运输形式,对电力输出区而言,可以加快区域能源的开发,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对全局而言,减少煤炭等资源的运输,有利于减轻铁路、公路运输压力,资源开发有利于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但用煤炭发电会加剧环境污染。会加剧水土流失,因此AC正确,BD错误。
答案:AC
2.有关特高压输电被称为“治霾利器”的说法,正确的有( )
A.从根本上改变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
B.可减小东部火电规模,减少东部地区的“霾”源
C.可以加快西部、北部的水能、风能等清洁能源的开发
D.可大幅度降低电价,推动电动汽车等新能源产业的发展
解析:特高压输电并不能改变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A错误;特高压输电也不能大幅度降低电价,故D错误。可减小东部火电规模,减少东部地区的“霾”源,缓解大气污染,同时可以加快西部、北部的水能、风能等清洁能源的开发,正确答案选BC。
答案:BC
(2019年浙江省宁波市检测)2018年12月27日,“北斗三号”卫星导航系统已完成建设并开始提供全球服务,而与之相关的“北斗”系列产业研发基地也在南京开建。完成1-2题。
1.关于“北斗三号”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由空间部分、地面控制部分、用户部分构成
②为用户提供导航、定位、授时、测速等服务
③具有全天候、全天时、全球性、实时性特点
④为野外调查活动提供大范围空间数据的信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定位导航技术的应用,意在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运用能力,总体难度一般。北斗已经完成建设并开始提供全球服务,其由空间部分、地面控制部分、用户部分构成,可以为用户提供导航、定位、授时、测速等服务,北斗系统具有全天候、全天时、全球性、实时性特点,为野外调查活动提供大范围空间数据的信息需要遥感技术支持,不是北斗系统的工作范围,故选A。
答案:A
2.“北斗”系列产业研发基地在南京建立,对该市发展的有利影响是( )
A.加快产业结构的升级
B.明显改善环境质量
C.城市化水平显著提高
D.交通运输快速发展
解析:“北斗”系列产业研发基地在南京建立,可以加快产业结构升级,A对。对于城市环境质量的提高没有太大影响,B错。对于城市化水平及交通运输影响不大,C、D错。故选A。
答案:A
(2019年浙江省模拟)某城市公交公司与某科技公司联合开发了一款“掌上公交”APP,通过该软件,市民可以实时查询到公交车与乘客所在站点的距离、间隔站点个数及到达所需时间。据此完成3-4题。
3.“掌上公交”在为市民提供服务时,使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 )
A.GIS GPS B.GIS RS
C.GPS RS D.GIS VR
解析:GPS是全球定位系统,主要功能是定位、导航;GIS是地理信息系统,主要是对地理信息进行存储、分析、管理等;RS是遥感技术,主要是获取信息。位置定位属于GPS,分析查询公交车的距离和站点个数,会用到GIS,故A项正确。
答案:A
4.该城市公交公司与科技公司的合作包括( )
①投入产出 ②商贸联系
③生产协作 ④科技信息联系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解析:城市公交公司与科技公司联合开发了一款“掌上公交”APP的合作未体现生产协作、投入产出的关系,故①③错误;二者主要是通过最新的查询公交的手机软件(APP)建立的联系,属于科技信息的关系,而技术之间的交流又属于商贸协作,所以②④对,B项正确。
答案:B
课件56张PPT。二轮专题复习 地理 引领高考/把握考试 第二部分 核心主题探究篇11 区域可持续发展与地理信息系统高考分析知识体系温示提馨高考对点 (点击进入)word板块 考向一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要点精讲温示提馨针对训练 (点击进入)word板块 考向二 区域资源的开发要点精讲温示提馨针对训练 (点击进入)word板块 考向三 资源跨区域调配要点精讲温示提馨针对训练 (点击进入)word板块 考向四 地理信息技术要点精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