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时 整理和复习(2)
复习内容:教材第24页第2题和练习六相关题目。
复习目标:
1.通过复习提高学生分析题中信息和排除多余条件的能力。
2.让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的能力,丰富学生的解题策略。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自主解题能力。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系统梳理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用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并进行整理。
从情境图中收集信息;从问题出发确定有效信息,排出多余条件;用画图、转化等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用加法对减法进行检验。
二、针对练习
1.完成教材第24页第2题。
按下列步骤进行解答,集体交流展示。
(1)从图中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
(2)要解决“小丽比小林多得了几朵?”这一问题需要哪些条件?
(3)用什么方法进行计算?列出算式并解答。
(4)你的计算正确吗?怎样进行检验?
2.还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是加法问题,也可能是减法问题,只要合理都要予以肯定,以此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练习六第4题。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图意,再独立列式。
2.完成教材练习六第5题。
独立解答,集体订正,并指名说说是怎么想的。
3.小猫去河边垂钓,经过努力小猫带着收获回来了。
/
独立解答,集体订正,并指名说说是怎么想的。
让学生尽量不要再看提示,而是把解题的步骤记在心中。
四、拓展延伸
1.六一儿童节的表演中,有11人参加了小合唱表演,有14人参加了舞蹈表演,有5人参加了小品表演,参加舞蹈表演的比参加小品表演的多几人?(每人只参加一项表演)
14-5=9(人)
2.
/
小红原来有几本画册?
12-3-3=6(本)
五、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复习,你又有哪些新的收获?你还有哪些问题?
六、作业布置
教材练习六第6~8题。
这些提示为学生建立了解题的模型。
本题没有了情境图进行辅助,难度又加深了。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本节课的复习,主要针对学生图片信息提取的训练,让学生参与到观察和表述过程中。并逐步分析题目,解决问题。
不足之处:个别学生对于观察图片提取信息的能力有待加强。
教学建议:在进行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图片,摘取有用信息,筛选无用信息,进行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