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二首 课件(2课时 17+1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 古诗二首 课件(2课时 17+1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2-07 22:48:14

文档简介

课件17张PPT。1.古诗二首人教版 ·二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会认1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重点)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体会诗人对生机勃勃的春天美景的赞美和热爱之情。(重点)
3.积累古诗中的名句,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 (难点)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5个生字,会写“诗、村、童”3个生字。
2.学习古诗《村居》,理解古诗内容,引导学生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新课导入新课导入《村居》
从题目中你发现了什么?
村居:在乡村里居住时见到的景象。初读古诗 cūn tóng作者介绍
高鼎:清代后期诗人。字象一,又字拙吾,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市)人。高鼎生活在鸦片战争之后,大约在咸丰年间(1851~1861),其人无甚事迹,其诗也多不合那个时代,一般人提到他,只是因为他写了一首有关放风筝的《村居》。著作有《拙吾诗稿》等。品读诗句
“草长莺飞二月天”
思考:这句诗告诉我们了什么信息?时间?事物?草儿怎样生长?黄莺怎么在天上飞?
释义:农历二月,村子前后青草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品读诗句
“拂堤杨柳醉春烟。”
说一说:这一句描写了什么景象。
景象: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气,烟雾般地凝聚着。杨柳似乎为这浓丽的景色所迷醉了。品读诗句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想一想:第三句人物出现了,他们是谁?干什么去了?放学的时间如何?第四句的“忙”是什么意思?感受画面想一想:你从诗人描绘的画面中感受到了什么?
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和赞美,对儿童的喜爱与欣羡。生字书写 shī cūn tóng 课堂小结 春天是充满希望的季节,作者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春光明媚,生机勃勃的“春景图”,让我们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看到诗中儿童在春天的无限生机中放飞风筝,你有没有心动呢?让我们一起放飞梦想的纸鸢,在春天里自由徜徉!板书设计村居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诗 村 童课时作业一、数一数,写一写。
“诗”字共( 8 )画,第2画是( 横竖勾 )。
“村”字共( 7 )画,第6画是( 竖提 )。
“童”字共( 12 )画,第6画是( 横折 )。
二、“忙趁东风放纸鸢”中“纸鸢”的意思是(? C? )。
A.蝴蝶??????? B.燕子??????? C.风筝
三、将《村居》背给爸爸妈妈听。谢谢!课件16张PPT。1.古诗二首人教版 ·二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会认1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重点)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体会诗人对生机勃勃的春天美景的赞美和热爱之情。(重点)
3.积累古诗中的名句,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 (难点) 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6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咏柳》,感受古诗体现出来的勃勃生机。新课导入“咏柳”是什么意思?
你们知道柳树是什么吗?谁见过吗? 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bì zhuāng lǜ sī jiǎn “碧玉妆成一树高”
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嫩绿的柳叶。
妆:装饰,打扮。
一树:满树。
一:满,全。解读课文 “万条垂下绿丝绦”
绦:本义:用丝编织的带子或绳子。
这里指的是:形容随风飘拂的柳枝。解读课文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想一想:理解诗人是怎么赞美柳树的?
顺便描述一下柳叶的样子。
解读课文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想一想:“二月春风似剪刀”是将二月春风比喻为一把剪刀。它剪出了什么?
剪出细细的柳叶解读课文生字书写 bì zhuāng lǜ sī jiǎn拓展延伸1.诗写得精彩是因为作者观察仔细,能抓住柳树的特点,善于运用比喻手法,抒发真情,才使得我们对柳树和春天也产生了喜爱之情。希望同学们也能有一双明亮的眼睛,一颗敏感的心灵,去观察身边的一切,领略身边的美景!
2.你还知道哪些歌颂、赞美其它事物的诗? 板书设计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碧 妆 绿 丝 剪课时作业一、看拼音,写词语。
huà zhuāng lǜ sè jiǎn dāo bì yù
(化 妆) (绿 色) (剪 刀) (碧 玉)
二、判断对错。
1.“咏柳”是歌颂柳树的意思。 ( √ )
2.“不知细叶谁栽出”这句没有错别字。 ( × )
3.《咏柳》的作者是宋代韩愈。 ( × )
三、背诵《咏柳》。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