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秦统一中国》教学设计
课程目标 知道秦始皇和秦统一中国,了解秦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和统一措施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三个子目:秦灭六国、确立中央集权制度、巩固统一的措施。三个子目是密切联系的。共同围绕秦统一中国这一主题。秦灭六国,完成初步统一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和巩固统一的措施,都维护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战国以来的战争,严重阻碍了各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同时给人民生产、生活带来灾难,各诸侯国的人民渴望统一。秦的统一,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秦国经过商鞅变法,经济和军事力量超过了东方六国,具备了统一六国的条件。秦王嬴政即位后,采取两方面措施:搜罗任用外来人才,部署统一全国的战略和策略。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亲先后灭了韩赵魏楚燕齐,建立统一秦朝。秦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乱的局面,有利于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具有进步意义。 秦灭六国只是军事上完成统一,采取什么政治体制巩固统一,是其面临的首要问题。秦王嬴政吸取历史教训,废除分封制,防止诸侯割据,创立了一套中央集权制度,他确立了至高无上的皇权。皇帝以下设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在地方上废分封行郡县,所有官员由皇帝直接任免。从中央到地方的一套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对于巩固国家的统一,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
学情分析 学生初步了解秦统一中国相关史实,但不理解为什么是秦国统一六国以及秦统一后为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采取的一系列措施。通过补充相关史料,便于学生掌握秦统一中国相关史实,理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概念和深远影响。
教学重点 秦始皇统一中国史实以及统一后加强中央集权相关措施和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教学难点 秦朝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概念、内容和对中国的深远影响。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知道秦统一,识记理解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了解巩固统一的措施以及对巩固国家统一的作用。理解秦统一的历史意义,养成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识读秦朝疆域示意图、政治建制示意图,研读文字材料,统一文字、货币等图片史料,获取历史信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秦朝统一有其重要历史意义。秦朝的巩固统一的措施对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认识到秦朝统一中国,从文化上铸就了中华民族不可撼动的牢固根基。从此以后的历史,国家统一与复兴成为中国发展的必然趋势。
教学方法 讲述法为主,史料分析为辅
课程名称 秦统一中国
教材版本及年级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教师姓名 单新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师]上课之前我们先看一个短片。 秦兵马俑军阵视频 【设问】 视频中讲的是什么? 有没有人去过兵马俑,在这里参观给你的直接感受是什么? 兵马俑再现的是中国古代那个王朝强大的军阵? 总结:当年秦王嬴政就是率领如此庞大的军阵统一中国的。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第9课《秦统一中国》 【板书:第9课 秦统一中国】 【学生回答】 兵马俑 恢弘、庞大 秦朝 视频吸引学生眼球,引起学生兴趣。 通过提问,引发学生思考。
第一子目 【设问】 为什么秦国能够在兼并战争中统一天下而非其他诸侯国?我们先来看秦灭六国的原因。 【板书:一、秦灭六国 原因】 我们看两幅图 【设问】 1.左侧是什么时期?右侧是什么时期? 通过观察对比,这两幅图诸侯国数量发生了什么变化? 诸侯国树量变少,就出现了一种趋势——局部统一,局部统一为实现完全统一奠定非常重要基础。 从春秋到战国,几百年的战乱纷争,饱受战乱之苦的老百姓最渴望的是什么?、 所以和平安定成为人心所向之事。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在兼并战争中取得优势地位,开始变法图强。这时秦国出现了一人。 这是谁?他做过一件什么事? 商鞅变法对于秦国有什么影响? 商鞅变法使秦一跃成为七雄中实力最强的,为秦统一奠定基础。 而等到秦王嬴政即位后,为灭六国做了充分准备。 看书回答我,秦王嬴政是如何对待人才的? 这些便是秦统一六国的原因。 秦迅速崛起后,终于在公元前230年开始了统一六国的战争。 【板书:过程】 秦军发动强大攻势,十年之间,先从弱小韩国开刀,迅速扫除两翼——赵、魏,南下强攻灭楚,随后向北灭燕、齐国。 【设问】 通过秦灭六国顺序图,我们可以看出,他先消灭距离近的还是远的诸侯国? 并且联络远的诸侯国进攻邻近诸侯国,打破六国合纵,我们将这种军事策略成为——远交近攻,逐个歼灭。 至此,六国疆土全部纳入秦的版图,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定都咸阳。秦朝疆域有多大呢? 东到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至南海,是当时世界大国之一。 秦王嬴政实现统一大业有什么历史影响呢? 【板书:影响】 材料一:至此,自西周以来的分崩离析的分裂局面宣告结束,天下重新归一,大秦帝国诞生于世。——马平安著《走向大一统》 材料二:从此,自春秋战国以来生产破坏、人众流亡的战争局面,可以大为减少。人民可以在比较安定的环境里生产和生活了。 从此,东方的盐铁和海产、南方的木材和扩产、北方的马匹和牛羊......可以流通了。这对巩固和发展经济和文化有着重要作用。 ——吴晗主编《中国历史常识》 材料三:至此以后,中国大势,虽然合合分分,分分合合,但统一与复兴始终成为中国民族历史的主流。——马平安《走向大一统》 所以,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秦朝的建立,统一成为历史发展必然。因此,秦统一具有重大历史作用。 【过渡】 【设问】 我们回顾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衰微,大权旁落。现在嬴政实现统一,他最想做什么? 所以,秦王嬴政为了加强对全国统治,创建了一套中央集权制度。 【板书:二、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学生回答】 1.春秋时期 战国时期 诸侯国数量变少 3.和平、战争结束、安定生活 商鞅、商鞅变法、富国强兵 善用人才 【学生回答】 先近后远 学生读图分析秦朝疆域 学生阅读材料分析秦统一的历史影响 【学生回答】 防止大权旁落,将权力紧紧掌握在自己手中 通过设问,引起学生思考,带着问题进入第一子目学习。 通过学生回答认识到秦统一中国具备的条件 提高学生读图能力、分析材料能力 掌握读图技巧 提高学生材料分析能力,认识到秦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
第二子目 首先,秦王嬴政要保证自己至高无上的地位和权威,就要改称号。我们常将嬴政还叫秦始皇。 【设问】 那你知道秦始皇、皇帝称号的来历吗? 秦始皇认为自己德过三皇,功过五帝,将“皇帝”作为自己的尊号,自称始皇帝。 【板书:皇帝】 秦始皇希望由自己开始,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永远掌握政权。 皇帝这一称号知道什么时候?清朝最后一位皇帝溥仪退位,两千多年皇帝一词成为我国封建王朝最高统治者专属代名词,影响深远。 秦始皇还规定,国家最高统治者是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 【设问】 国家一切权力掌握在皇帝手中,那全国大大小小的事务呢,也是由皇帝一个人处理吗? 由谁来辅佐皇帝? 在皇帝之下,由三个官职统领,这三个官职分别是? 各掌管什么职能? 所以对于军政大事的决策,一般是先由丞相、御史大夫和诸卿进行商议,最终事务的决策权在谁的手里?这就是事无大小皆决于上,这里的上就是指皇帝。 我们将秦始皇设立的这一套中央官制称为“三公九卿制度”。 【板书:三公九卿制度】 由丞相、御史大夫等诸卿共同组成了【中央政府机构】。 【过渡】除了设置中央官制外,秦始皇还需要考虑的是,面对如此空前辽阔的疆域,到底实行怎样的制度才能对边远区域进行有效管理。朝中大臣开始了激烈辩论。其中以丞相王绾和廷尉李斯为首的有了不同的声音。我们一起来看。关于中央如何有效管理地方,丞相王绾和廷尉李斯的建议各是什么?他们的理由又是什么?分组讨论。 『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镇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始皇下其议于群臣,群臣皆以为然。』 『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讎,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旨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之,甚足易制。开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 群臣争吵意见不统一,到底采取什么措施,是谁说的算?(皇上)因为皇上掌握国家一切权力。那我们来看看秦始皇是怎样说的呢? 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设问】秦始皇这段话是什么意思?他同意谁的观点? 面对群臣的争执不休,秦始皇从长远考虑采纳李斯的建议,进一步废除了西周以来的分封制,沿用商鞅变法在秦国设立郡县,将郡县制推向全国统治范围。郡县制成为【地方政府】。 【板书:郡县制】全国分为36郡,后来增加40多郡,这就是秦郡县制示意图。那到底什么是郡县制呢? 就是在地方上,设置郡,郡的行政长官称郡守,在郡下设立县,县的长官称县令或者县长(令或长),县以下又设 乡 亭 里等基层社会组织。这是秦朝推行的郡县制。我们现在是不是还有县?郡县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设问】 郡县的长官都有谁来任命?郡县的长官都由朝廷直接任免。那郡县长官听命于谁? 通过直接任免地方长官,中央牢牢控制了全国各地的权力,我们把这种叫做中央集权。 【设问】地方听从中央,中央长官又听从与谁?皇帝作为最高统治者将权力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我们将此称为君主专制。 秦始皇开创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两千多年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一直被历代王朝沿用,不断加强和完善,可见其影响深远。 【过渡】政治上的统一终于实现了,但是这个国家还存在问题。 【学生回答】 取自三皇五帝 【学生回答】 丞相、御史大夫、太尉 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 小组讨地方行政制度 【学生回答】 皇上 廷尉李斯 【学生回答】 朝廷任免 中央政府 最高统治者——皇帝,秦始皇 通过中央官制示意图,学生能够清楚的明白秦始皇作为最高统治者掌握全国大小政权。 结合材料分析问题能力,认识到郡县制推行的必要性 通过示意图认识到郡县制概况、金字塔般自上而下的统治使君主一人掌握权力,认识到郡县制的重要影响。 通过分析认识到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第三子目 材料一:有一天,原楚国的赵二要从王五(原秦国人)那买一块土地。土地买卖过程中需要涉及的环节有:看地契确认土地所有→丈量土地→货币交易→买卖成功。 楚、秦的度(度:长短)铜尺22.50cm楚商鞅量尺23.10cm秦
阅读材料,结合相关知识,4人一组讨论,为什么这场买卖进行的不顺利?回答以下问题,并且说明理由。 1.赵二可以看懂地契上的文字吗? 2.赵二用铜尺丈量土地和王五用商鞅量尺丈量土地结果会怎样? 3.赵二拿着原楚国流通的货币交钱,会出现什么问题? 4.以上这些问题都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通过这个小故事,我们可以看到战国时期文字、货币、度量衡都不一样,没有统一的标准,对于各地人民交往、经济交流会有怎样的影响?——不方便。 为了适应国家统一的需要,便于各地交流发展,秦始皇有采取了一系列巩固政权的措施。 【板书:三、巩固统一的措施】 结合书中巩固统一的措施,4人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统一文字 (出示文字图片:马) 2.统一货币、度量衡 什么是度量衡呢? 铜量 铜权 度:是指尺寸的长短、量:是指体积的多少、升斗的多少、衡:是指斤两的轻重 统一车轨 除了以上我们所讲的统一措施外,秦始皇下令交通上统一车轨。战国时期各个国家使用的车辆车轮之间的距离不一样,在道路上行驶,车距不一样(车轴距离超过道路的宽度,就会一边高一边低,)阻碍了各地之间交通往来,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强调】并且修筑贯通全国的道路(秦道路示意图)使秦朝的陆路交通四通八达。秦统一车轨后加强了各个地方的联系。 【过渡】统一后的秦朝并没有停止扩张的步伐,为了解决边患问题,秦始皇决定挥师北进南下,对边疆地区进行开拓和经营,南下派兵征服越族地区。南下,统一了岭南和东南沿海地区,管辖范围大为扩展。 同时,为解决南方运输困难,秦始皇派人开凿了灵渠,灵渠在我国水利工程史上是大放异彩的,它扩大了我国古代内河航运的范围。自从灵渠修建后,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两水系发生了密切联系。我国南北的交通又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同时,秦始皇又派大将蒙恬向北击退匈奴,为了抵御匈奴,从全国范围内征派40万人修筑长城。长城的修建,西起临洮,东到辽东,被称为秦万里长城。秦长城的修筑有什么意义?秦万里长城像蜿蜒的巨龙盘亘在北方,保护了中原一带生产发展,巩固边疆。是古代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 以上,我们学习了秦始皇推行的一系列巩固多民族国家统一的措施,车同轨,书同文字,对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各族人民共同的经济和文化有着重要作用,从此,在统一的国家里,可以更好的动员和组织全国的人力物力,加强国防,保卫人民的生产与安全。 学生讨论分析材料,回答问题 看不懂,因为战国时期各国文字都是不同的。 丈量土地结果也不同,因为度的单位长度不统一。 拿着楚国流通的货币,王五不接受,因为他们用的钱是不同的,战国时期各国货币混乱。 小组讨论统一措施作用 1.【统一文字】战国时期,七国文字书写不同。不同地域的人民交流不便。因此,为了解决文字的差异,保证全国政令一统,秦始皇命令李斯等人统一文字,将小篆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政令在全国各地顺利推行,人民也能够交流通畅。文化上统一文字,最终有利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2.【统一货币、度量衡】 秦始皇下令废除六国的货币,以秦国的圆形方孔半两钱作为标准货币,在全国范围内流通。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促进各地经济的交流。 除了统一货币外,经济上,秦始皇还统一了度量衡。为了改变各诸侯国使用的度量衡标准不同,秦始皇规定以秦制为基础,统一度量衡制度,所有度量衡用器由国家统一监制。 统一的度量衡制度有利于经济发展。 直接目的影响:抵御匈奴,保护长城以南经济生产 小组讨论分析秦统一后面临的社会问题急需推行统一措施。 通过小组讨论加深对统一措施的印象
总结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秦灭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为了维护国家统一推行了一系列措施。秦始皇统一中国,不仅从疆域上,更是从文化上铸就了中华民族这个东方大国的不可撼动的牢固根基,至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成为中国发展的必然趋势。 课后思考:中国现在实现完全统一了吗? 学生思考问题 认识到秦朝建立之后,从古至今统一成为中国历史发展必然趋势。 思考问题,认识到台湾问题。
板书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秦灭六国 原因 过程 影响 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皇帝称号 中央:三公九卿制 地方:郡县制 巩固统一的措施 文化:统一文字 经济:统一货币、度量衡 交通:统一车轨 军事:南下北进
(共24张PPT)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
(战国时期)公元前246年
局部统一
和平安定,人心所向
1
秦灭六国的原因
一、秦灭六国
历史趋势
兼并战争,局部统一。
渴望和平,结束战乱。
1
秦灭六国的原因
一、秦灭六国
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
实力增强。
具备条件,
一统六国。
历史趋势
兼并战争,局部统一。
渴望和平,结束战乱。
1
秦灭六国的原因
一、秦灭六国
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
富国强兵。
具备条件,
一统六国。
秦王嬴政,
雄才伟略。
重用人才,
充分准备。
个人因素
秦王嬴政
秦王嬴政,
雄才伟略。
重用人才,
充分准备。
一、秦灭六国
历史趋势
商鞅变法
个人因素
兼并战争,局部统一。
渴望和平,人心所向。
商鞅变法,
实力增强。
具备条件,
一统六国。
1
秦灭六国的原因
一、秦灭六国
2
秦灭六国的顺序
230BC
228BC
远交近攻
逐个攻破
秦
韩
赵
魏
楚
公元前225
公元前223
燕
公元前222
齐
公元前221
公元前230
公元前228
秦朝
韩↓
赵↓
魏
↓
楚
↓
燕
↓
齐
一、秦灭六国
3
秦统一有什么影响?
材料一:至此,自西周以来的分崩离析的分裂局面宣告结束,天下重新归一,大秦帝国诞生于世。 ——马平安著《走向大一统》
材料三:至此以后,中国大势,虽然合合分分,分分合合,但统一与复兴始终成为中国民族历史的主流。——马平安《走向大一统》
统一成为历史必然趋势。
材料二:从此,自春秋战国以来生产破坏、人众流亡的战争局面,可以大为减少。人民可以在比较安定的环境里生产和生活了。
从此,东方的盐铁和海产、南方的木材和扩产、北方的马匹和牛羊......可以流通了。这对巩固和发展经济和文化有着重要作用。 ——吴晗主编《中国历史常识》
结束战乱,社会稳定,恢复经济;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利于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
结束春秋战国以来长期征战混乱局面,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二、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1
“始皇帝”由来
1
1
中央政权机构——三公九卿制
2
事无大小皆决于上
军事
行政
监察
宗庙礼仪
宫殿警卫
宫门警卫
宫廷御马
司法审判
外交事务
皇族事务
财政收支
皇家财政
我统一天下
德盖三皇
功过五帝
你知道“皇帝、始皇帝”称号的来历吗?
皇帝——国家最高统治者
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总揽全国军政大权
丞相王绾和廷尉李斯观点是什么?
[丞相绾(wǎn)言:“诸侯初破,燕、齐远,不置王,不能镇之。请立诸子”]
注释:
①初破:刚刚被消灭
②置:设立、封立
③王:诸侯王
④请立诸子:请把皇帝的儿子设为王
[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相攻击如仇讎(chóu),诸侯诛伐。今海内一统,皆为郡县。置诸侯不便”]
注释:
①封子弟:分封同姓子弟
②如仇雦:如同仇敌
③一统:统一天下
④皆为郡县:都划分成为郡县
分封制
郡县制
[始皇曰:“天下战斗不休,以有侯王。天下初定,复立国是树兵也。廷尉议是”]
注释:
①以有侯王:因为有诸侯王
②立国:建立诸侯国
③树兵:树立敌人
进一步废除分封制
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
二、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1
“始皇帝”由来
1
1
中央政权机构:三公九卿制
2
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行政——军事——监察事务
1
地方行政机构:
3
郡县制
二、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1
“始皇帝”由来
1
1
中央政权机构:三公九卿制
2
1
地方行政机构:
3
郡县制
中央
郡
县
乡
中央集权
君主专制
地方
最高统治者
亭里
秦朝通过郡县制,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
材料一:有一天,原楚国的赵二要从王五(原秦国人)那买一块土地。土地买卖过程中需要涉及的环节有:看地契确认土地所有→丈量土地→货币交易→买卖成功。
楚、秦的度(度:长短)
铜尺 22.50cm 楚
商鞅量尺 23.10cm 秦
1.赵二可以看懂地契上的文字吗?说明理由。
2.双方丈量土地结果会一样吗?
3.赵二拿着原楚国流通的货币交钱,王五会承认吗?
这场买卖真的这么顺利吗?
材料二: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
秦始皇推行巩固统一的措施有哪些?
措施推行的目的?
措施推行有什么影响?
统一措施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
1.文化:
统一文字
韩
赵
魏
楚
燕
齐
秦
小篆
秦
作用:能够使政令在全国各地顺利推行,也使不同地域的人民能够顺利沟通,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统一措施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
2.经济:
统一货币
秦
圆形方孔半两钱
作用: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促进各地经济的交流。
统一措施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
2.经济:
统一货币
经济:
统一度量衡
度
铜量
铜权
秦一尺约23.1cm
秦一升约202ml
秦一斤约258g
作用:便利了经济的发展。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
3.交通:
统一车轨
作用:加强各地交通往来,人民交往密切。秦朝道路四通八达。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
1.文化:
统一文字
2.经济:
统一货币
经济:
统一度量衡
3.交通:
统一车轨
4.军事:
北进南下
南征百越
北击匈奴
灵渠
万里长城
秦城万里如游龙,首接洮河尾辽海——赵贞吉
1.文化:
统一文字
2.经济:
统一货币
经济:
统一度量衡
3.交通:
统一车轨
4.军事
北进南下
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史记·秦始皇本纪》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
南征百越
北击匈奴
灵渠
万里长城
总结
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沿用。
巩固统一的措施对促进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巩固国家统一有重要作用。
一
秦灭六国
二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三
巩固统一
秦始皇统一中国,不仅从疆域上,更是从文化上铸就了中华民族不可撼动的牢固根基。从此以后的历史,国家统一与复兴成为中国发展的必然趋势。 幻灯片 23
习总书记说,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愿望。
谢谢 观看
完
1988年1月,第一个台湾返乡探亲团抵达北京,在八达岭长城上,他们激动地高呼:“到家了!”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愿望,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
习近平说,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愿望。
谢谢 观看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