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张PPT)
你有什么发现?
十七世纪意大利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伽利略。
利用自制的望远镜观察月球。
你有什么发现?
月海
月陆
月球表面布满了大大小小的坑,科学家把这些坑称为“环形山”。
环形山大多是圆形的,中间地势低平,大小、深浅不一······
猜一猜:环形山是怎么形成的?
猜一猜:环形山是怎么形成的?
大约50年前,科学家们得出了新的结论:这些环形山是由来自宇宙的流星和陨石撞击而形成的。
思考:陨石撞击形成了环形山,环形山有大有小、有深有浅,这和陨石有关系吗?
模拟实验一
研究的问题:环形山的深浅与陨石下落的高度有关?
我的假设:陨石下落的高度越高形成的环形山越深?
实验器材:沙盘、尺子、同样大小的石子。
想一想:沙盘、石子分别模拟的是什么?
模拟实验一
实验设计:1、分别从10cm、30cm、50cm的高度向沙盘中
丢下相同大小的石子。
2、取出石子,仔细观察对比沙坑的深浅。
我的发现:石子下落的高度越高,形成的沙坑越深。
温馨提示:1.丢石头时注意安全;2.取石子和测量时不要破坏“陨石坑”3.小组分工合作做好记录。
模拟实验二
研究的问题:环形山的大小与陨石的大小有关?
我的假设:陨石越大形成的环形山越大?
实验器材:沙盘、尺子、3个大小不一的石子。
想一想:沙盘、大小不一的石子分别模拟的是什么?
模拟实验二
实验设计:1、从30cm的高度分别向沙盘中
丢下3个大小不一的石子。
2、取出石子,仔细观察对比沙坑的大小。
我的发现:石子越大,形成的沙坑越大。
温馨提示:1.丢石头时注意安全;2.取石子和测量时不要破坏“陨石坑”3.小组分工合作做好记录。
实验结果
1、环形山的大小与陨石的大小有关。在高度相同的情况下,陨石越大,环形山越大;
2、环形山的深浅与陨石的下降的高度有关,在陨石大小相同的情况下,高度越高,环形山越深。
模拟实验三
实验三:观察环形山影子的变化。
实验设计:用手电筒光直射和斜射细沙上的石子坑,观察
石子坑影子的变化。
模拟实验三
石子坑影子的变化记录表
照射条件 明暗变化(明显、不明显)
直射 石子坑明暗_______
斜射 石子坑明暗_______
想一想,哪个角度观察环形山比较好?
十五
初七
知识卡
1.月球表面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环形山。
2.月球上没有空气也没有液态水。
3.月球表面温差很大,最高可达100℃ ,最低可降至零下170℃ 。
4.月球的引力约为地球的1/6。
5.月球绕地球一周的时间约为27.3天。
1969年7月21日, 美国的3名宇航员乘
“阿波罗号”宇宙飞船,成功登上月球。
实现了人类的首次登月。
2003年神舟5号发射成功,杨利伟成为中国飞天第一人。
2008年,我国的神舟七号发射成功,宇航员翟志刚实现了中国人的首次太空行走。
之后的神舟6号、7号一直到十号的发射成功都为探究月球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016年9月15日,我国天宫二号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嫦娥四号探测器于2018年12月8日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升空,2019年1月3日顺利在月球背面预选区着陆,由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与的科学探测任务陆续展开。
嫦娥四号任务的圆满成功,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了航天器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勘察,首次实现了地球与月球背面的测控通信,在月球背面留下了世界探月史上的第一行足迹,揭开了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纱,开启了人类探索宇宙奥秘的新篇章。
观看:嫦娥四号发射视频。
同学们,登月是一项巨大而伟大的工程,是我们走进宇宙的刚刚开始。你们承载着祖国的未来,你们要用知识、用科技武装自己。下一次的登月之旅将由你们来完成!
我们做好准备,随时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