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诵读冲关测评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序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总分
得分
一、解释下面加点词语的意思。(11分)
1.昔我往矣( )( )
2.杨柳依依( )
3.今我来思( )
4.应怜屐齿印苍苔( )
5.江上渔者( )
6.晓看红湿处( )
7.野径云俱黑( )
8.萧萧暮雨子规啼( )
9.谁道人生无再少( )
10.休将白发唱黄鸡( )
二、将下面的诗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6分)
1.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2.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3.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4.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5.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6.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7.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8.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三、文学常识填空。(20分)
1.《江上渔者》的作者是 (填朝代)朝时期的 ,字 。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思想家,有 传世。《江上渔者》这首诗表现了
。
2.王安石,字 ,号 ,人称 。今有 、 传世。《泊船瓜洲》全诗表达了诗人真挚的 之情。其中“绿”的意思是 ,“还”的意思是 。
3.《游园不值》是 代著名诗人 写的,这首诗前两句写作者去游园,没能进到园里去,本来是件 的事,但是作者从 看到了满园的春色,心情由 ,转为 。表达了作者 之情。
四、理解诗词内容,根据要求选择正确选项。(8分)
1.下面对《春夜喜雨》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诗围绕一个“喜”字,写景中处处流露出欣喜的心情。在“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两句中也饱含着作者喜悦之情:黑云密布,雨意正浓,今夜里准能下一场透雨!
B.前四句诗用了拟人的手法,把春雨写活了:春雨,她是那么懂事,有心,及时地静悄悄地滋润着万物。
C.三句和四句、五句和六句对仗工整。三、四两句从听觉的角度,写出了春雨轻柔润物的特点;五、六两句则是从视觉的角度写,以“江船火独明”反衬“野径云俱黑”。
D.最后两句写出了第二天清晨春雨之后诗人看到的美景:锦官城内到处是花团锦簇,鲜红欲滴。
2.对《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这首词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送鲍浩然之浙东”中的“之”意思是“去”或“到……去”,与“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之”意思相同。
B.词的前两句的意思是水就像美人的眼波横流;山就像美人的愁眉攒聚,形容山水之美。
C.“眉眼盈盈处”是鲍浩然所往之地,即浙东一带。“眉眼”借指山水;“盈盈”形容丰满众多,与《古诗》中“盈盈楼上女”中的“盈盈”意思相同。
D.下片中的“才始送”、“又送”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和友人的留恋和“春归”、“君归”的感叹。“千万和春住”是诗人对友人的要求和愿望,意思是要留住春天。
五、阅读《泊船瓜洲》,完成习题。(9分)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诗人借助山、水、月,抒发了诗人 的感情。(2分)
2.长江是很宽的,诗歌把它说成 ;“京口”和“钟山”相隔也很远,诗歌却说只 ;“绿”字写出了江南春天 的景象。(3分)
3.“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王安石在作诗时曾改过很多次,最后定稿时才用了“绿”。你想想看他为何要用“绿”字?(4分)
六、阅读《春夜喜雨》,回答问题。(12分)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这首诗从整体看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来描绘春雨?说说运用这种手法的好处。(4分)
2. 这首诗运用了虚实结合的写法,请具体指出哪里是真实描写,哪里是想象描写。(4分)
3.这首诗赋予了春雨怎样的品格?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七、阅读《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完成习题。(11分)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诗的第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你也用相同的手法,以“春雨”为描写对象,写一句话。(3分)
2.韩愈在这首诗中,抓住了哪些景物描摹出早春特有的景致?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3.请你谈一谈“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所揭示的深刻道理。(4分)
八、诗词阅读《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回答问题。(13分)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宋]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1.本词上、下片各写了什么?请作简要概括。(4分)
2.上片“眼波横”“眉峰聚”的比喻有什么新巧、动人之处?“眉眼盈盈处”的丰富含意是什么?(4分)
3.下片四句用了三个“春”字,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意?5分)
参考答案
一、1.从前,指出征时 指当初从军
2.形容柳丝轻柔、随风摇曳的样子
3.句末语气词,没有实在意义
4.在青苔上留下印迹
5.捕鱼的人
6.被雨水打湿的花丛
7.田野间的小路
8.杜鹃鸟
9.不能再回到少年时代
10.感慨时光的流逝
二、1.看看那些可怜的打鱼人吧,正驾着小船在大风大浪里上下颠簸,飘摇不定。
2.江上来来往往的人只喜爱鲈鱼的味道鲜美。
3.京口和瓜洲之间只隔着一条长江,我所居住的钟山隐没在几座山峦的后面。
4.天刚亮时看着那雨水润湿的花丛,娇美红艳,整个锦官城变成了繁花N B B盛开的世界。
5.道路长远慢慢行,又饥又渴愁肠结。我的心中真悲伤,谁知我有多凄切。
6.园主人大概是怕木屐齿踩坏了苍苔,为什么客人轻轻敲柴门久久地不开。
7.刚刚把春天送走,又要送你归去。要是到江南赶上春天,千万要把春天的景色留住。
8.山脚下兰草新抽的幼芽浸润在溪水中,松林间的沙路被雨水冲洗的一尘不染,傍晚时分,细雨萧萧,布谷声声。
三、1.宋 范仲淹 希文 《范文正公集》 诗人对渔人疾苦的同情。
2.介甫 半山 半山居士 《临川先生文集》、《王文公文集》 思乡 吹绿,拂绿 回
3.宋 叶绍翁 扫兴 伸出墙外的红杏 扫兴 快慰 对春天的赞美
四、1.D 2.C
五、1.思乡
2.一水间 只隔几座山 到来后千里江岸一片新绿的
3.诗中“绿”字将无形的春风化为鲜明的形象,表现春天到来后千里江南一片新绿的景物变化,既有色彩又有动感,极其传神。
六、1.拟人手法。把春雨写得富有知觉,富有灵性,给人深刻的印象。
2.二、三两联实写,末联虚写。
3.赋予春雨无私地滋润万物,默默奉献、不求回报的美好品格,表达了诗人乐民之乐,喜民之喜,与广大劳动者息息相关的思想感情。
七、1.比喻。俗话说得好,“春雨贵如油”,一场严冬过后,庄稼是多么盼望春雨的到来呀!此时的春雨像滴滴甘露,滋润着大地。
2.抓住了小雨、小草。全诗表达了作者对早春景色的喜爱之情。
3.一切美好的事物,最好的时节就是在它萌生的阶段,它正朝着极盛方向前进,给人以希望和盼头。
八、1.上片写眼前送别之景,下片写朋友将去之地。
2.词人从“眉如春山”“眼如秋水”的比喻中翻出比喻,反过来用“眉峰”“眼波”比喻山水,构思新奇。“眉眼盈盈处”一语双关,既指友人所去浙东的秀丽山水,又描绘了送别时脉脉含情的神态。
3.“春归”“君归”全都无法挽留,“才送”“又送”可见悲情不断,以“春归”映衬“君归”,表现愁苦之深。但词人痴想友人能赶上春并和春同住,寄托了对友人的美好祝愿。
/